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逆勢漲價,二手市場迎來春天?
疫情原因,所有行業都受到影響,加之今年以來,LVMH、Kering集團資產大幅縮水,一手奢侈品銷量開始呈現明顯下滑趨勢。但奢侈品牌們在此時卻依舊選擇逆勢漲價。
繼路易威登于5月5日漲價之后,,普拉達的產品價格也于近日悄然上調近10%,而另一奢侈品牌巨頭香奈兒也傳出即將漲價的消息。
此番漲價,被網友戲稱為報復性漲價,從輿論趨勢來看,認同者寥寥。反而在直播電商的多重好利下,國內的二手奢侈品線上業務開始呈上升趨勢。
那么,消費過剩尤其經濟下行時期,二手奢侈品行業會趁此機會迎來新的春天嗎?
二手奢侈品迎來爆發前夜
近日,全球咨詢機構貝恩公司聯合意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Fondazione Altagamma發布了《2020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研究報告春季版》。報告指出,中國正成為引領疫后經濟復蘇的先鋒:預計至2025年,中國消費者對全球奢侈品消費總額的貢獻率將達到約50%,成為全球奢侈品行業反彈增長的關鍵引擎。
奢侈品商們似乎把寶都押在了中國市場。
連續兩年,中國消費者貢獻世界上超過40%的個人奢侈品銷售額,但二手流通率卻遠遠低于20%的世界平均水平,僅在3%左右。
疫情期間,不能工作收入減少,很多人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也就會減少奢侈品這種精神層面的需求品。現在正是一手奢侈品難捱的時刻,但對于二手奢侈品正是機遇。
一方面是奢侈品牌過分漲價引負面爭議,另一方面是消費者收入減少可能有轉賣奢侈品的需求。一來二去,二手奢侈品市也許是消費領域的新藍海。
而二手市場的繁榮往往也與經濟下行息息相關。
日本在泡沫經濟年代奢侈品市場開始發展,當時日本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全民消費能力較強,全球奢侈品牌最新款、限量款都會在日本市場搶先上線。但在后來,日本經濟進入下行階段,過剩消費奢侈品的賣家與注重購買性價比的買家,迅速促成了日本二手奢侈品市場蓬勃發展。
盡管目前中日面臨的情況和所處的市場有所不同,但仍有很多人認為,中國可能將會步90年代日本二手奢侈品市場繁榮的后塵,中國奢侈品消費將會從過剩的沖動消費向注重性價比的消費過渡。
與日本二手奢侈品市場成熟發展對比,國內的二手奢侈品市場尚處在萌芽期。根據華夏典當行援引的《中國二手奢侈品報告》調研統計,國內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量達 3000 億人民幣,且總量還在不斷高速增長,然而國內二手奢侈品交易額卻不到市場1%,市場想象力空間很大,也將不斷吸引資本的注入。
在直播這個巨大的風口,有人已經利用這種新形式抓住了機會。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了二手奢侈品行業的大趨勢。頭部二手交易平臺只二、紅布林都在今年上線了直播業務,疫情期間通過直播實現了銷售的井噴。
紅布林創始人、CEO徐薇認為,二手奢侈品天然適合直播帶貨,二手奢侈品屬于非標商品,客單價較高,直播可以全方位展示商品的新舊、細節情況,并即時與消費者互動。
某種意義上,直播帶貨加快了二手奢侈品行業升級的步伐。
如今背靠引領經濟復蘇的中國買家,潛力巨大的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該如何撬動這門生意?
