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鳥建智能化工廠 發力個性化定制
個性消費來臨
吳志澤認為,用工業4.0改造的智能化工廠建成后,個性化定制服裝的瓶頸將被打通,報喜鳥將建立起不同于其他男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服裝行業已經到了必須進行個性化定制的階段。
此前,報喜鳥曾經生產過單價28萬元的西服,吳志澤說,以前在香格里拉開店,那時候十幾萬一套西裝,一年300套賣出去了,“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有很多需求是拿來送禮,“你越貴我越買,你越便宜我越不買”,但是近幾年社會大環境發生了改變,送禮需求銳減。
另一方面,消費者也在成熟。吳志澤認為服裝的消費大體有三個階段,第一步是功能消費,比如價格便宜,穿起來保暖就可以了;第二步是時尚消費,市場流行什么款式,消費者跟風購買;第三步是個性消費,消費者要找一件真正屬于自己的衣服。
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王昕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中高端男裝市場還是主要被國外品牌所占據,國內品牌尚難以進入這一利潤率相對較高的市場,大多數公司還是在中端以及低端市場競爭。男裝品牌的款式和設計較少,國內各個公司之間難以實現品牌和產品的差異化,從而從行業中脫穎而出。
智能化工廠起步
但是中國服裝公司習以為常的大貨生產模式讓服裝的個性化定制遇到了攔路虎。
傳統的服裝加工,從前期的裁片到縫制以及后期的熨燙,往往有多達數十道工序,而且以大批量生產來降低成本,并不適合個性化定制。
在報喜鳥的智能化工廠,工人都有一張無線射頻身份卡,等待加工的服裝原料、輔料也都附著了無線射頻信號裝置,工人和服裝原輔料都可以精確到個體進行識別和控制。
智能化工廠的生產流程,是從消費者在專賣店下單開始的。以記者在報喜鳥旗艦店的體驗為例,一名量體師測量本報記者的身高、臂長等各種數據,在信息錄入系統輸入右臂比左臂長1.5公分、不開口袋等個性化信息,傳到后臺,業務系統開始下單,評估相應的面料數量、扣子等輔料數量;原材料倉庫隨后發料,技術部根據相關數據打板、裁片,之后就進入生產車間。
傳統的服裝生產,以服裝不開口袋為例,要依次經過畫袋位、開袋、封后袋三角、壓燙后袋等多個工序,每個工序的工人都要檢查、核對是否要開口袋。
在智能工廠,不開口袋可以直接在系統里設定,物料通過智能制衣吊掛系統移到每個工人面前,如果流到的工位不是指定的工位,物料直接流走,有關系的就會在相應工位停留,對應的加工要求在平板顯示屏上顯示,顯示這件物料是用什么工藝什么板型,工人按照要求完成。
衣拿系統的一位人士介紹,智能化生產系統可以讓工人的效率提升30%左右,由于效率更高,工人可以在單位時間里處理更多不同的款式,滿足了服裝個性化定制的需求。
發力個性化定制
在生產系統的問題解決后,報喜鳥在終端門店逐漸發力推廣個性化定制的業務模式。
吳志澤介紹,現在全國所有的報喜鳥店都可以提供服裝個性定制化服務,而且全國消費者都可以在家里享受報喜鳥的定制,只要消費者聯系、預約,72小時就有報喜鳥的工作人員到消費者家里或者到辦公室、酒店,一名搭配師和一名量體師提供服務,一到兩個星期交貨。
報喜鳥方面有關人士介紹,按照傳統的大貨模式生產交貨期是30個工作日,定制是15個工作日,智能化改造后可以縮減到10個工作日。
報喜鳥的定制化服務還處于起始階段。以報喜鳥的某一網上銷售渠道為例,平均每天能接到10個左右的個性定制服裝訂單,到今年年底計劃每天要做到100單左右。報喜鳥目前定制的需求主要來自于線下的專賣店。在智能化生產線進一步鋪開后,可以大規模推廣。吳志澤說,現在專賣店的個性化定制,會推比較知名的量體師,比如幾月幾號到幾月幾號意大利量體師駐店量體,大家集中起來過來量,這樣做去年個性化定制收入已達3.8億,貢獻的收入已經做到百分之十幾了,下一步準備用兩年時間通過互聯網把個性化定制提高到更高比例。吳志澤說:“這個利潤比較高,沒有庫存。”
吳志澤研發要互聯網化。吳志澤介紹,原來研發要開評審會,組織內部員工、代理商、店長參與,現在不用了,直接找用戶;比如說襯衫研發,今年開300個款,最終要挑200個款,那么邀請100個襯衫消費最多的消費者,拉一個微信群,設計師直接在這個群里把自己設計的作品給他們看,大家評好與不好。吳志澤說:“我跟企業內部說不能超過三年,轉型也好,升級也好,不能超過三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