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擴容七一實施 投資七成在寶安龍崗
編者按:昔日的邊陲小鎮,今天的全球第五大金融中心。2009年,深圳GDP以高達8245億元的總量,位居全國第四。榮耀背后的深圳不僅標志著改革開放的成功,更顯示出這“第一個經濟特區”在我國經濟中不可動搖的重要地位。
但曾幾何時,在深圳“關”的概念深入人心,去過那里的人都知道,即便是出租車也會以“紅”、“綠”之分,界定出“關內”、“關外”行駛范圍和計價的區別。更使人不愿看到的是,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關”內外政策標準不一等因素,“關內”、“關外”經濟未能得到均衡發展。7月1日,深圳市將實施國務院批復,將深圳經濟特區范圍擴大到深圳全市,將寶安、龍崗兩區納入特區范圍。從此,“關”的“束縛”一去不返,特區擴容也必將為這座“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注入新的活力,我們祝福深圳“鵬城”萬里。
近日,國務院對廣東省《關于延伸深圳經濟特區范圍的請示》作出批復,同意將深圳經濟特區范圍擴大到深圳全市,將寶安、龍崗兩區納入特區范圍,并從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至此,深圳特區的范圍延伸至全市,特區總面積也由現在的395平方公里擴容為1948平方公里,接近香港面積的兩倍。
深圳的“分劃”狀態由來已久,1980年國家從深圳全市1948平方公里的總面積中劃出了395平方公里設立“深圳經濟特區”,特區面積為深圳市總面積的六分之一。目前特區內有福田、羅湖、南山、鹽田四區,特區外有寶安、龍崗兩區。
改革開放30年后,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深圳的城市化進程也一日千里。但是,由于深圳關內地域狹小,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土地和資源難以維系的局面,這些因素都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瓶頸。此外,人口劇增帶來的交通、土地等的壓力,也讓狹小的關內不堪重負。在巨大的發展壓力下,向關外擴展尋求新的城市發展空間成為深圳的必然選擇,也是轉型期的深圳必須要走的一步。
世聯地產市場研究部分析認為,此次特區擴容后,將更有利于深圳城市建設的統一規劃,貫通路網,協調功能布局和產業結構,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保持城市管理和行政適用法規的一致性,為建設國際大都市鋪平道路。
今年政府投資七成在寶安龍崗
6月2日下午,圍繞“特區內外一體化和新區建設”主題,深圳市五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受邀參會的深圳市發改委主任陳彪、規劃國土委主任王芃,寶安區區長李文龍、龍崗區區長張備和光明新區管委會主任張恒春、坪山新區管委會主任楊緒松在與記者“面對面”交流時透露:獲國務院批復擴容后的整個“大特區”,市里項目布局將進一步向4區“傾斜”和配置;深圳市住房需求將向寶安、龍崗“轉移”,并力促全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深莞惠將聯手建產值數千億元的坪新清“區域合作示范區”;坪山將劃出4平方公里建“坪山中心新城”等。
深圳市發改委主任陳彪說,2009年寶安(含光明新區)和龍崗(含坪山新區)兩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15億元,占全市的65.2%。今年這兩個區預計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00億元,在全市所占比例提高到67.7%。今年市政府投資初步安排450億元給寶安和龍崗,占全部政府投資的72%。
陳彪表示,按照總體部署,深圳市發改委今后將大力在4個方面著力。首先,將大力推動規劃管理的一體化。積極探索建立規劃銜接協調機制,合理劃定全市功能分區、統籌規劃整個大特區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類公共設施建設。第二,大力推進城市建設一體化。項目布局將進一步向寶安和龍崗“傾斜”,積極推動完善兩區的基礎設施和各項配套,并加快推進光明新區、坪山新區、前海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大鵬半島、濱海新區等區域建設,推進城市更新,加快“七橫十三縱”高快速路網建設。三是將進一步促進公共服務的一體化,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化,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快中小學的建設,積極改善特區外寶安、龍崗就醫條件,增加寶安龍崗兩個區優質醫療供給。第四,推動生態保護的一體化,嚴格執行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規定,全方位地推進綠化建設。
深圳市規劃國土委主任王芃表示,面對經濟特區擴大這一重大歷史機遇,規劃國土部門將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深圳的城市一體化發展。一是用好用足特區立法權,將緊緊抓住特區內外一體化的時機,結合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重點做好《深圳市城市規劃條例》修訂、《深圳經濟特區規劃土地監察條例》修訂與《深圳市土地管理條例》制定工作,并爭取土地管理條例的制定工作在年內有突破,為建立健全全市統一的規劃土地管理體制提供系統的制度保障。二是要進一步加強規劃實施、嚴格土地管理。三是促進住房市場健康發展。