奢侈品行業“后浪”來襲
“后浪”已經成為奢侈品消費的中堅力量。2019年,全球奢侈品總消費的35%由他們貢獻。現在消費人群和消費觀念遷移,年輕人更加在乎體驗本身而非擁有,買賣二手的心理門檻正在降低。
麥肯錫曾用“日漸成熟老道”來形容年輕的消費群體,換句話說,他們并非是一味的沖動消費,性價比在他們的消費考量中同等重要。同時,二手奢侈品消費實際支付成本較低的特點也完美符合年輕群體整體消費水平。
此外,年輕人也被認為是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中國奢侈品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年輕消費者在購買時更注重生態友好和可持續發展。
而隨著客群年輕化和可持續理念的廣泛傳播,消費市場開始接受新的循環經濟,比如克服潔癖心理,接納二手服裝、配飾。
此外,近年來,國內受日本的影響掀起了一股中古熱也成為了影響因素之一。中古來源于日語,起初是二手的意思,如今被廣泛定義為擁有20年以上歷史的經典之物。
比如在小紅書上,同樣是達人分享,中古款的搭配會比流行的專柜款更容易獲得網友青睞。中古意味著小眾品味,會搭配、有格調;對年輕消費群體來說,一些個性化的時尚訴求和特立獨行的需求也能得到很好的滿足。
此前,奢侈品牌一直極力避開二手交易市場,擔心二手交易會削減其品牌的高端定位并影響其銷售額,但如今,大勢所趨之下,眾奢侈品牌開始紛紛擁抱二手市場。
LVMH集團旗下的私募基金投資了發展迅猛的美國二手球鞋零售商Stadium Goods,2017財年總交易額超過1億美元。歷峰集團同樣反應迅速,前不久將二手腕表交易平臺 Watchfinder收入麾下。設計師品牌StellaMcCartney也和美國二手奢侈品網站The Real Real建立了合作關系,曾舉辦“The Future of Fashion is circular(循環是時尚的未來)”特別活動。
二手奢侈品的市場更像是一場接力游戲,接力棒兩端其實是兩個圈層的人,而這個市場就是將兩端撮合到一起。
二手市場難以繞過的大坑
雖然奢侈品牌已經開始紛紛擁抱二手市場,但奢侈品牌與二手市場握手言和實則是一個矛盾的過程。奢侈品牌向來對打假態度堅決,而二手奢侈品市場卻偏偏是假貨滋生的“溫床”。
在真假難辨的二手奢侈品市場里,怕買到假貨,是多數人不敢買二手奢侈品的原因。
此前,奢侈品牌Chanel向二手奢侈品網站The Real Real提出假冒訴訟,指責該轉售網站雖然聲稱產品100%真實,但實則出售假冒Chanel手袋。
品牌價值一向是奢侈品牌一件不能冒險的事情。至今,Chanel在天貓的旗艦店也僅售一些彩妝,而Gucci和愛馬仕這樣的奢侈品更是沒有和阿里巴巴合作,假貨就是它們的顧慮。
也許售賣假貨并非是二手奢侈品市場的初衷,但假貨一向是二手平臺的痼疾,別說是奢侈品這樣的暴利產品,就連二手平臺上一些小產品都有造假行為。
由于自身對產品渠道的把控問題,以及目前中國的二手奢侈品市場發展尚不成熟,缺乏資深鑒定人才,缺少體系規范,在識別真偽方面力不從心,堪稱阻礙行業發展的“天花板”。
如果說假貨是行業的痛點,那么貨源就是商家的痛點。
二手奢侈品交易當中,買家不買從來都不是問題,但是賣家賣的意識還沒有覺醒,導致了供給端上有比較大的缺口。
“目前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主要問題是如何盤活消費者手中的存量,這個市場其實一直未被完全激活。”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表示。
不少擁有奢侈品的人,盡管奢侈品大多閑置,但她們還是覺得沒必要賣,也不舍得賣。
目前二手奢侈品市場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但這也是創業公司的機會。危機的來臨也意味著機會的來臨,這段窗口期可能會誕生新的獨角獸。
C2B2C ,是二手奢侈品平臺常用的切入模式,有的平臺直接買斷,有的平臺為買賣雙方提供鑒定洗護、定價寄賣等服務,通過撮合買賣兩端來獲取服務費收益。
5月12日,獲得1.75億B輪融資的二手奢侈品流通商“胖虎奢侈品”就是憑借這種模式。
此輪融資的領投人渶策資本創始合伙人胡斌表示:行業上,奢侈品,尤其是二手奢侈品還有很大空間;模式上,toBtoC的模型我認為更能獲得好的增長,因為所有的二手生意,最大的壁壘是信任壁壘,那么有人把中間的服務,包括回收、鑒定、估價、共享庫存等做了,這個生意就成立了。
遺憾的是,如果不是看到投資消息,鮮少有人關注二手奢侈品平臺的現狀,胖虎奢侈品們想要出圈,依舊任重道遠。
現在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潛力無限,但要真的讓這個市場浮出水面,還是要做到“正品能保證、監管能到位、市場能規范、貨源能充足”,才能真正匯聚成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的藍海。
但現在,他們最需要做的,可能就是把握住這次難得的市場復蘇機會,先生存下去,再謀劃將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