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企業不再將中國僅視為重要生產加工基地
三豐鞋業是一家臺資耐克代工企業,在大陸投資已有二十多年。受勞動力成本上升、稅收政策調整等影響,近十余年公司產能在東部沿海戰略轉移,并逐步向東南亞國家傾斜。考慮到市場布局、產業成熟度、企業形象等因素,三豐鞋業表示不敢徹底離開中國大陸,但堅守于此,內心也充滿了糾結。
三豐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樓蘋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公司1988年就到大陸投資,一直專注于制造業,主要為耐克代工制造運動鞋。
“目前企業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勞動成本高,人工成本從2002年開始增長,到2009年大幅調整,從那以后每年以12%左右的速度上漲。”樓蘋說。
用工緊張儼然已成為三豐鞋業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即使薪資上漲,也招不滿、留不住工人。以前新工人招進來,培訓一兩個月就可穩定上崗。現在新工人半年內的流失率達到60%,能夠留存一年以上的還不到30%。
伴隨著東部沿海勞動力成本上漲,公司產能在沿海一線逐步轉移。從昆山到福州,再到莆田,目前三豐鞋業在中國區先后建起了三家工廠。
樓蘋說,由于長三角的薪資太高,現在昆山廠只做一種高附加值的氣墊配件,基本靠機械自動化完成,人工依賴小。福州廠這兩年規模也在縮減,只有莆田廠目前發展不錯,1.3萬名員工隊伍還比較穩定,也是因為那邊用工成本還沒漲起來。
受勞動力、原材料成本因素影響,2000年三豐鞋業的新增投資開始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傾斜,近年來在大陸擴張的速度已比不上越南,企業利潤也不如越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