中國體育鞋服何時出現“國美”級別渠道公司
盡管中國體育服飾行業已經產生了李寧、安踏等年銷售額百億級的本土品牌商,但就本土渠道商而言,依然未有明顯勝出者。對比家電行業可以更主觀地為渠道商的未來賦予想象力:當海爾、TCL等本土制造商、品牌商成長起來之后,國美、蘇寧的黃金時代也隨之到來。
中國體育服飾行業何時能誕生“國美”級別的渠道公司?11月初,中國最大百麗國際將華南地區最大的運動品牌代理企業深圳領跑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收歸麾下無疑將增加這種可能。領跑體育企劃部負責人對環球企業家表示,雙方目前已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目前正在走相關手續,合作細則尚未公布。據知情人士透露,交易總金額在11億元左右。
“在深圳,買體育用品基本上大家都去領跑。”一位百麗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這也正是百麗看上這家專業渠道公司的原因。深圳領跑成立于1988年,其前身為龍浩國際投資集團運動時尚部,旗下代理品牌包括耐克、阿迪達斯、銳步、李寧等。百麗國際自己擁有的滔博體育也是重要的本土體育服飾渠道商,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近3000家體育用品零售店,但在其大本營—珠三角地區的市場占有率卻遠不及渠道下沉更到位的領跑體育。滔博體育與深圳領跑合二為一,無疑將大幅提升百麗國際在體育用品代理行業的地位和競爭力。
中國體育用品行業在2008年以前一直處于群雄并起的狀態,爭奪的焦點則是零售渠道,一方面有李寧、安踏等眾多品牌商自建專賣店;另一方面有百麗、領跑這樣的代理商把持分銷終端。激烈且無序的競爭分散、削弱了行業整體力量,使代理商在耐克、阿迪達斯這樣的強勢品牌面前缺乏議價能力,體育零售的利潤率也逐年下降。
但零售商并非天然應該如此弱勢。“在國際市場,品牌和渠道是對等的。”中國動向有限公司主席陳義紅說,“國外的渠道商,比如歐洲的Sports2000、美國的佛羅格都是很厲害的,它們也贊助大的賽事,和品牌是平等的。”
2008年前后,北京奧運會推動了行業的第一次整合潮。寶勝國際開始統一北方體育零售市場;在香港上市的百麗國際也借助資本的力量開始快速在體育用品領域擴張。為了對抗寶勝和百麗這兩大巨頭,四個實力較強的區域代理商決定結成聯盟。2007年底,四川勁浪、深圳領跑、上海銳力和沈陽鵬達組建了聯合體育集團(United Sport Group,USG),三足鼎立的局勢形成。但由于過分押寶北京奧運帶來的市場利好,加上緊接而來的美國金融危機,導致了資金鏈斷裂,USG被迫在2008年底解散。
如今,能與百麗抗衡的體育品牌代理商只剩寶勝國際,后者在中國擁有3000多家直營店和數千家聯營店。今年早些時候,寶勝集團就收購沈陽鵬達簽下意向書,現在百麗又收編深圳領跑,兩巨頭爭霸的趨勢愈加明顯,如今店鋪數已超過1000家的上海銳力則被認為是下一個收購對象。如同2005年、2006年的家電業并購潮和2000年前后的啤酒業并購潮聚變出了這兩個行業的巨頭企業,體育用品渠道行業也已表現出走向“寡頭時代”的趨勢。
“不可能一個行業永遠都有幾十個品牌混戰”,特步副總裁葉齊表示,基于優勝劣汰的并購對行業的影響是利好的。當零售商具備了足夠的實力,就能夠囊括更多的品牌,逐步建立專業運動賣場,同時配套折扣店以消化庫存,帶領行業往成熟化發展。但這也注定會伴隨著重生與消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