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鵬:對“快遞三輪”不應短時間趕盡殺絕
北京昌平高新技術園區的王先生稱,圓通快遞公司短信通知他,“由于全市禁止電動三輪車上路,請到×××大學西門自取快件。”記者聯系幾家昌平地區的快遞公司,對方表示:9月初交警開始加強電動三輪車查處力度,快遞配送員每人都會被警告一次。第二次再被查到就會扣車,快遞員還會被拘留,所以這段時間壓力很大。
快遞業是一個朝陽產業,這個行業還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任何新生產業都會經歷一段這樣的路程,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快遞業當然需要規范,但是,在這個規范的過程中不能是一撮而就。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突然之間全面查處電動三輪車,對于快遞業是一種深深傷害。
有人會說,整治城市三輪車、電動車亂象是維護城市交通的有效辦法,不能為了發展快遞業就損害城市安全。這固然是一個充分理由。可是,我們也不能不面對一個現實,隨著網絡購物的被認可,快遞業已經成了市民離不開的行業,而且快遞業的存在確實是有益于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方便市民的。突然之間查處會打破了已經形成多年的生活環境,對于社會發展也是沒有好處的。
目前快遞業交通工具的選擇還真是個大問題。有人會說,不讓開三輪車,不讓開電動車,快遞業何不轉型發展,何不改換交通工具。這雖然是一個辦法,但是卻也有著現實的無奈。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更換交通工具會讓微利的快遞業受傷。快遞業的經營者當然也可以購買面包車、小轎車、小貨車這樣的交通工具。但是這無形之中就增加了運行的成本。而實際上一件商品在網上銷售的價格原本就是低廉的,快遞業從一件商品上獲取的利益也就是低廉的了,這有可能傷害了快遞業的成長。
其次,大型交通工具未必就是最好選擇。城市人口眾多,道路擁堵,為了治理擁堵,大城市都在提倡綠色出行,鼓勵市民騎自行車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北京的所有快遞公司都將運輸工具改為小貨車等等,勢必會給交通出行雪上加霜。最為關鍵的是,快遞需要送貨上門,對于一些地方,這些車輛未必就能進去,比如狹小的胡同,比如棚戶區。而很多選擇網上購物的人,恰恰是這個群體占了多數。
在筆者看來,最起碼在目前的現實面前,倒逼快遞業改換運輸工具并不是最好的選擇。大批更換小貨車、面包車會導致城市擁堵,也不方便送貨上門。如果是騎自行車的話,這畢竟不是郵政部門在送報紙,小自行車上也裝不了多少物品。而且,很多參與快遞經營的業務員都是下崗職工這樣的群體,本來就是在用汗水換錢花,換交通工具的錢勢必也會轉嫁到他們的身上。
我們整治城市電動三輪車、摩托車的做法是好的。但是,對于快遞業使用的這些車輛應該做的是如何去規范,而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趕盡殺絕,要留下一個緩沖區。
當然,快遞業也需要從這次車輛的整治中反思自己如何重新定位、重新洗牌的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