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靖江“中國服裝面料名鎮”
紡織是靖江街道的傳統主導產業,也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當前形勢下,如何消化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擺脫同質化競爭的枷鎖,創新和拓展生存空間,成為眾多企業的共識。今年以來,靖江的傳統紡織企業通過科技創新的手段,讓企業升級出滾滾紅利,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進一步擦亮靖江作為“中國服裝面料名鎮”品牌。
走進杭州興農紡織有限公司的5號生產線車間,偌大的車間里,記者只看到工人邱于田在工作。而他僅僅就負責給機器添加棉花原料,并根據訂單上的原料配比,操控機器進行生產,如此簡單而已。
“以前,自己廠里的生產設備較為落后,產品在市場上又沒有競爭力。如果想要繼續生存下去的話,不得不進行技術改造?!痹摴究偨浝硗趿撂寡?。
王亮第一次接觸“機器換人”是在15年前。當時,他狠下心,投資1000多萬元,將小型劍桿織機全部換成了寬幅提花織機。投產后不僅工人數量減少了近300人,而且產品質量大大提高,不少客戶因此指定要興農的產品。
初試牛刀,王亮感慨“機器換人”獲益不小。今年3月份,他投資近5000萬元,從德國引進的一條全自動生產線正式投產了。和過去的設備相比,這條全新的生產線節省了60%的人工,效率卻可以提升30%,每天最多可生產無紡布16噸。
“工人數量少,這是最明顯的,一條生產線只要6個人。除此之外,產品質量又有了新的提升,特別是無紡布的拉伸性更強了,比普通的無紡布能高出40牛頓,而且布面幾乎無雜質,清潔度也更高了。”該車間主任楊中頻表示,“雖然生產流水線要幾千萬一條,但劃得來!”
目前,興農引進了4條全自動無紡布生產線,月產無紡布達1200噸。因產品工藝技術含量較高,深受歐美和日韓客戶的歡迎。今年1到9月,興農紡織實現銷售產值2.29億元,同比增長40%。
興農紡織的嘗試,在靖江紡織企業中并非個案。據悉,金峰紡織、興富布業等多家企業先后淘汰傳統劍桿織機200多臺,新增針織圓機206臺,并實現減員100余名,新增產值1.5億元。
而“機器換人”戰略只是靖江街道防止企業走轉型升級之路的其中一個突破口。最近,杭州福恩紡織有限公司通過了日本“優衣庫”的驗收,被對方納入合格面料供應商名錄。是什么讓福恩的產品受到了知名品牌的青睞?答案就是不斷創新的產品及其高品質管理。
“一方面,我們不斷引進專業人才,擴大公司內部的產品研發團隊,另一方面,我們還與意大利設計師合作,增強研發力量。目前,公司每個月研發的新產品數量都在幾十個甚至上百個?!惫拘姓笨傂l才洲告訴記者。此外,該公司每年新產品的銷售額就占了整個營業額的30%左右,而公司每年還要將銷售產值的8%繼續用于產品創新。
依靠科技創新,讓這家傳統的紡織企業深深地烙上了高新的印記,并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今年1到9月,福恩紡織實現銷售額4.57億元,同比增長21%。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