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虛假廣告或成鞋服商家獲得暴利途徑
學生小陳最近上了微博廣告的當。他在“織圍脖”時看到一個微博“大號”(擁有較多粉絲的微博賬號)轉發的“正品耐克休閑鞋”廣告,沒想到下了單卻買到假貨。
“廣告附帶鏈接,點開后是一個淘寶店鋪,原價近600元的鞋打完折才195元。”小陳說,“賣家圖文并茂地宣傳說是正品,大部分買家的評價也不錯。”然而,這雙據稱是“正品”的紅色耐克休閑鞋掉色嚴重,小陳抱怨“鞋子簡直沒法穿,最后被我扔了,這樣的質量肯定不是‘正品’”。而記者登陸小陳提供的廣告鏈接后發現,這位名叫“linjiliang1”的賣家已被淘寶網凍結。
小陳的遭遇并非個案。不久前,一則由多個帶“V”用戶發布的“魔音面條耳機打1折”的廣告被大量轉發。但據中關村在線音樂頻道編輯王樂稱,經過親自購貨驗證,基本判斷其所售產品為假貨。正品魔音面條耳機原價在1580元左右,這種廣告“欺騙性極高,稍不注意就會中招”,“受騙人數以萬計”。
王樂還稱,據不完全統計,就他們發現的賣“假貨”魔音面條耳機的網站,3天內成交超過7000次,以“假貨”魔音面條耳機39元一條的批發價來算,獲利將近70萬元。
根據王樂的說法,記者在某微博上搜索其中一位轉發廣告的帶“V”用戶“絕世BADY”,發現此用戶已經被注銷。再搜索“魔音耳機”,發現此類廣告微博依舊存在,只不過換了種說辭,由另外一位被認證為“職業模特”的帶“V”用戶“香奈潔兒”發布,轉發量近3000次。點擊廣告鏈接后,記者來到一個團購網站,網站顯示該商品截至7月17日已被購買近6000件。
微博上廣告泛濫早已不是一天兩天,其中虛假廣告更是大行其道。一名為“西北狼_time”的用戶說:“舉報也沒什么用,一直有那些虛假廣告。”
鏈條
廣告主拋餌、網絡公司或推手接棒、終端轉載,盈利模式已形成
其實,類似“香奈潔兒”的用戶,只是微博營銷鏈條中的一環。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廣告主想在微博上推廣廣告有兩個途徑:一是尋求網絡公司幫助推廣;二是在一些網站上發布帶“賞金”的任務,吸引眾微博推手參與轉發。
專門的網絡公司一般持有大量的微博大號,并依靠這些賬號轉發植入性或隱性廣告獲利。根據粉絲量的不同,這些賬號有著不同的轉發價格。如擁有107萬粉絲的“高清電影院”,回復記者稱轉發一條廣告要收費280元。
據記者觀察,這些微博“大號”發微博的模式基本類似,除了常規性地發布符合自身定位的微博內容外,還會間歇性發布廣告。為了實現更好的廣告效果,不同類型的廣告會在不同定位的微博上投放,比如,與科技有關的微博更傾向于轉發數碼產品的廣告。
除此之外,這些賬號還會推薦一些別的微博大號。據業內人士稱,這些相互推薦的賬號很可能屬于同一營銷團隊,依靠“大號”帶“小號”,為“小號”快速聚集粉絲和人氣。
在淘寶網上,以“微博推廣”為關鍵詞可以搜索到很多商家,提供包括微博轉發、加“V”、加粉絲等服務。據一名商家介紹,由于廣告效果出眾,很多淘寶店主會找他們做微博推廣。“幾萬粉絲的微博賬號推廣費大概在50元以下,幾十萬的大都在二三百元左右,上百萬的就更高了。”該商家還展示了一個名為“三平小屋”的賬號,擁有近30萬粉絲,要價80元,保證其轉發數至少能達1000條左右。
付費讓微博“大號”轉發,僅僅是一場推廣活動的開始。為了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就有必要進行二次傳播。“三打哈網”自稱是中國最大的網絡推廣外包平臺,微博傳播總覆蓋面達2億多人。在其網站上寫著這樣的介紹:“收錄新浪認證微博數18517個,新浪微博推廣覆蓋人數140008712人。”
一名雇主可以在該網站上發布賞金任務召集網絡眾推手參與推廣。推手轉發一次,經“雇主”審核合格后,根據各個推手粉絲數的不同,可分到從0.1元到3元不等的酬勞。
記者查看其中的一個任務,發現其委托轉發的微博內容為:“蘋果iPhone 4S七折勁爆促銷”,賞金100元,截至7月17日已有119人報名參與推廣。點擊廣告鏈接后是一個淘寶店鋪的頁面,上面寫著原價近5000元的“蘋果iPhone 4S”只要1596元。
該微博廣告由一名只有319名粉絲的新浪微博賬號“數碼時代168”發布,目前已獲得127次轉發。而在轉發列表里,多是粉絲數千名的微博用戶。在7月11日廣告發布后,截至7月17日,該店鋪已有14次成交記錄,有8次是在同一時間段內。而在廣告發布之前,成交記錄只有1次。
漏洞
賬號眾多讓監管形同虛設,高額利潤讓商家放手一搏
不同于和大企業合作的專業營銷平臺,微博營銷的產業鏈條由于規模小,又錯綜復雜,整個過程缺少監管。當商家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做出一條廣告時,虛假廣告無孔不入也就在所難免。
在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教授陳經超看來,“微博的傳播是人際間的鏈條。過去的受眾依靠新媒體成了‘自媒體’,為微博的傳播提供了更多的互信度。”
當微博用戶本身成了廣告發布者,本就不給力的微博監管更是形同虛設。無論是行政部門的常態化監管,還是部委聯合治理的“運動式打擊”,都很難有效抑制層出不窮的微博營銷衍生出的虛假廣告。陳經超認為,就微博影響而言,“小號”起著更大的作用,而這些群體很難一一顧及。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匡文波認為,法律規定,如果網絡服務提供商預見到將會產生虛假廣告,能夠采取技術避免的,應當阻止其傳播,否則網絡服務商應與信息制作者共同擔責。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這是很難界定的,而且從技術和商業成本的角度考慮都不太可能。
從源頭上來說,廣告以鏈接的形式與其他C2C、B2C網站連結,微博也只是廣告傳播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新浪微博工作人員透露,他們有專門團隊會對大量發布淘寶鏈接的用戶進行監測。但目前微博上的虛假廣告是間歇性出現,依靠短時間火爆獲利。據了解,有長期賣仿貨的小團隊,通過微博一天可以出200單鞋子,每單仿貨的利潤在100元左右,而微博推廣的成本只要幾百元,如此高的利潤讓商家“放手一搏”。
新浪目前已經采取積極措施,制定微博社區公約,為用戶提供舉報途徑。另有媒體報道,新浪微博為防止草根大號的廣告分割其自身的商業利益,開始對草根大號實施嚴格的管制措施。“冷笑話精選”正從巔峰時期每天三四十條廣告微博,遞減至每天只有七八條。
“虛假廣告的治理除了依靠政府和企業自身,網民也要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