王芃表示,從近幾年情況看,由于特區內外“二元”體制的存在,特區內外房地產市場發展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將有利于促進我市特區外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促進特區外土地資源的合理布局與有效利用,提高住房供應規模和效率;此外,通過加快特區外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特區外住房品質,將進一步促進住房需求向寶安、龍崗轉移,從而緩解特區內住房壓力,促進全市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寶安龍崗兩區迎來產業升級發展機遇
采訪中,寶安區區長李文龍表示,寶安區從2005年開始全面完成了包括集體土地國有化在內的城市化轉制各項任務,并逐步走上特區內外一體化軌道。歷經“十一五”期間的投資和建設,特區內外一體化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基礎設施與特區內接軌越來越快,軌道交通建設從無到有,其中地鐵1號線延長段年底通車,4號、5號線加快建設,機場、港口、深圳北站等一批重大工程布點寶安,建成的寶安大道與深南大道無縫聯通。老百姓生活品質與特區內的差距越來越小。
李文龍透露,下一步,寶安區將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按照全市產業分工和功能定位,全新審視和謀劃寶安工作。其中的重點工作包括:其一,通過強化城市更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市功能一體化,加強規劃引導,繼續加大投入,不斷完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二是高標準建設具有寶安特色的“城市精品”;三是將扎實推進城市更新改造,加強土地整備,將全區占地面積140平方公里的619個工業園區整合改造為18個規模較大、關聯度較高、基礎設施共享的新型園區,達到既促進產業高端發展、又高標準建設城市的效果。此外,寶安區今年還將開展國家生態區創建和環境提升行動,推動生態環境的一體化。
龍崗區區長張備表示,今后,龍崗區將從5個方面加快步伐,一是高標準抓好規劃。二是大力推進重點片區的開發建設。按照新加坡裕廊東模式,將高橋、寶龍、坂雪崗三個片區打造成國際一流的科技新市鎮。三是全面加快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四是營造高品質的生活環境。未來五年,投入1600億元推進城市更新和綜合整治,重點抓好深惠路沿線、大運新城、平湖金融后臺服務基地、華為周邊等“一線三片”地區的城市更新;投入26億元,全力實施市容環境提升行動;對全區80多條市政路、快速路全面進行綠化改造升級;五是加大教育培訓力度,5年將投入17個億發展教育事業。
光明新區管委會主任張恒春透露,在園區建設方面,光明新區將提升規劃水平,結合光明新區實際,進一步明確光明新區在珠三角地區發展定位,并進行資源配置,以新加坡和香港為標桿,通過大項目帶動新區整體發展,與深圳知名品牌企業合作,打造工作、生活、休閑、學習于一體的若干個城市綜合體,并發展總部經濟,通過良好環境,吸引上市公司入駐光明新區。
他透露,由深圳市政府與TCL合作建設的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項目投資達245億元,是深圳最大的投資項目,目前項目主體廠房樁基已完成,配套設計樁基施工已開工,預計項目明年三季度投產。圍繞液晶面板產業鏈的打造,近期有關超薄玻璃、彩色濾光片方面的兩個項目將在光明落戶,光明新區將打造一個平板顯示產業園。
坪山新區管委會主任楊緒松表示,坪山新區今后的主要發展方向,將瞄準和選擇高端產業。主導產業的重點將包括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高端的電子信息產業等;同時,對投資項目將有一些硬約束條件,每1萬平方米的土地投入要求投資達到一億元、產出達到兩億元,同時還要充分考慮相關企業的成長性、專利申請量等。同時,坪山新區今后還要引進一些大企業、大項目落戶,包括一些優秀的上市公司。
據了解,為解決規劃與配套這一坪山發展的“瓶頸”問題,今年年初,坪山新區舉辦了國際規劃咨詢峰會,在規劃國土委的協助下,邀請世界級的規劃公司幫助打造新的坪山CBD,并計劃劃出4平方公里的區域來建設一個“坪山中心新城”。同時還有30多項專項規劃全面啟動,要打造以比亞迪為依托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城,面積達十幾平方公里;把出口加工區打造成具備加工和現代保稅物流、中介、研發等全功能的區域。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特區擴容對深圳的正面影響是全方位的,地產、金融、物流等行業將直接受益;“關外”原來游離于城市之外,擴容后,土地將進一步升值,城市化進程也將加快;關外企業原來是以加工低附加值產品為主,特區擴容后,“關外”企業的生產力將得到有效的提高,并推動產業的進一步升級。他表示,深圳特區原來是一條狹長的帶狀地形,擴容后面積大大增加,幾乎是香港的兩倍,所謂“肚大容天下”,擴容為深圳躋身全國一流城市打下了基礎,也使深圳朝“五年趕上新加坡”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