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家電中國變局:博西逆勢加碼,惠而浦飛利浦萌生退意
9月22日,上午剛參加完博西南京研發中心啟用儀式的唐善達再一次馬不停蹄地趕赴下一站。去年5月,唐善達被正式任命為博西家用電器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全面負責公司的業務發展。
在此之前,唐善達曾在寶潔任職19年,并陸續在中國工作生活長達9年,可以說是半個“中國通”。對中國市場環境及消費者的深刻洞察是其加盟博西的一大重要原因。
“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他們的需求以及在追求高品質和時尚設計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同時也在引領整個家電消費市場的趨勢。”唐善達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博西家電未來會繼續專注于高端家電市場,“因為這正好契合了中國消費升級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不少外資家電品牌陸續退出市場,日立、LG、三洋、西門子、松下、東芝等集團先后剝離其部分甚至全部家電業務。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惠而浦、飛利浦也曝出要出售中國家電業務的消息,如無意外,中國家電企業將成為“接盤者”。
而博西則是在這滾滾浪潮里,為數不多、依然保持著穩步擴張的外資家電集團。據了解,最新啟動的南京研發中心是博西在全球最大的綜合性研發中心,同時也是該集團研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承擔博西家電核心產品的研發和創新以及前沿技術的探索。
博西是為數不多、依然保持著穩步擴張的外資家電集團。視覺中國
進與退
自1994年進入中國以來,博西逐步擴大其在華投資布局,先后成立了5家子公司,建立了分別位于滁州、無錫和南京的3個生產基地,以及1個全球研發中心和亞太數據交換中心。
2014年9月,博世與西門子達成協議,西門子以30億歐元向博世集團出售其持有的博西家電50%股份。自此,博西家電正式成為博世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與此同時,博西中國也開始以新的組織架構運行,首次將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臺灣共同納入行政管理范疇,建立博西家電大中華區。
目前,博西家電的大中華區總部位于南京。記者注意到,自2015年開始,中國已趕超德國成為博西家電全球最大的單一國家家電市場。而最新啟用的研發中心占地面積約2.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7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億元。預計到2025年,該研發中心將容納1000名左右的研發人員。
博西家用電器集團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舒伯特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新研發中心的主要功能分為三塊:一是為員工、特別是研發人員提供富有創造力和激發靈感的辦公環境;二是坐擁目前博西在全球最先進的實驗室設備;三是作為其在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把所有產品品類集中于此,研發最前沿的科技。
“一方面,博西會加大研發投入,聘用研發人員,以進一步加強研發能力。另一方面,該研發中心相當于是一個創新引擎,可以開發更多高端的創新產品,除了冰箱、洗衣機這樣的傳統品類之外,更多會在一些新興的產品品類,包括洗碗機、干衣機,還有烤箱等進行研發創新。”舒伯特還特別提到,該研發中心有一整層樓專門用來研發軟件,涵蓋了互聯互通、智能家居等產品。
目前,博西正全面貫徹數字化戰略,努力向“硬件+”轉型,唐善達加入后將強化博世、西門子及嘉格納的品牌建設,繼續深耕中國市場。他向記者表示,博西家電依然非??春弥袊袌鑫磥淼陌l展。
然而,并非所有外資家電企業都這樣想。
今年8月,格蘭仕擬以最高24億元價格要約收購惠而浦(600983.SH)最多61%股份,消息一出,旋即引發市場一片嘩然。若此次收購順利,格蘭仕將成為惠而浦的控股股東。而對于美國惠而浦來說,則意味著退出中國市場。
緊接著的9月,市場又傳出中國家電集團要競購飛利浦(NYSE:PHG)國內家電業務的消息,九陽、海爾、美的、格力都是競購者。這是自西門子退出家電市場后,又一歐洲老牌家電企業計劃放棄家電業務。在過去十年間,飛利浦在全球范圍內已先后放棄了手機、彩電、音響等多個消費電子業務的自主經營。
家電產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今年以來,外資家電品牌對未來市場的價值判斷明顯發生分歧,一方面惠而浦、飛利浦都想要出售國內家電業務,另一方面博西卻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在他看來,中國依然是全球最具投資價值的市場,“未來若干年內全球最大家電制造國及最大消費國的地位,無人替代。”
但與此同時,劉步塵認為,部分外資品牌退出家電行業,絕不意味著所有外資品牌都失去了競爭力,“事實上,不少外資品牌在產品和技術上仍然具有優勢,中國企業對此要有清晰認知?!彼f。
新挑戰
事實上,每個退出中國家電市場的外資品牌都有其自身和外部原因,如日立、三洋、西門子等放棄家電經營,更多是出于集團的戰略調整,希望把精力聚焦在更能產生價值的領域。
劉步塵指出,大部分國際家電巨頭,退出家電領域帶有很強的主動退出色彩,不完全是被動退出,而是轉向了它們認為更有前途、更有競爭力的領域。借助早期低廉勞動力、土地租金等帶來的成本優勢,中國家電產業迅速完成資本積累并建立起強大的產業集群,全球的家電制造中心也開始從歐美日韓逐步轉移到中國、東南亞、南美等國家和地區。
據了解,為了克服近年勞動力成本增加的問題,博西主要從智能制造方面入手,同時也通過創新產品來提高附加值,以抵消勞動力成本增加給公司帶來的壓力。而中國家電企業也在努力尋找第二賽道,海爾、海信進軍醫療,美的收購庫卡,格力則大力發展工業板塊。
當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國和貿易國。據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家電行業線上市場零售額規模3108億元,線下市場零售額規模4924億元。同年,中國家電出口額創歷史新高,累計出口額為709.2億美元,累計進口額為46.2億美元,累計順差額為663億美元。
但這塊誘人的大蛋糕,并不是每一家都能分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不僅是外資,就連本土家電企業也經歷了輪番洗牌。以松下為例,相關數據顯示,松下電器在中國家電行業的市場份額已由鼎盛時期的20%跌至2019年的2%,如今更跌出電器行業第一梯隊。而進進出出的美國惠而浦,十多年來依然沒能把中國市場拿下,仍僅站穩腳跟。
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家電行業可謂雪上加霜。今年上半年,惠而浦營收下滑將近兩成,虧損1.15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下滑93.35%。計劃出售中國家電業務的飛利浦日子同樣不好過,在受沖擊最嚴重的第一季度,飛利浦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62億歐元大幅下跌至3900萬歐元;來自持續運營業務的利潤也從去年同期的1.71億歐元降至4200萬歐元;銷售額降至41.5億歐元,同比下降了2%。
“受疫情影響,中國家電市場的需求稍微有所下降,但是整體的家電市場其實每年還是有約5%-7%的增長。特別是在比較高端以及稍微低一點的家電市場,其實也是有兩位數增長。”唐善達分析認為,這兩個領域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于消費升級以及中國城鎮化發展。
在調研分析了近年中國家電消費市場后,唐善達發現有三大變化:一是中國消費者對于品質更優的產品有更多需求;二是年輕一代喜歡追求具設計感的產品;第三個是智能的、互聯互通的家電產品需求日益增長。
據其透露,接下來博西將更好地利用現有的數字化生態系統,加強與如阿里、騰訊、百度等合作,共同開發產品?!斑@樣,我們可以更好地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解決方案。”他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