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企業營收下降 女鞋服企業紛紛瘦身
當網上購物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實體商業的“寒冬”已經到來。百貨商場、超市賣場、品牌專賣店,2015年掀起的“關店潮”幾乎在所有的傳統商業渠道中蔓延,至今沒有減退的跡象。電子商務的猛烈沖擊,被視作實體商業衰落的“元兇”,但同質化嚴重,觀念老舊,人工房租成本過高等,更是其競爭力不強的內因。
女裝、女鞋企業紛紛瘦身
其中,服裝企業關店情況已不容忽視。作為男裝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品牌,雅戈爾在今年關閉了35家門店。今年一季度,九牧王凈關店26家。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服裝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九牧王在2015年門店總數為2792家,較2014年的2945家減少了153家。貴人鳥2016年新開零售終端71家,關閉零售終端148家。
女鞋行業也面臨困境。曾經風光無限的達芙妮從去年開始大面積關店,達芙妮公告顯示,去年四季度集團凈關店數量超過前三季度總和,達到405家,全年集團共凈關店827家。達芙妮4月14日發布的未經審計公告顯示,今年一季度進一步減少139家直營店及37家加盟店。昔日的大眾鞋王不得不大幅瘦身來應對營收下降。
百貨、超市成關店“重災區”
今年4月,發布的最新的《2015年主要零售企業(超市、百貨)關店統計》顯示,僅主要超市和百貨就已關店138家。其中,萬達百貨關店48家,瑪莎百貨關店5家,金鷹商貿關店5家,天虹商場關店4家,百盛百貨關店3家,此外還有新世紀百貨、王府井、華堂商場、Novo百貨等,都在2015年關閉門店。除了百貨,超市的關店數量也非??捎^。聯華超市開店204家,關店612家。家樂福開店17家,關店18家。人人樂開店7家,關店11家。麥德龍開店4家,關店2家。樂天瑪特開店1家,關店5家……
12家涉足超市、大賣場與便利店的公司,營收下降的企業占一半,凈利潤下降的企業占四分之三,凈利潤率僅為0.92%。首先,老牌企業的虧損在繼續擴大:聯華超市2014年還有3100萬元凈利潤,2015年變成了虧損4.97億元;人人樂2014年虧損5.89億元,2015年虧損略有減少,也達4.65億元。新華都2014年盈利4000萬元,2015年虧損3.87億元。武漢中百、京客隆、三江購物等企業也同樣面臨利潤大幅度下降的局面。
總體上看,超市領域跌勢甚于其他業態,在薄利情況下,因成本費用問題,利潤壓力高于其他業態。多數企業處于轉型探索期,許多企業在社區店、便利店及專業店方面開始了探索。
奢侈品也難逃關店寒潮
還需要注意的是,奢侈品關店也在提速。包括路易威登、古馳在內的等23個奢侈品牌2015年開店74家,關店58家,門店凈增16家。與2014年相比,開店速度明顯放慢(2014年開店97家),降27%,但2015年關店卻比2014年提速107%(2014年關店28家)。
據發布的《2015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LV關閉了6家門店,新開2家。無獨有偶,除了LV,2015年GUCCI在中國也關閉了5家門店,Burberry關店2家,Prada關店4家。
目前來看,百貨、商超們探索到的最靠譜的道路,可能就是向購物中心轉型了。不過,轉型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無論這波關店潮是傳統零售業的斷臂自救亦或悲情退場,它們正在告訴后來者,想著圈投資人的錢到處開店,賺經銷商的租金,最后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時代已經遠去了。傳統零售業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性價比,讓顧客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那家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