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滑雪服迎來銷售旺季滑雪服里的“潮”生意
??隨著冰雪運動熱度持續攀升,滑雪服迎來銷售旺季。
??據天貓發布《2024年輕人新年購物車圖鑒》顯示,歲末消費季期間,滑雪服成交同比增長超50%,“多巴胺色系”(指色彩鮮艷、明亮)雪服受年輕人青睞。
2024年11月23日,滑雪愛好者在位于吉林市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的北大湖滑雪度假區內滑雪(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在社交平臺上,與滑雪服相關的話題頗受關注。小紅書上,#雪服穿搭#相關筆記高達8萬多篇,不少網友在帖子里求購雪服鏈接;在抖音上,#00TD(今日穿搭)的新戰場是雪場##雪場即秀場#等話題登上熱榜。
??從非必要購買的滑雪裝備,到以雪服為核心造型演繹的“雪系穿搭”,消費者對滑雪服的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滑雪服如何從運動裝備變成一門“潮”生意?
2024年12月26日,游客在湖北省巴東縣綠蔥坡滑雪場滑雪。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發燒友”看重專業性 “小白”在意性價比
??“這套雪服(上衣和褲子)加起來大概花了七千多。”滑雪愛好者耿先生對記者說。在他看來,滑雪服作為運動必需品,價格即便高些也可以接受,畢竟裝備好壞可能直接影響著運動體驗。
??“我也不是上來就花那么多錢,剛開始滑那會兒,也在雪場租借滑雪服。”耿先生說,“但雪場租的滑雪服通常比較濕,而且有時碼數也不全,來的次數多了還是覺得穿自己的衣服更方便。”
??據耿先生介紹,現在從雪服到雪板、雪鏡、雪鞋等,都自行購置,全套下來大概四萬左右。隨著個人技能的提升,想要挑戰更高難度的動作,裝備也會相應更新換代。“光是雪服,我已經換了四套。”他說。
??像耿先生這樣愿為裝備投入的滑雪“發燒友”不在少數。
??據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數據顯示,48.7%的滑雪“發燒友”(雪齡在5年以上)愿意“從頭到腳、從里到外”購置專業裝備;38.2%擁有多款不同顏色、款式的滑雪服,56.6%的滑雪“發燒友”在滑雪裝備及服飾投入上花費在5000元以上。
圖片來源: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
??不同于滑雪“發燒友”愿為“硬核”裝備動輒消費數千元,滑雪“小白”更在意性價比。
??“我的滑雪服整套下來價格大概2000元左右,算是入門款。”雪齡剛滿1年的唐女士對記者說,“相較于品牌,我更在意雪服的款式、功能性、性價比。”
??據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數據顯示,71.8%的新手(雪齡大概1年)在選購滑雪裝備時,更在意性價比。超五成滑雪新手表示,每個雪季他們愿意為滑雪裝備及服飾投入的資金控制在3000元以內。
??除了性價比以外,滑雪新手還關注裝備的專業性。69%的滑雪新手關注滑雪服防水、透氣、保暖等功能。
這是2023年9月15日在2023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現場拍攝的滑雪服。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國產滑雪服嶄露頭角
??過去,國內滑雪服市場主要由海外品牌主導。
??“滑雪運動在海外發展較早,在發展過程中誕生了許多專業滑雪服品牌。這些品牌經過多年積淀,擁有較高知名度,在專業性、功能性方面受到消費者青睞。”業內人士分析稱。
??記者觀察發現,這些品牌普遍的價格多在千元以上,部分高端產品價格在萬元以上。
??“隨著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我國滑雪設施建設加速,滑雪人口快速增長。滑雪從‘小眾高端運動項目’,向大眾消費市場遷移。”北京市滑雪協會副主席伍斌介紹說。
??在這樣的發展態勢下,初中級滑雪裝備有了巨大的市場需求。
??天貓“雙旦”禮遇季期間,國產品牌ISEE MIGGA成交同比增長超500%,awka 3L滑雪服單日賣2000多件。在天貓滑雪服銷量榜(截至2024年12月31日)前10名中,7個均為國產品牌。
??“一方面,對于體驗型滑雪者而言,對功能性追求本就偏弱,他們更看重滑雪服的配色、款式。”伍斌表示,“另一方面,國內大部分滑雪場在城市周邊,并非高山雪場,且有大量的室內滑雪場,并不需要功能性那么強的滑雪服。”
??“國產品牌會根據消費者喜好去設計滑雪服款式,比較符合國人的審美。我國目前的滑雪人群還是以初、中級滑雪者為主,這給國產品牌帶來比較大的發展空間。”伍斌說。
2024年12月22日,游客在寧夏銀川市閱海滑雪場滑雪。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如何走入日常
??隨著我國冰雪運動的普及推廣,滑雪已從一項小眾競技運動變成不少人一種生活方式,消費者對于滑雪服飾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
??比如,有部分品牌嘗試將滑雪服的上衣做成馬甲和衛衣可拆卸的兩件套。不僅適合雪場拍照出片,日常通勤也可以穿。
??“我們會更多地將滑雪服生活化、日常化,甚至添加更保暖的材質,平常冬季也可以當成一件普通的休閑服,讓這件衣服得到更多應用場景。”森波戶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鄭源森介紹說。
??滑雪服的生活化場景發展,讓人難免拿它與此前爆火的沖鋒衣作比較。
??“滑雪服和沖鋒衣的發展軌跡有所不同,沖鋒衣應用場景多,市場需求相對較大;滑雪服的應用場景則相對受限,而且應用場景更強調專業性和功能性。”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說。
??伍斌也認為,絕大多數滑雪服還是針對滑雪運動設計,日常穿著場景較少,滑雪服市場可能很難像戶外沖鋒衣市場一樣普及。
??對于滑雪服產業未來的發展,伍斌認為,關鍵在于如何讓更多的體驗者轉化為愛好者。
??《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從滑雪人群來看,70%以上人群均為體驗型消費者,滑雪次數小于3次,20%左右的人群為專業愛好者,經常參與滑雪運動,僅有10%左右的人群為專業滑雪者。
??“如果無法讓這些體驗者沉淀下來,那么在滑雪消費上也很難實現持續。只有提升轉化率,才能形成良性循環,滑雪產業的各個環節都會受益,包括滑雪服。”伍斌表示。
??張毅認為,除了不斷擴大滑雪人口外,滑雪服產業還應聚焦科技創新,貼近消費者的生活需求。
??“未來滑雪服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特別是在中高端市場上。”張毅認為,設計創新、材料創新、多功能用途創新等方面值得各品牌關注。(參與報道:郭妍廷)
??(來源:新華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