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國制造2025” 給鞋業帶來什么?
近年來,服裝界最流行的熱詞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電商轉型、線上+線下、試衣間等影響著品牌企業的發展,但真正他們的涵義是什么呢?
什么是中國制造2025
“中國制造2025”將是中國工業未來 10 年的發展綱領、頂層設計。政府的諸多行動向市場傳遞出強烈信號,顯示工業轉型將迎來大突破、大提速。國務院此前已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規劃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工業 4.0 代表著什么?
中國制造2025”這一概念自從2014年12月被首次提出以來,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年3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
“中國制造 2025”圍繞創新驅動、智能轉型、綠色發展,將在國際合作中進一步提升中國制造業水平。歡迎各國企業積極參與,利用國際產能合作等機會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希望有關國家放寬對華高技術出口限制,倡導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共同反對保護主義。中外加強經濟技術合作有利于雙方,也有利于世界。
中國制造2025戰略方向
工業 4.0:互聯網+制造業
工業 4.0 是“互聯網+”的重要一部分,互聯網技術降低了產銷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加速兩者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反饋,因此,催生出消費者驅動的商業模式,而工業 4.0 是實現這一模式關鍵環節。工業 4.0 代表了“互聯網+制造業”的智能生產,孕育大量的新型商業模式,真正能夠實現“C2B2C”的商業模式。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工業互聯網的調查報告,超過74%的受訪企業認為工業 4.0 對最優化配置資產、減少運營成本、提高員工生產率、創造新利潤等“非常或極其重要”。GE估計,如果工業 4.0 可以把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速提振到 1995 年 IT 革命時期的水平,那么到?2030 年,與不采用工業 4.0 技術相比,全球 GDP 將多增加 15 萬億美元,亞太地區多增加約 4.2 萬億美元。
兩個重要的概念是什么: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兩個重要的概念,一個是“互聯網+行動計劃”,另外一個是“中國制造2025規劃”。前者強調利用互聯網的力量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后者被外界解讀為中國版的工業4.0。這實際上是一個中國特色的I+M混合版的互聯網+制造業規劃,兩者并舉,既不偶然也不孤立。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舉足輕重,互聯網+如果沒有辦法撬動這個大塊頭,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貢獻終究有限。反過來說,移動互聯為中國傳統制造業布局全球、升級服務提供重要的機會窗口,特別是對中小型企業、創新型企業尤其如此。坐失這一戰略機遇后續與全球領先企業的競爭之路必多坎坷。其中特別提到的“高端裝備、信息網絡、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八個重大項目,針對性很強,所指的正是I+M混合模式。信息網絡、集成電路是移動互聯、物聯網的基礎;新材料是拓展3D打印等增材制造技術發揮作用的基礎;GE生產的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中很多已經實時聯網,是物聯網的最早成員;博世的物聯網套裝中有專門針對新能源網路的解決方案。甚至看似不相關的生物醫藥,與新材料、計算機模擬技術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