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進軍時裝
英國Nervous System設計工作室將Kinematics軟件及手工折紙技術融入3D打印技術,最大限度地使3D塑料裙子質地貼近普通布料,成功擺脫塑料的僵硬感和重量,使裙子貼身又有形。
據Nervous System設計工作室介紹,設計師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替代傳統的制衣方法。設計師先將模特的3D圖置入CAD中,然后根據要制作的衣服,利用Kinematics軟件將模特分成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內嵌棋盤格子。
設計師可以通過調整三角形的大小和數量改變衣服的質地和重量。調整滿意后,電腦程序就把這些格子拼接成一件衣服,將其壓到最薄,一般來說,成品的重量會比剛開始減少85%。
打印過程通常需要持續兩天,衣服出來后,技術人員會將上面多余的塵土掃去,一條漂亮的鏤空連衣裙就大功告成了。
設計師杰西卡·羅森卡蘭茲(Jessica Rosenkrantz)表示,3D打印塑料裙子不是一時興起的產物。在設計裙子前的幾周時間里,她一直戴著3D塑料的手鐲和腰帶,感受塑料摩擦皮膚產生的不適,以設計出貼身舒適的裙子。
杰西卡還在裙子的鏤空處加上了紐扣,讓人們脫裙子的時候更方便。現在,她正構思如何將裙子質地做得更柔軟,可以像普通衣服那樣折疊起來放到衣柜里。
Nervous System設計工作室下一步計劃提高3D塑料裙子的生產率,增加裙子原料,降低制作成本,并向公眾出售。
相關鏈接:
有10個項目獲得“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紡織之光”科技獎獲獎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國紡織科技創新的新成就。據介紹,本年度的獲獎項目呈現五個特點:
第一,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合作是科技創新的主陣地。在今年獲獎的135個項目中,有52項屬產學研聯合攻關成果,占獲獎項目總數的39%;其中,一等獎和二等獎中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占比分別高達73%和43%。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合作已經成為科技創新與成果應用的重要渠道,有效提升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第二,新型紡織材料產業化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今年的獲獎項目中有近20 項成果為纖維新材料開發方面的成果,表明新型紡織材料科技優勢繼續保持。
第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動產品換代成效明顯。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促進了產品更新換代,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
第四,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發展成果豐碩。今年的獲獎項目中,有20 多個項目涉及節能減排技術,占比近19%。
第五,技術標準、軟科學成果具有新亮點。今年的獲獎成果中,還有8 項軟科學項目和15 項標準研究項目,彰顯了近年來紡織領域軟科學研究,功能性檢測與評價、纖維定量分析和有害物質檢測等領域取得的成就和國際優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