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英:技術創新才能促進麻紡行業的轉型升級
“加快紡織工業智能化制造的步伐,智能化生產和智能化制造是當前紡織行業重點發展的關鍵技術,也是創新的重點”。
10月11日,由中國麻紡行業協會主辦,浙江金鷹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2015中國國際麻紡織技術設備創新研討會在美麗的東海之濱——浙江舟山舉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文英,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歐洲亞麻大麻聯合會主席巴特爾,日本麻紡織協會副會長香山學等國內外行業領導、專家、企業負責人出席研討會,交流討論研究有關麻紡織技術設備更新事宜,以利于行業企業認清形勢,明確任務,加快速度,提高水平,創新發展。
會上,徐文英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在經歷三十年高速增長之后,中國紡織工業開始步入增速換檔的陣痛期,依靠資本要素投入推動行業發展的模式已接近尾聲,依靠創新驅動引領轉型升級的新模式正在建立。新常態下,全國紡織下行壓力增大,召開麻紡技術創新研討會,就是要在行業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推進企業技術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最終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徐文英還詳細分析了國內需市場持續艱難;國際市場競爭激烈,出口形勢嚴峻;紡織投資增長,“一帶一路”引領新疆紡織投資熱度上升;結構性產能過剩的矛盾突出等當前紡織經濟運行的具體情況。
對于麻紡織行業技術設備改造創新取得新發展,徐文英也做出重要闡釋。
先進技術和裝備水平不斷提高。麻紡織行業技術改造步伐不斷加快,先進技術裝備的投資不斷增加,通過創新驅動國內裝備制造技術的升級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行業整體裝備和技術水平大幅度提高。目前亞麻紡織與國際先進水平設備的比重已達到60%以上;麻紡無結頭紗率已達到70%,麻紡織無梭化率已達到60%以上,基本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目標。
其中,生物脫膠技術和廢水處理技術推廣應用較好,已經列入國家重點推廣的技術;苧麻牽切紡技術和設備有新的發展,湖南華升洞庭麻紡廠等聯合開發的“新型苧麻工藝技術裝備”獲得國家支持;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淘汰落后產能效果顯著,其中自動絡筒機和先進細紗機,劍桿織機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浙江金鷹集團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亞麻細紗機和櫛梳并條機,提高了效率,減少了用工;金達股份公司的高檔亞麻紗生產技術和華升集團的高支苧麻紗生產技術都在進一步提高,麻與其他紡織纖維的混紡交織技術和針織紗技術進一步推廣。如:瑞亞高科集團生產的竹/苧麻混紡面料、華升集團生產的苧麻/棉混紡交織面料、銅陵華源的亞麻針織面料、新申集團的亞麻/棉混紡面料等都廣受消費者青睞。在金鷹集團多年的努力下,成功研發出了新一代黃麻成套生產設備,國外的一些黃麻企業和國內的黃麻企業已經開始使用并取得了顯著效益 。
《中國制造2025》引領創新驅動新模式。“今年5月19日,國務院發布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徐文英說道,《中國制造業2025》提出了指導今后10年至30年制造業發展的20字基本方針是: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
對于紡織企業來說,創新的重點應該是技術創新。“加快紡織工業智能化制造的步伐,智能化生產和智能化制造是當前紡織行業重點發展的關鍵技術,也是創新的重點。我們的目標是逐漸淘汰現有設備,采用先進、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要有創新思維和意識,通過科技手段,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徐文英表示。
“要實現麻紡行業的振興,必須要加強創新,提升技術設備的先進性,才能促進麻紡行業的轉型升級,才能可持續發展。當前,中國經濟步入緩增長的調整期,正在努力從依靠投資拉動經濟發展向消費拉動經濟發展模式探索轉型。我們紡織業承擔著從紡織大國走向紡織強國的重任,要實現這一目標,創新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徐文英強調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