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奧康國際:溫州企業的資本守望與突圍沖動
作為擁有永嘉甌北、永嘉千石奧康總部、重慶璧山三大制鞋生產基地的奧康而言,做好皮鞋固然重要,但是奧康內部人士也透露,“皮鞋的量畢竟有限,我們主要的方向是做運動時尚休閑鞋,以后要叫奧康鞋,而不是奧康皮鞋。”
11月6日,溫州永嘉站落地,抬頭就是奧康的大幅廣告牌。
作為“中國鞋都”溫州第一家沖刺A股市場的制鞋企業,“三十而立”的奧康國際正經歷十字路口的選擇。
甌江對岸的森馬服飾,除了是國內休閑服領域的佼佼者,也正在重點發力兒童產業市場;另一家服裝企業報喜鳥則向著“智能定制”一路奔跑……
這三家公司的輝煌,代表了溫商的探索和勇氣;亦是這座中國民營經濟翹楚的城市最好的名片。
而在宏觀經濟結構調整及今年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他們的資本經歷,亦成為觀察國內制造業生態的不二視角。
基于這一背景,連日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三家上市公司進行了實地走訪,旨在勾勒目前實體經濟經營近況,亦為捕捉民營企業轉型之線索。
風光與險灘
“穿奧康,走四方”,奧康國際的風光曾經有目共睹。
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CIIIC)發布的報告顯示,2010年奧康品牌在男皮鞋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為5.79%。2012年,奧康品牌實現男鞋市場占有率6.79%,排名第一,女鞋市場占有率2.35%,排名第十一。
這樣的業績也體現在跳動的財報數字上。
2010年,奧康國際歸母凈利潤2.8億元,到了2011年,飆升為4.57億元,2012年上市時最盛,保持5.13億元。然而2013年以后增長開始放緩,2015年-2017年,連續三年凈利潤分別降至3.9億元、3.05億元和2.26億元。
轉型的故事早已上演。
猶記得,2015年8月8日,成立27周年的生日當天,奧康國際拿下了Skechers(斯凱奇)在中國的總代理,更喊出“未來五年內在中國境內開設1000家斯凱奇品牌專賣店”的口號。
到了2017年新年,奧康國際又和比利時鞋服巨頭Cortina以及印度戶外品牌Woodland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目前,奧康國際擁有奧康、康龍、美麗佳人、紅火鳥4個自有品牌,且獲得意大利品牌萬利威德的大中華區品牌所有權和美國運動品牌斯凱奇的經營權。
不過,今年前三季度,奧康營收同比下降4.03%,凈利潤下滑10.5%。具體而言,代理品牌斯凱奇表現強勁,斬獲1.46億元營收,同比上漲74.83%,但是奧康主品牌營收14.4億元,同比下滑5.43%,康龍營收3.12億元,同比下滑4.01%。
尷尬的是其背景,2018年前三季度,滬深兩市89家紡織服裝上市公司實現營收2177.78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10.5%。在行業整體復蘇行情下,個體的焦慮感真實存在。
同為溫州民企的森馬,也許能夠深刻理解奧康的轉身選擇。
10年前,“穿什么就是什么”的森馬服飾憑借休閑服而一炮走紅,Twins、謝霆鋒、羅志祥、韓庚等9位明星輪番成為其代言人,一時風光無兩。
或許很少有人知道,上海如火如荼進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會議志愿者穿的服裝都是森馬贊助的。
與國內大多數服裝企業一樣,森馬的日子并非一路晴空。
隨著國外服裝快時尚品牌的沖擊,以及消費市場的細分,2012年-2013年,森馬休閑服飾主營收入連續兩年下降。2012年,休閑服飾主營收入48.8億元,同比下降12.64%;2013年,這一板塊主營收入46.83億元,同比下降4.04%。
與此同時,門店的過度擴張也成為累贅,2011年森馬門店凈增1400余家,到了2012年,門店已經達到4420家,轉型被倒逼開始,2013年,森馬開始大規模關閉低效店鋪,當年關店近400家。
事實上,這家給人“中低端大眾消費”印象的服裝企業,早在多年的歷練中低調轉型,延伸大眾休閑、中高端服飾、兒童服飾等多領域服飾產業集群。
到了2016年,其休閑服飾回歸56億營收的水平,兒童服飾板塊與之比肩,也實現50億元營收。
