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供需關系已經涌現出大碼時尚經紀
2020年初,身高1.75米、體重90公斤的大碼超模Ashley Graham挺著孕肚登上了美國版《Vogue》一月刊的封面,這是她繼英國版《Vogue》封面后第二次登封“時尚圣經”。
“我拖朋友從美國買了這期雜志,放在房間最顯眼的位置,期待有一天可以像她一樣,”土生土長于廣東的笑笑(化名)買了三本這期雜志,一本自留,一本給了父母,一本寄給了曾經嘲笑她胖的初中同學。
笑笑青春期時開始發育長胖,身高1.65米的她體重曾經達到過96公斤。十多年來,她的人生就如她的減肥經歷一樣,只有成功和復胖兩個選項,也讓她成為學校里被“霸凌”的對象。“上學穿的女生校服是短裙,我不想也不敢穿。”而像笑笑一樣因自身肥胖而苦惱的人并不少,尤其是在中國。
知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的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世界上肥胖人群已經超過了瘦弱人群,而中國的肥胖人口已超過美國位列全球首位,中國成人中30.1%超重、11.9%為肥胖。
當肥胖成為主角,圍繞肥胖的商機也出現了。曾經被霸凌的對象一躍成為商家緊盯的消費者。“我很快樂,我也很健康,”像笑笑這樣認為肥胖是一種病態,而體感豐腴只是一種體型的人不在少數。
以大碼時裝為例。過去大碼服裝向來與肥胖、臃腫聯系在一起,和時尚美麗完全不沾邊,更甚者將其與不少中老年消費群體的需求聯系在一起。但現在大碼服裝正在打破這一禁錮。
據全球零售智庫Coresight Research預計,到2020年,美國大碼服裝市場規模將增長到240億美元,年增長率約為服裝市場總增長率的兩倍,而2020年中國大碼服裝市場的價值則高達109億美元。
“我常常在歐美的電視電影和時尚雜志、網站上看見自信、時尚的胖女孩,但在亞洲這好像不成立,”笑笑說道。早在2012年6月,意大利版《Vogue》便開始啟用大碼模特了,當年六月刊封面被時尚界推上神壇,風極一時。雜志以“真實美”為主題,攝影師Steven Meisel鏡頭下三位女性肌理豐腴,時任主編Franca Sozzani評價說:“豐滿女性如今再現光輝。”作為世界時裝界頗具話語權的大拿,Sozzani此前還在線上開展了反對宣傳節食減肥的簽名活動,她的公開支持無疑是大碼時尚的一劑強心針,國際品牌也逐漸開始借助“曲線美”挖掘新興市場的機會。
2017年3月,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宣布收購全尺碼服裝品牌Mod Cloth。美國平價服飾集團Urban Outfitters旗下的休閑風高端品牌Anthropologie也推出了其首個大碼系列服裝。Ann Taylor Loft、Nike、H&M、J.Crew早早就進行掘金大碼服裝系列的策略。歐美也涌現出像Universal Standard、Dia&Co這樣關注多元身型的時裝品牌。
紐約時尚精品店Totokaelo的創始人Jill Wenger在2016年賣掉她一手創辦的知名精品店,并在第二年創立了包容性時裝品牌Roucha ,專門為0碼到20碼內所有身形的女性服務,Wenger甚至為此設計品牌自己的尺碼表,專注于設計“不同長度和寬度”的服裝。同樣身為大碼人群的她為穿上漂亮的衣服費盡心思,就算開了一家買手店也沒能滿足她的愿望,她說:“我曾經每個季度為Totokaelo挑選2400個款式,但依然沒有多少衣服可以不做任何修改就適合我。除了極小的可能性可以找到一兩款Celine或Dries Von Noten的超大款式,市場上并沒有太多選擇。”
平價市場亦是如此,甚至更糟。
“對于我們這種體型稍大只的人來說,買衣服確實很難,大家喜歡逛的品牌一般最大碼也只有XL,即使有偏大的尺碼,身長又不合理。”一句“加碼加大”就會讓笑笑很安心。起初她總是去一家叫作“胖姐酷妹”的店里買衣服,這里不僅提供超大碼服裝,還提供改衣服務。“但要找一件自己喜歡、好看、身型合適的衣服真的太難了,”她說道。
在時下流行纖瘦為美的中國,大碼時尚產業的發展卻處在“埋頭苦干,不問世事”的狀態。
立木信息咨詢發布的《中國大碼女裝行業預測與投資方向研究報告(2019版)》顯示,中國為全球最大的大碼女裝產地國,產量約占全球的95%。笑笑所在的廣州,依附于珠三角繁榮的女裝電商和外貿服裝業,也是大碼服裝自銷生產和向外輸出的重鎮。此外,服裝貿易發達和電商發展也使得淘寶成為中國大碼服裝最大的聚集點。
2018年大碼女裝的淘寶店鋪已經超過了一萬家,其中年銷售額過億的超過了10家。“其實在淘寶剛興起的時候,就有大碼服裝在賣了。”從最早的“外貿尾單”、“加碼加大”、“老人服”、街邊店到如今品類繁多、緊跟潮流的高品質店鋪逐漸朝著時尚、低齡、品牌化的趨勢發展,笑笑是親眼看著大碼服裝在中國發展壯大的見證人之一。
而做大碼服裝生意的廠家形成聚落關系擰在一起,根基扎實。像酷啦啦大碼女裝網、胖爺網等貨源網站都分別整合了市面上的大多大碼女裝和男裝的店鋪,這些店鋪就像十三行一個個的檔口一般,背后是一整個大碼服裝的產業鏈條。
