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紡企如何軟化椰殼將其生成多用途纖維
椰子殼纖維是一種天然硬植物纖維。這類纖維廣泛來源于熱帶,尤其是亞熱帶地區,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等國都盛產椰殼纖維。
目前在西方,人們知道,椰殼纖維廣泛應用于紗線,諸如家用紡織品如地毯、床墊、地墊、繩索、絕緣層和包裝材料;然而其化學性能和物理性能大出人們的意料。由于椰殼纖維含木質素,具有高品質、短纖維和相對寬比率,要將其紡成紗相當困難,因此有必要將其強化成可紡性材料。早期研究人們發覺,椰殼硬纖維可以軟化。最主要的方法是增加內部結構油和水的含量,甚至采用有機和無機化學方式更改其分子結構。另有人采取軟化菠蘿葉纖維的方法軟化椰殼纖維,甚至有人采用黃麻纖維酶活性或其他化學添加劑方式,使其達到可紡性的目的。但是,這些方法都沒有真正達到目的,直到另一新方法問世。
印度SITRA纖維公司采用物理和化學相結合的方法,即浸解法,有效的達到了軟化椰殼纖維的目的。這種方法實際上很簡單,卻能使椰殼纖維與黃麻、劍麻等材料一樣,利用其化學和酶處理方法使其纖維擁有可紡織的特性。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利用現代化手段測試椰殼纖維。將未經處理和處理過的椰殼纖維進行對比,他們發現,經處理后的椰殼纖維,其重量和質量都有所改變,經處理后的椰殼纖維硬度降低了70%,即浸泡前硬度1.0793,浸泡后硬度為 0.4611,已完全具備了可紡性。原來,化學浸泡改變了它的內部結構。
由此,人們將這一成功稱為SITRA浸泡法。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采用苛性鈉(濃度10%)浸泡;即1h沸水浸泡,然后用氯化鎂進行處理,晾干后的椰殼纖維就成為十分柔軟的可紡性纖維了。實際上,該公司認為,經浸泡,椰殼纖維已除去纖維中的大多數雜質,因此柔軟性獲得改善,其精細壓碎性、裂斷伸長性都獲得改善。其秘訣還在于已除去纖維中的木質素,增強了水分含量。
椰殼纖維經苛性鈉浸泡和氯化鎂處理有效的軟化了椰殼纖維。而這一方法已成為SITRA公司開發的專利方法,并且他們也開發出相應的測試椰殼纖維硬度和劍麻硬度的標準。并且,浸泡的苛性鈉濃度只能保持在10%,1小時沸水浸泡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軟化的目的。經軟化的椰殼纖維可用于紡成各類紗線,然后織成紡織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