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借機器換人轉型升級
目前我國服裝的結構水平不高,服裝產業結構質量也比較低,沒有形成集研發、設計、制造、銷售等為一體的縱向產業鏈,也沒有形成區域間聯動發展的橫向產業鏈,面、輔料設計生產環節依然比較薄弱,服裝產業亟需技術創新、提高設計能力,從而提高加強企業自主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此次機器換人將提升工作效率和產品品質,彌補招工難和效率不高等問題,同時無疑將推動下游服裝設備行業的轉型升級。
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學院副教授李英琳認為,在行業整體低迷的態勢下,“機器換人”為服裝設備企業提供了機遇。服裝設備企業要把握好這個機遇。他認為,首先,自主創新,加大研發力度,是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保證,也是重中之重。我國服裝設備企業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比如裁剪和熨燙的自動化已基本成熟,隨著釘扣、包縫、模板縫紉系統的逐步推出,縫紉的自動化也向前邁了一大步。相關企業要繼續依靠自主創新、調整產業結構,從量的擴張轉變為質的提高,真正實現增長方式的轉變。
其次,“快時尚”對服裝廠小批量、多批次、多款式的生產模式,產品上市時間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服務服裝行業的服裝設備企業也要遵循快速、優質的服務理念,以幫助企業縮短產品上市時間、擴大產品系列及降低成本。
最后,我國服裝企業80%左右是中小企業,資金、人才特別是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企業的發展,他們迫切希望有專業提供服裝設計等系列技術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來解決這些問題。目前,國內信息型服裝專業網站已為數不少,但是,以提供網上技術服務為中心業務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搭建基于互聯網技術、面向中小型服裝企業的技術服務型公共平臺,有助于整合社會資源,為中小企業提供網上網下的產品、工藝設計,技術、裝備策劃,營銷技術支持,信息咨詢等多方面服務。
目前,工業機器人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包括機械加工)、電子電氣工業、橡膠及塑料工業、食品工業、制藥工業、玻璃及陶瓷工業等諸多領域中。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共有7家上市公司通過并購或直接投資的方式布局工業機器人市場。也許不遠的將來,你在服裝廠里見到的不是設備,而是一個個的機器人。
機器人要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