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標語都有實際意義——“無意義”英文標語
幾乎每個人都能在衣柜里找到一件帶有英文標語的衣服。但事實上,并不是所有標語都有實際意義。
據DAZED報道,在社交平臺Instagram上就有一個專門記錄衣服上的“無意義”英文標語的賬號@shanzhai_lyric。
該賬號的兩位創始人Ming Lin和Alexandra Tatarsky來自于香港,據他們介紹,該賬號中發布的所有帶有英文標語的服裝圖像大多來自于香港、深圳、廣州,東莞以及北京的街頭巷尾或者是服裝市場,還有一些則來自于紐約、莫斯科以及越南等國家。
原本,這種印有英文標語的服裝在時尚界并不算稀奇。
早在1960年代,位于香港國王路上的精品店Mr. Freedom就開始印刷并銷售印有迪士尼標語的T恤。
隨后,這種潮流隨著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與Katharine Hamnett的出現在時尚界越走越遠。
在1970年,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與當時的伴侶、性手槍樂隊的經理Malcolm McLare共同經營了一家朋克時裝店——SEX。他們在店鋪里銷售的許多DIY Tshirt,都寫有“Destroy(毀滅)”、“God Save the Queen(上帝拯救女王)”等標語,在當時受到了厭倦保守政治氣氛的反叛青年們的熱烈歡迎。
而Katharine Hamnett則將這種用服裝標語來表達思想的趨勢進一步普及。她在與英國前首相 Margaret Thatcher 會面時,穿了一件印有“58% DON'T WANT PERSHING(58%的人不希望有核彈)”的標語T恤,直接向其表達了對英國政府同意美國在歐陸設置Pershing II導彈行為的抗議。
時至今日,衣服上的標語依然被眾多的設計師用來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或者社會觀點。
然而,在@shanzhai_lyric發布的內容中,很多標語則顯得匪夷所思。
比如說,印有“THE LAST LOVE SONG ON THIS LITTLE PLANET(這個小星球上的最后一首情歌)”的背心,或者是帶有“stand alone(獨立)”字樣的短袖。除此之外,該賬號還曾發布過一些出現了英文拼寫和語法錯誤的服裝上的標語,比如說“I am here,where you.”。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山寨服裝是為人所不屑的,但該賬號的創始人則有不同的看法。據他們介紹,他們并無意取笑這些山寨產品的穿著者或者是制造者,相反,他們發現,很多表達立場的服裝標語在翻譯為中文時,由于文化的差異反而會比較晦澀難懂甚充滿著怪異感,而這些“廢話”標語則不同。
“我們為這種標語中體現出的荒謬而感到欣喜,因為正是這種看似毫無意義的‘廢話’,真正的體現出了如今世界上大多數普通人面臨的困惑,”Ming Lin和Alexandra Tatarsky解釋道,“雖然這些標語并不具備某種號召力或者能夠表達某種思想,甚至在準確性上也會與英文有一定的沖突,但它確實可以打動我們,它們以某種詩意描述了現代人隨性的生活態度,而不同領域和語言的混搭也體現出了生活在信息過載社會中人們的狀態。 ”
也因此,Ming Lin和Alexandra Tatarsky把這些稱之為“山寨抒情詩”,他們希望把這些服裝上的“廢話”標語收集起來,建立一個有趣的“實驗性詩歌”檔案。
“山寨一詞最常被翻譯成假冒的,但其字面意思是指山村野落,是強盜、亡命之徒、窮人的家園,換句話說也就是代表了所有生活在社會邊緣的人,”該賬號創始人補充道,“而你大可以認為一個寫著‘Ketamine: Just Say Neigh’的Gio - Goi(英國高街品牌)T恤衫和一個標著‘unkist GoodVibration!’的閃閃發光的山寨上衣本質上并沒有什么不同,因為它們的標語都毫無意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