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消基會抽驗"發熱衣"
棉花價漲,市場大打發熱衣,成功熱賣。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公布抽驗10件發熱衣發現,有6件沒標示使用或添加何種發熱纖維;另2件所標示成份,無放熱效果;質疑發熱衣能否發熱。
臺灣消基會公布于去年12月到販賣店、網絡通路等采樣10件,包含平價時尚WithBRA無束縛的手感天絲棉+發熱保暖衣、COSMED發熱衣一字領白色-女M、HeatUp條紋U領衫-女、MIT德國獨家專利點點翻領智能型發熱衣,女、WOMENHEATTECH圓領TT恤(長袖)。以及女有機棉溫調圓領衫、女家居內搭發熱紗圓領長袖、保暖發熱原點印花圓領衫-女、素面V領極暖衣、發熱衣-女V領經典款,就成份標示進行檢視,卻發現成份標示有疑慮。
臺灣消基會日用品委員會委員兼中國文化大學紡織工程學系教授王權泉指出,市面上發熱衣原理大致分為“遠紅外線放射性”、“纖維吸濕放熱”兩種。他說,廠商在纖維中加入遠紅外線陶瓷成份,例如碳化鋯、氧化鋯等,能夠反射人體發出的遠紅外線,且將可見光轉成遠紅外線,并釋放熱能。
吸濕發熱纖維的原理則是當汗氣、水氣接觸到這類纖維時,會被吸收、凝結,并釋放凝結熱,如中空纖維、丙烯酸酯類纖維及含羊毛的復合紗等即是。
臺灣消基會強調,但是市場調查的10件樣品中,多達6件僅在外包裝告知發熱衣原理及如何作用,但都沒有標示使用或添加何種發熱纖維,也沒標示材質占比。
其次,另有2件雖有標示發熱纖維百分比,但是所稱以“天絲棉”及“莫代爾”兩種纖維達到吸濕發熱的效果,根據臺灣紡拓會的信息顯示,此兩種纖維有良好的吸濕性,但是沒有放熱功效。
據此,臺灣消基會對于市面所售發熱衣是否具發熱作用與成份,抱持懷疑態度;呼吁業者注意,臺灣消保法第22條要求企業應確保廣告真實性,所負責任不能低于廣告內容,對于所稱功能應說明與證實清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