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依舊強勢 原料市場值得關注
周三,受PTA停車消息支撐,PTA期貨小幅調整后小幅回升。內盤市場聽聞,華南一家125萬噸PTA新裝置因故周一停車,加上期貨盤面回升拉動,PTA現貨成交有上移,5250-5300元/噸送到都有成交,一單現貨5300元現款送到成交,一單萬噸倉單5300元/噸成交,較低5250元/噸送到附近也有成交達成。外盤行情持穩,交投平淡,船貨報盤740-750美元/噸,暫未有較高買盤跟進,預計較昨日小幅下跌。
1、上游石化報價
2、下游聚酯產銷
江浙滌絲產銷整體回落,至下午4點之前平均估算在7成附近,江浙幾家直紡工廠產銷在125%、30%、10%、100%、75%、200%、30%、45%、80%、55%、60%。
3、持倉分析
持倉排名,周三市場增減持比例較大,多頭市場增持方面以大越為主,增單1萬2千多手,減持方面以華泰長城為主,減單3千多手,而空頭市場增持方面以國聯為主,增單7千手左右,減持方面以銀河為主,減單近5千手,總持倉空方占優。
周三華南一家125萬噸PTA新裝置因故周一停車,一單萬噸倉單5300元/噸成交。年后新開的一家PTA工廠停車,導致PTA的開工率降至60%下方,去庫存的形勢延續。此外,周二期貨倉單量也出現下滑,這說明倉單之外的現貨已經不多,周二倉單的大單成交也顯示市場囤貨積極性較強。市場最大的風險就是價格過高,供需面上仍未看到TA下跌的風險。
相關鏈接:
根據USDA的長期基準預測,由于中國政策產生的棉花價格扭曲逐漸消退,預計中國占全球棉花消費的比重將從2012-2014年的33%小幅上升到37%,但仍低于2009年42%的歷史最高值。美國農業部的分析文章認為,從長期看,中國棉花政策將繼續向市場化的方向推進,在棉農和紡織廠利益之間做到平衡,消化國內巨大的棉花庫存,并履行入世的相關承諾。
2013年11月的中共中央三次全體會議公報中的相關經濟政策為中國將來的棉花政策指明了方向,強調市場化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2014年1月中國國務院正式宣布在新疆實行棉花直接補貼,目的是實現棉花價格與政府的支持脫離,使棉花價格回歸市場。
2014年的棉花補貼政策給中國未來的棉花政策提供了指引,為了減少市場扭曲,政府采用了目標價格,這個價格要低于2012年和2013年的收儲價,而且新疆以外地區的支持力度更小。這種可變的、以目標價格為基礎的補貼僅限于新疆,即使在去年拋儲價格下跌的過程中也沒有重新啟用最低價收儲。2014年對新疆以外地區的支持政策只是2000元/噸的固定補貼。
另一個對未來有指向性的政策決定是,用2014年的新政制定滑準關稅稅率。2014年滑準關稅配額的“目標稅率”和2011年以前的滑準關稅稅率相似,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對價格支持的力度。規定說明,如果國際棉價和人民幣匯率和一年前持平,目標關稅就可以成為滑準關稅進口的關稅。算上增值稅和其他費用,2014年10%的滑準關稅實際上相當于給國內棉價增加了27%的價格保護。在之前實行滑準稅的8年里,包含增值稅的歷史平均關稅稅率是25%,可見二者非常接近。從2005年到2010年,中國國內棉花價格高于國際價格的幅度與包含增值稅的滑準關稅幾乎完全一致。
從這些政策信號來看,短期內中國政府對棉花價格的支持力度將會減弱,從長期看,可能回到接近歷史長期均值的水平。中國的內外棉價差不可能完全消除,因為價格支持是中國棉花政策的長期組成部分,維持最低價格也會限制剛剛誕生的棉花直接補貼的預算支出。因此,中國未來的價格支持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回到2005-2010年的平均水平,也就是說中國收購價格高于國外農場價格的幅度將從2011-2013年75%的平均水平下降到50%,折算成皮棉價格,這個溢價將從50-60%下降到25-30%。這與美國農業部的2014年長期基準預測相一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