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去年歐盟下架商品中的大陸商品居多
臺媒稱,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表示,為了幫消費者把關,2014年歐盟共要求2435件商品下架、召回,商品種類從玩具到汽車都有,其中,中國大陸制商品占最多數。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主管司法、消費與性別平等的歐盟執委維拉表示,所有歐洲境內銷售的商品都必須是安全的,為此歐盟執委會特別建立快速預警系統,針對非食品商品進行檢測,及時撤下、召回或禁止進口,以確保消費者安全。
根據這項預警系統,2014年共有2435件商品遭到下架、召回。
在產品別方面,玩具是被點名最多的商品,約占28%;其次是衣服、紡織品與時尚產品,占23%。這2類商品多半是因為可能造成傷害,或是有化學物質與窒息風險。
化學風險最高的商品則是鞋子與皮革制品、玩具與兒童護理商品,以及飾品,可能會導致皮膚過敏、不孕等健康風險。
中國大陸則是這些問題商品的主要出口國,約64%的問題商品來自中國大陸,因此也呼吁歐盟與中國大陸也建立預警系統,希望大陸當局能確保出口到歐洲的產品是安全的。
相關鏈接:
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19日發布了最新“去毒”時尚排行榜,對全球29個主要時尚品牌供應鏈中有毒物質的使用和排放、整治水污染的表現進行打分。
這是綠色和平繼2013年之后第二次發布去毒時尚排行榜,各大時尚品牌的表現依然差距明顯:18家承諾去毒的品牌中,16家正作為“去毒領袖”引領無毒時尚潮流,其中包括三個新加入的品牌,分別是Inditex(Zara的母公司)、Puma以及Valentino;已做出承諾的品牌中,耐克(NIKE)、李寧(Li-Ning)由于未履行其去毒承諾,被評為行業“漂綠者”;另外,11家品牌因未做出任何承諾而被列為“掉隊者”。
“制造美麗的時尚不必以污染環境為代價。已經做出去毒承諾的18家時尚品牌占據了全球服裝鞋履市場的十分之一,我們相信這場去毒風潮正在推動服裝產業建立起 "可持續時尚"的新標準。這一標準在行業內的普及意味著成衣的供應鏈和生產過程將不再是不見光的秘密。”綠色和平污染防治項目主任武毅秀表示。
去毒時尚榜顯示已經有16個時尚品牌開始淘汰一部分廣泛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同時,這些品牌已經開始通過獨立的第三方在線平臺向公眾公開其供應商的排污信息。
目前Zara、阿迪達斯和巴寶莉等品牌由于積極履行去毒承諾遙遙領先。綠色和平同時也呼吁愛馬仕與美特斯邦威等11家品牌立刻做出去毒承諾,消除供應鏈中的有毒有害物質。
“公開品牌供應鏈的污染信息是建立一個無害化學品管理體系的關鍵步驟:公眾有機會監督品牌的表現,參與到化學品管理工作中;同時有助于政府制定和推動更強有力的環保措施,對化學品體系的治理起到了積極作用。”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劉建國說。
今年的去毒排行榜為時尚品牌的去毒表現設立了關鍵的評分標準,包括對其產品和生產過程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質的淘汰力度,以及其在推動供應商向公眾公開污染物排放信息的工作進展。
目前,中國將近一半地表水的水質達不到飲用標準,64%的地下飲用水水源遭到嚴重污染,水污染已經成為當下中國最急迫的環境議題之一。服裝紡織行業排放了全中國十分之一的工業污水,是水污染整治的重點行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