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服裝面輔料展盛大舉行
日前在紐約舉行的美國國際服裝面料展(TEXWorld USA)、國際服裝采購展(International Apparel Sourcing Show)以及家用紡織品采購博覽會(Home Textile Sourcing Expo),是3個性質相關的展覽會,出席者都非常關注上述問題。對很多業者來說,轉向孟加拉、毛里求斯或哥倫比亞采購,未嘗沒有可能,值得進一步探討。
對于上述問題,總部設于紐約的全球市場推廣資訊服務企業Panjiva行政總裁Josh Green表示,中國向來是業者能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制造產品的地方。但是過去數年,中國的工資水平逐漸上漲,現在其他地方的成本競爭力開始有機會跟中國看齊。
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字顯示,中國的勞工成本,由2002年的每小時平均0.60美元攀升至2013年的1.75美元;在市區,增幅更是驚人,勞工成本已上漲至每小時2.85美元。
市場的轉移:新興市場與內銷市場
美國家用紡織品業的主要刊物主編Jennifer Marks和 Green所見略同。她在展覽會其中一個關于家用紡織品現況與未來的研討會上發言,提及其他有機會取代中國的新興生產基地。
Marks指出,現在土耳其和印度都擁有非常蓬勃的內銷零售市場, 也更有能力向美國市場垂直供應制成品。此外,兩國民眾都能說英語,這點也有幫助。
她說,中國業界分野較為明顯,由纖維變成包裝妥當的產品,要經過若干不同的處理階段。在巴基斯坦,垂直整合程度要高得多,由種植棉花、紡織纖維到付運包裝妥當的制成品,一氣呵成。
不過,Marks提醒業者,政治和經濟風險肯定仍是許多新興市場的發展障礙。成熟市場的優勢在于局勢穩定,民眾動亂影響生產活動的機會甚微,履行訂單的能力較高。
生產活動回流與策略性自由貿易協定
除了土耳其和印度,其他出席者指出,南美企業也是值得考慮的生產伙伴。哥倫比亞服裝及面料制造商I Blu C I SAS總裁Steven Blumen表示,他們能提供全面服務,確實是美國買家另覓供應商時應該考慮的業務伙伴。他們以聚酯和棉制造針織及梭織面料,現時向15家公司供貨。他們的面料和服裝全部在哥倫比亞制造。
近年,美國推行措施鼓勵企業把生產活動回流,哥倫比亞等拉美國家以及若干加勒比海生產基地因此受惠。特別是需要迅速回應的制造活動,回流的機會更大。
2012年,美國與哥倫比亞達成貿易促進協定(CTPA),對近期美國制造業狀況改善亦有幫助。哥倫比亞出口促進局(Proexport)是其貿易拓展部門,該局的紡織品及服裝事務總監 (美國) Sylvia Reyes稱,對有意物色價格較低產品及免稅貿易環境的美國企業來說,CTPA協定增加了回流生產的吸引力。
參展商數目增加但商機減少
說回展覽會本身,來自毛里求斯、哥倫比亞和巴基斯坦的業者聲稱參展成績理想;其他參展商卻沒有那么大信心。雖然主辦機構表示參觀人數有所增加,但是許多企業卻對人流稀疏感到失望。
吳江市玉立紡織布業有限公司經理Jeanne Bao對展覽會表示失望。她說,人流不多,他們在會上接觸到的也不是專業買家。他們并不介意承接小宗訂單,只是會上缺少各類真正的買家。
不過,并非所有亞洲供應商都對展覽會感到失望。來自香港的女裝外套生產商 Hongtex,其創辦人Joanne Mak便是感到收獲豐富,認為展覽會為她提供良機,了解現有客戶的近況。
在家用紡織品采購博覽會,首次參展的Airwill Exports India主管K.N. Balu認為是次參展經驗好壞參半。他同意這個展覽會為他帶來良機,和現有的美國客戶見面,但對締造新業務的成績卻感到失望。
Balu的問題也許反映一種更大的趨勢。據Panjiva提供的資料顯示,印度正面對和中國類似的狀況,就是市場份額可能流失至較小的生產基地,特別是海地、薩爾瓦多和越南。
香港國興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家具及窗簾布供應商,其市務總監 Bonnie Kwok表示,假如這次在展覽會上展示別的產品,例如每碼售價10美元的先進數碼印花布,成績會好得多。
回顧今年展覽會的情況,她認為并不理想,去年較佳。今年參觀他們攤位的買家較少,相當冷清。
不但參展商抱怨,買家也有同感。很多買家對會上展出的產品價格和種類都不滿意,所以根本沒有意欲洽談。Lilly Pulitzer是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女士時裝品牌,其設計生產經理Alexis Perry便是感到不滿的參觀者之一。
她說,展覽會整體上中規中矩,但她覺得以往數年的情況較好。既然是面料展,買家當然想看看市場有甚么新產品,可是今年會上卻很少創新面料可供觀摩。
消費者主導的環保面料與風格趨勢
不過,今年大會反映出一種新趨勢,就是木代爾(Modal)、天絲(Tencel)及環保混棉面料大行其道,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來自香港的面料企業Lenzing Fibres高級業務經理Tricia Carey指出,現在消費者都喜歡透氣、輕盈、不褪色、易打理、持久柔軟不變形的纖維素纖維面料。很多公司都希望開發更多獨特而環保的混紡面料,吸引買家。
Fabrikology International是來自新澤西的紡織品市場資訊公司,其總裁Karla Magruder在一個關于纖維制造的研討會上發言,指出消費者另一種喜好上的轉變。她說,人們開始離棄紡織化學,轉而注重在織造纖維時賦予的性能。
除了對面料品質的訴求轉變,隨著新技術及數碼印花產生的時尚面料也紛紛面世,今年非常流行。國際潮流預測機構Stylesight趨勢專家Cassandra Tsaknis表示,2013年秋冬時裝主要有4種風格,可以用感性、寂靜、比喻及狂喜來概括。設計師將采用毛圈、亮面、色彩繽紛、雙面針織、深黑、斜紋、花呢及模糊印花的面料。時裝方面,她預測將回歸俄羅斯、土耳其和古色古香的斯拉夫風格及色調。
雖然部分參展商和買家對今屆展覽會略有怨言,但是主辦機構卻認為展覽會整體上是成功的。今年有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共426家企業參加美國國際服裝面料展,遠超2012年的326家。家用紡織品采購博覽會有166家參展商,他們來自9個國家,較2012年增加20家,會上并有一個由巴基斯坦和印度設置的地區展館。國際服裝采購展尚未公布正式數字。不過根據大會提供的參觀人士指南,今年約有149家參展商,來自9個國家,較2012年的134家為多。
今年有18家香港公司參加美國國際服裝面料展,數目為歷屆之冠,此外還有兩家香港公司參與國際服裝采購展。在3個展覽會中,中國內地參展商的數目都是最多,達數百家,隨后為韓國、臺灣、印度及美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