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實體商業將逆襲電商?

電商曾經擁有價格優勢,但伴隨著消費升級,網購難以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全方位服務以及體驗式場景化的消費需求。所以,回歸線下變成了一種必然。

過去幾年,電商給實體店造成了巨大壓力,但商業的世界充滿各種可能,2018年隨著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線上巨頭紛紛在線下跑馬圈地,作為新零售的重要載體,實體店的逆襲崛起案例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一種勢能,新零售正在打開市場的新格局。
1
體驗感比價格重要
消費不斷升級,迫使實體商業做出改變。在新消費群體看來,價格在消費中不在是首要考慮條件,品牌或店鋪的調性給消費者的價值感卻越來越重要。
消費者更加注重體驗式消費,他們追求更好的自己,懂得享受生活,愿意為體驗全世界的美好而付費。 在物質生活富足的當下,他們將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投入到滿足自我感受上面, 消費支出中和體驗有關的商品、服務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由于消費者越來越注重體驗,因此線下門店意義重大。未來新中產不僅重視在實體店里的消費體驗,還更為注重消費升級后實體門店的環境空間打造。
2
提升顏值,跨界組合不斷出現
過去,大多實體店可以在拼價格、拼渠道中取得勝利。而在新零售大趨勢的影響下,過去這些“絕招”將不再奏效!只有能為消費者提供獨特體驗的實體店才能脫穎而出。
近年,阿里巴巴、京東、騰訊、蘇寧等巨頭在生鮮商超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今年,以阿里的盒馬鮮生、京東的7FRESH、永輝的超級物種、蘇寧的蘇鮮生為首的“新零售物種”更加快了線下開店的步伐。

▲永輝超級物種
與傳統業態不同,“新物種”更加重視顧客體驗。一方面,從視覺上提升門店“顏值”;另一方面,“新零售物種”跨界組合,嫁接餐飲、科技甚至娛樂部分,應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和先進設備,實現人、貨、場三者之間的最優匹配,從會員、商品、交易到供應鏈,完全實現精細化運營和數字化管理。
3
不少品牌跨界線下試水開店
未來,消費者不再只是單一的購買產品,而是購買一種生活方式和品牌文化,實體店將滿足消費者心理和物質上的雙重需求,而電商在視覺感受和心理刺激兩方面都無法與實體店相比!
現在不同領域的企業都意識到了這一點,紛紛選擇試水線下實體店。傳統零售企業如王老吉、徐福記都開設了實體店主要售賣自家品牌的飲品和鳳梨酥。

▲徐福記開設首家線下實體店“徐福記·呈味空間”
韓都衣舍、當當網、三只松鼠等線上起家的品牌,在看準市場消費變化的趨勢后,紛紛擁抱線下,開設實體店;連主打“二次元”目標群體的“嗶哩嗶哩也攜手羅森、太平洋咖啡推出主題便利店和主題咖啡館。
{page_break}線上品牌布局線下,本質是希望借助線下店來提升品牌形象,加強服務,通過線下體驗的方式來吸引年輕一代的消費者。

▲嗶哩嗶哩攜手羅森推出主題便利店
4
電商運營成本超過實體店
電商的困境在三年前就開始了,流量瓶頸,利潤增長趨于放緩,市場需求幾近飽和。電商雖然沒有房租,但是要有線上運營成本,包括廣告、活動、人員、客服、快遞等等。現在開一家“網店”的成本已經超過實體店房租了,獲客成本越來越高。
反觀實體商業,降租早已是共識,這兩年,連地標性的購物中心都在順應趨勢,給商家更多折讓,不乏恒隆、華潤、瑞安這樣的頂級購物中心。
5
本土品牌升級和崛起
2018年實體店的崛起元年
去年,太平鳥、海瀾之家、李寧等傳統品牌已經在去年開始實現門店形象轉型和擴張。

▲太平鳥品牌集合店
除此以外,近兩年,本土的設計師品牌及新興潮牌開始吸引眼球,并不斷擠占更多的市場份額。許多新興創立的品牌,成功進駐各大城市的購物中心,并且非常注重與購物中心之間的相互聯動。
而且,這些新興品牌除了有良好的口碑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到之外,還懂得利用互聯網思維,通過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網絡進行傳播。這為購物中心帶來人氣和活力。
6
國家大力發展實體商業
在移動互聯網的利潤逐漸減少趨勢下,開發“線下場景”,打通“線上線下場景”成為一個新的業內口號和突破口。而國家也在推動零售改革升級,政策加持將為正在進行轉型的實體商業增加動力。

如今,企業開店的流程及政府審批在簡化,有粉絲及影響力的實體店品牌更容易能獲得各路資本支撐,協助做大。
很多零售高管及經理人在這輪創業浪潮下選擇開店創業,甚至剛畢業走上社會的年輕人都能眾籌投資開咖啡館。商業地產創業潮正默默改變競爭及游戲規則,顛覆中更見商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