今年三季報,森馬服飾實現營收97.64億元,同增21.41%,凈利潤12.72億元,同增25.66%,營收和凈利保持雙位數增長可謂不易。
轉型路徑AB面
在歷史大潮下,每一種轉型選擇,都有背后自洽的邏輯。
“全品類、多領域、時尚運動化是奧康未來的發展方向”,奧康董事長王振滔曾經提到,奧康想做的是一個“鞋業生態系統”。
這與森馬的選擇截然不同,堅持“小河有水大河滿”經營哲學的森馬服飾,則在“虛擬經營”的模式下,選擇了另外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徑。
森馬內部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森馬采用的是“虛擬經營”的模式,主要負責服飾的研發設計和品牌運營,而將前端的生產環節交給供應商,將終端銷售也交給代理商。
手握以“森馬”品牌為代表的成人休閑服飾和以“巴拉巴拉”品牌為代表的兒童服飾,森馬服飾近年來在兒童產業上,動作頻頻。
這與兩者的產業基礎不同有關。
對于擁有永嘉甌北、永嘉千石、重慶璧山三大制鞋生產基地的奧康而言,做好皮鞋固然重要,但是奧康內部人士也透露,“皮鞋的量畢竟有限,我們主要的方向是做運動時尚休閑鞋,以后要叫奧康鞋,而不是奧康皮鞋。”
一方面,奧康國際希望重點打造奧康單一品牌的長青平臺,在2017年推出了15秒內測量顧客一只腳腳型的鐳射腳型測量儀,希望以C2M定制“獲得1000萬個腳型數據”,另一方面,重點發展以斯凱奇、康龍(奧康自有的時尚休閑品牌)為主的時尚平臺。
這兩個方向,無疑仍然著力于“鞋”的故事。
而今年10月9日晚間,森馬服飾宣布,通過全資子公司森馬國際集團(香港)有限公司,以約1.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44億元)收購法國Sofiza SAS100%股權一事已在10月1日完成交割,進而獲得Kidiliz集團全部資產。
Kidiliz集團是一家歐洲童裝品牌,總部設在法國巴黎,全球共有8家子公司,擁有11000個銷售網點和829家門店,2017年實現銷售額4.27億歐元。
“出資8.44億元收購法國最大的童裝公司Kidiliz,是基于‘森馬’新五年發展規劃的目標。到2023年,‘森馬’計劃實現800億元的產業目標,而要實現這個宏大目標,除了需要‘森馬’發展格局和發展動力的轉型,更需要兒童產業的引擎作用”,森馬服飾董事長邱光和表示。
2002年創立的巴拉巴拉品牌,已經成為目前國內童裝市場占有率第一;此外,今年巴拉巴拉童裝品牌已經進駐香港,并提出未來3年內,在香港布局20家至30家左右門店的計劃。
今年3月,森馬與北美最大童裝品牌The Children’s Place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境內市場,9月份在上海開出首店。
森馬走出“運動休閑”的沖動可見一斑。
報喜鳥,與奧康似有異曲同工,也在更加專注于“西裝”生意。
在2016年上半年虧損高達9700萬元,經歷2007年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之后,做西裝起家的報喜鳥進軍了高端定制領域。
11月7日,在永嘉甌北報喜鳥園區的智能生產車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到,通過投資超1億元的“云翼智能制造”系統,接受來自全國的定制西裝訂單,每件衣服的生產數據由設備自動識別并顯示在工位前的電子顯示屏幕上,并且物料通過吊掛系統在每個流程之間自動傳送。
報喜鳥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相比傳統裁縫1個人3天做一套定制西服,智能流水線打造的“智能裁縫”可以實現1個工人1天做兩套定制西服。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一件定制西服,其價格與成衣是一樣的。
2017年,報喜鳥實現收入26.01億元,同比增長29.5%,凈利潤2593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故事外的故事
不同的故事會各自走到哪里?猜得到開頭,卻很難猜得到結尾。
根據記者了解,為了更好運作斯凱奇,奧康從2015年起連續兩年冠名贊助溫州馬拉松,斯凱奇也成為溫馬指定運動品牌。
最新財報顯示,斯凱奇開業店鋪145家,盡管與五年1000家店的目標還有差距,但是在奧康內部人士看來,“如何追求店鋪數量和管理效率的平衡”亟待解決。
