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服裝出口有望保持8%-10%增長
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的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簡稱intertextile春夏面料展)昨日在世博展覽館開幕,這是全球第一大紡織面輔料展首度移師上海。出席展會的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徐迎新表示,隨著歐洲經濟的復蘇和對東盟出口的加快,今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仍有望實現8%-10%的中速增長。
據悉,從今年開始,基于上海的商貿優勢和展會硬件設施,春、秋兩季的intertextile面料展均在上海舉辦。昨日開幕的春夏季展云集了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多家參展商,展出面積達50000平方米,而明年的展會還將遷至位于虹橋商務區的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春夏季展的展會規模進一步擴大到10萬平方米。
展會的這一發展勢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紡織服裝業的出口行情。“2013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經濟指標要好于預期,總體增長達到了兩位數。”據徐迎新在昨日的展會上介紹,2013年紡織服裝業的出口增長為11.4%,明顯好于2012年的增勢。
他指出,一方面是由于美國市場的復蘇跡象明顯,另一方面去年對東盟的出口增速超過了40%。東盟已超越日本成為我國紡織服裝出口的第三大市場。
他表示,從今年1月份的出口情況來看,歐洲經濟已度過了最低谷階段,市場開始恢復;同時國內出口企業的多元化策略也在逐步起效,對俄羅斯、土耳其、巴西等新興市場的出口都在起步,預計今年紡織服裝出口總體的形勢為“謹慎樂觀”,能保持8%-10%的中速增勢。不過,相對于東南亞地區,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成本優勢已漸失,加上技術性貿易措施頻發,紡織服裝行業出口已難再現“井噴”式發展。
徐迎新同時表示,紡織服裝出口量僅占中國同行業產量的20%左右,有80%的產品實際上還是供應內銷市場。因此,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更需依靠內需的拉動。“紡織服裝業在國內的增速只有百分之十幾,并不強勁。”徐迎新指出,行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將是增長的關鍵。
細心的投資者發現,年初以來,鄭棉總持倉量處于不斷增長的趨勢之中。隨著收儲政策的退出,棉市將邁入市場化,進而加大波動幅度。市場對鄭棉后期活力有較好預期,沉睡已久的鄭棉期貨將被“喚醒”。
收儲政策退出,棉價將走向市場化
國家連續三年敞開收儲,令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脫節,鄭棉市場失去活力。2014年3月底,2013年度棉花收儲工作便要結束,2014年國家將在新疆實行直補政策,政策的變動將改變棉市格局:第一,失去了收儲價的鐵底,棉價將回歸市場,最終由供需博弈決定;第二,國內外棉花價差將回歸,2012年以來價差一直維持在3000元/噸以上,最高甚至超過5000元/噸,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這嚴重背離了價值規律。表現在期貨市場上,即是影響期價變動的因素增多,任何影響經濟形勢、市場人氣和供需關系的因素都將左右期價,無疑,棉花期貨的活力將增強,棉花產業客戶和投資資金將重新入場。
去庫存環境下,拋儲價成為新的壓力位
連續三年的敞開收購,已經令國儲庫“棉滿為患”。2011年度以19800元/噸的價格總計收儲約325萬噸,2012年度以20400元/噸的價格總計收儲約650萬噸,2013年度收儲雖未結束,但預計總收儲量突破630萬噸。這樣一來,總收儲量超過1600萬噸。其間,拋儲出庫量(截至目前)約為480萬噸。簡單計算發現,凈入庫量超過1100萬噸。再加上國儲庫原有庫存以及國家每年采購的進口棉,國儲庫現有的棉花儲備量接近國內兩年的消費量。
儲備棉帶來的庫容和資金壓力也是國家不再延續敞開收儲的重要原因之一。相關部門已表示,未來幾年將以去庫存為主。2014年,國家仍將嚴控進口配額的發放,市場缺口由國儲棉投放承擔,因此儲備棉的投放價將成為市場的重要壓力位。目前國家以18000元/噸的競拍價向市場投放棉花,需求企業只是按需競拍,成交一般。新棉上市之后,價格重心進一步下移,拋儲價很難高出18000元/噸。目前市場已有傳聞,后期將降低拋儲價,并搭配進口配額。
市場機制下,棉價可能直逼生產成本
全球棉花供應寬松,庫存消費比創歷史新高,國儲庫存高企,在這種糟糕的環境下,國內棉價可能直接跌至生產成本線,甚至更低。筆者粗略估計:去年新疆承包戶的種植成本為2300元/畝,按照平均畝產600斤、平均衣分39%、加工成本900元/噸計算,皮棉的生產成本約為11000元/噸。也就是說,如果行情不好,那么棉價可能會跌至11000元/噸。當然,這是最壞的預估。但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在市場機制下,棉價的波動幅度會加大。以上文我們預計2014年棉價難以逾越18000元/噸計算,棉價的波動幅度有7000元/噸。
綜上所述,新年度國家政策風向的改變必然導致棉價波動幅度增大,沉寂許久的鄭棉期貨將“蘇醒”過來。從國內巨大的庫存以及疲軟的需求來看,棉價易跌難漲,棉花加工企業須密切關注后期的賣出套保機會。
2月28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轉移辦公室、重慶市紡織工業聯合會、重慶合川區政府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傳媒中心、西部服飾科技創意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承辦,以“打造產業轉移制高點”為主題的“2014中國紡織·產業轉移西部論壇”在合川舉行。與會嘉賓實地考察了位于合川的西部服飾科技創意產業園區,對園區設計和規劃給予了高度評價。
本次論壇總結了中國紡織產業西移的情況及分析出現的問題,為紡織服裝企業應對環境變化及優化產業資源配置提供了經驗和建設性意見。同時,論壇還關注和預測了影響2014年紡織產業西移的核心問題,從而為政府決策部門、企業規劃2014年工作提供了政策參考和戰略建議。在本次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了《中國紡織工業2013年發展情況及2014年趨勢展望報告》和《2013全國紡織產業轉移年度報告》。
作為論壇的重要環節,會議還邀請了國內部分專家進行主題對話,就如何創新促進產業東西聯動與實現產業轉移一舉兩得、合川產業園相比其他西部產業園的優劣勢以及目前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機遇與挑戰等問題進行了互動討論,為當地政府和前來投資的企業啟發了新思路。
西部服飾科技創意產業園區作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重慶市示范基地,從項目的規劃起就堅持把產業集聚區作為發展第一平臺,按照“項目集中、產業集群、資源集約、功能集合、產城互融、特色鮮明”的原則,在提升服務功能,完善集聚機制,促進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和功能集合構建方面下功夫,為產業發展提供途徑和平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