巨大的供需關系,也已經涌現出大碼時尚經紀——大碼模特經紀人、大碼文創公司、大碼網紅孵化機構。《南方都市報》、《中國青年報》都曾聚焦大碼模特這一職業發文,反映著大碼時尚在中國的日漸繁榮——在廣州大碼模特時薪高達2000元,月薪7萬至10萬元,即使是一般的模特,月收入也過萬元。
淘寶大碼女裝品牌南島風的聯合創始人南島大叔接受中新網采訪時表示,在杭州和廣州,從設計打樣、專業廠商生產、專業大碼模特展示,到大碼主播孵化直播,大碼時尚的生態鏈已經初步形成。
但中國的大碼服裝市場和西方世界發展的最大差別在于“既早又落后”。早就早在,供應鏈前端更早地發現了商機,產業鏈供給充足,但在品牌端和消費者終端,對于大碼時尚的正確認知卻是落后的。
2019年4月,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旁舉辦了一場“身體自信”時裝秀,參加的都是大碼模特和普通素人,他們喊著“My body is beautiful(我的身體很美)”的口號,模特們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完美身材但自信滿滿。時裝秀的組織者希望通過這場秀告訴大部分普通女性她們都很美,盡管她們可能有小肚子、脂肪團、妊娠紋,但這些都是正常的。
笑笑也希望自己變得自信起來,并希望以此開展自己的大碼女裝業務。她連續8次投遞自己的簡歷和自拍照給大碼模特經紀公司,試過發郵件,也直接微博私信過大名鼎鼎的大碼模特經紀人,但無一例外得到的都是拒絕的回復。身高165公分180斤的體型并不是大碼模特經紀人尋找的理想身型,“我知道,我并沒有那么漂亮,”她苦笑道。
“大碼模特圈也有自己的鄙視鏈,165公分160斤才是黃金身材。 ”
讓笑笑感到灰心的不是一次次的拒絕,而是身在產業內的從業人員依然對多元身型不理解甚至呈冷漠態度,更別提中國普通的時尚行業是如何看待他們的。
她的擔心也同樣體現在了中國成熟的時裝品牌中。例如中國消費者熟知的JNBY和Mo&Co.,在他們的天貓旗艦店中,服裝尺碼僅有XS、S、M、L和XL五個尺碼,對于超越兩端碼數的人群來說,一件衣服不僅要好看還得能穿,尺碼不合適也只好放棄心儀款式另尋出路。這是普遍存在的。
為服裝行業提供數據和智能化分析的新創公司Alvanon的一項調查顯示,穿大碼服裝的女性在服裝方面的消費,只占一般女性的20%,這也意味著80%的市場潛力和機會等待被挖掘。接受調查的千禧一代大碼女孩中有72%表示,他們對零售商提供的大碼產品不滿意,61%的受訪者表示服裝合身度是他們需要改進的地方,而34%的受訪者表示大碼產品的數量需要提升和改善。
Alvanon全球執行董事,技術及研發總負責?Jonathan Wang告訴BoF:“對于中國品牌和消費者而言, 加大碼概念仍然是一個非常新的概念。提供大碼服裝的品牌很少。大尺寸的中國市場尚未開發且服務有待探索和提升。”
這種探索和提升不單單是看見大碼人群,還要感受大碼人群所需,不單單是加大碼,而是加“好”大碼。一些人選擇創建新品牌和社交型電商。
2018年,中國大碼時尚女裝品牌Garden Lis在獲得來自天使灣領投的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后,又獲得完成千萬元新一輪融資,由真格基金、險峰長青領投,天使灣跟投。品牌在線下、淘寶、天貓、京東、微信商城、小紅書等平臺進行了全渠道鋪設,還與國外電商平臺合作開展了國際業務,甚至有做“大碼人群的小紅書”的想法。
而把原來“不見光”的大碼人群帶到大眾視野中也變得常見。入駐抖音、微博、Bilibili、小紅書的大碼時裝博主也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一個賬號背后往往都有一個廠商的供應鏈支持。笑笑在被拒絕后,自己也注冊了抖音賬號,慢慢開始與她的粉絲們分享著自己的穿搭:“我從來沒想過,有這么多和我一樣的人。”
Jonathan建議想要進入大碼市場或希望在大碼市場發展現有產品的品牌,理想情況下應擁有一個專門為大碼產品開發的技術團隊。成功執行大碼服裝所需的不同于常規體型的開發標準。如果品牌的供應商不熟悉大碼產品,他們則需要加強培訓,認識大碼體型的原形、跳碼,以應對大碼體型的不同需要。
面對已經開展相關業務的品牌,他的建議是品牌需要幫助消費者了解自己的身體形態。為了幫助他們做出更好的服裝選擇,除了努力提供更好的產品合身度,品牌還需要制定合理的營銷策略。對于為大碼人群創作的設計師,不應該把目光只放在那些針對“沙漏”等單一體型的產品上,相反,他們應該加深了解不同的大碼體型,提供產品對不同體型的合身度。
但真正地理解和了解大碼人群所需才是先決條件。時尚的未來必然是多元發展的,每一個商家應秉承為大碼人群提供美麗的參照物,而不是為大碼人群遮去贅肉而費心。
來源:BOF 作者:Nino Tang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