截至2018年9月30日,奧康國際在越南、科威特開設26家經銷集合店,并與印度知名戶外品牌Woodland合作,已開設了60家品牌互換網點。
而另一邊的森馬,在森馬集團層面為兒童游樂和教育等配套服務的“夢多多”小鎮,早在2015年開業,森馬還以超1億元將早教品牌——FasTracKids(天才寶貝)和FasTracEnglish(小小地球)納入囊中……
報喜鳥董事長吳志澤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非常看好報喜鳥推出的私人定制業務。
“一方面是為企業轉型尋找出口,打個比方,服裝制造業中如果擁有1000萬的產量,往往就有400萬的庫存,出清率不高;另一方面則是旨在做中國人合體的衣服,以我多年做衣服的經驗來看,在中國,10個人里就有2人需要定制服裝尺寸,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兩個人不將就穿衣,服務更多人”,吳志澤提到。
目前,報喜鳥也在打造多品牌戰略,擁有(含代理)品牌包括高檔商務裝BALDASSARI、TOMBOLINI、Solosali,中高檔商務裝報喜鳥、法蘭詩頓,年輕時尚商務裝圣捷羅,中高檔休閑裝HAZZYS,高檔職業裝BONO及頂級定制品牌CARL BONO等。
最近一期的財報顯示,報喜鳥2018年前三季度營收20.99億元,同比增長24.59%;凈利7062萬元,同比扭虧,預計2018年凈利為8038萬元-9334萬元,同比增長210%至260%,源于品牌網點較上年同期增加及加盟商買斷制(發貨即確認收入,并允許一定比例退換貨)合作模式占比提高,報喜鳥、代理品牌哈吉斯(HAZZYS)等品牌銷售收入增長,同時,獲得政府補助增加。
當然,這并非故事的全部。“潛伏”了14年之后,奧康集團旗下另一張“王牌”開始顯山露水——成都康華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這家奧康全資控股的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四川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路182號,其研發的“人二倍體狂犬疫苗”,已上市并實現盈利。
從四川證監局官網最新披露來看,康華生物和民生證券已于2018年7月30日簽訂了上市輔導協議,準備沖刺A股市場。
被溫州當地人津津樂道的,還有一個故事。
同為溫州制鞋企業、擁有三十年歷史的浙江日泰鞋業股份有限公司,盡管2017年獲得浙江省“隱形冠軍”培育企業名單,不過至今沒有上市,其體量與奧康存在較大差距,品牌知名度的差距或許更大。
對于轉型的時機和勇氣,“浙江日泰”們或許有更深刻的感受。
年關的業績沖刺
在今年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奧康1-9月的出口板塊營收下降47%。
不過,奧康內部人士強調,公司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相對較小,以后將把出口重點放在東南亞市場。
能否扭轉前三季度的凈利下滑,無論出口,還是內銷,都需要鉚足更大的勁兒。
記者走訪時,距離“雙十一”只有兩天時間,各家企業都忙著籌備“雙十一”活動。
著手會員運營、布局AOK-MART、啟用華東物流中心、拓展運動板塊打造全品類鞋業王國、強化供應鏈,是奧康布局新零售全渠道的五大動作。
“通過線上線下的全面打通,真正實現了消費方式逆向牽引生產變革。面對變化的市場環境,奧康仍要繼續在探尋過程中挖掘新的出路。”奧康負責人將其歸納為一場新零售“變形計”。
在2017年“雙十一”拿下8.219億元總銷售額的森馬電商,也期待今年進一步突圍。
線上購物熱潮背后,兩則公告形成了一種對照。
7月18日,報喜鳥結束了無主狀態。
持有9.64%股份的吳婷婷(吳志澤之女),通過累計增持236萬股后,與第一大股東吳志澤、上海金紗投資有限公司合計持有2.52億股,占比20%,成為報喜鳥的控股股東。
而8月31日晚間,奧康國際的控股股東奧康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和一致行動人股東王晨(實控人王振滔之子)則公告,擬以6.25億元出讓15%股份。
奧康投資、王晨僅表示轉讓是“基于自身的資金需求”,目前這筆資金具體用途尚不可知。
可以想象,在守護產業與對接資本市場的路上,這些民企龍頭,一定有更多的感受可以講述。(朱藝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