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進口連續兩月增幅超100% ICE期貨重心上移
據海關統計,2018年12月、2019年1月我國棉花進口量分別為22萬噸、28.05萬噸,同比增長幅度達到120%、109.6%;連續兩個月“井噴”進口令部分投機機構、涉棉企業直呼“想不到”。
根據幾家大型外商、進口貿易商的反饋,2月份中國棉花進口量又將是個“跨越”式增長的局面,因為既有2018年滑準關稅棉花進口額、1%關稅內進口配額使用期限截止2月底的“鞭策”,更有2月中旬ICE期貨3月合約再次跌破70美分/磅關鍵點位刺激ON-CALL點價合同成交、做多基金入市的“實體”支撐。
與中國外棉進口大幅增長相得益彰的是,2018年前10個月越南棉花進口量已超過2017年全年129.2萬噸進口量,預計2018年越南棉花實際進口總量將突破155萬噸,同比增長幅度超過20%。某外商表示,2018/19年度不僅中國、越南等用棉大戶外棉進口量將大幅增長,孟加拉、巴基斯坦及其它東南亞國家對中高品質美棉、巴西棉、西非棉、印度棉等消費需求提速也非常明顯。
對于3、4月份ICE棉花期貨的走勢,業內普遍認為振蕩仍是“主基調”,但重心逐步上移,5月合約站上75美分/磅并向80美分/磅整數關口靠攏的預期強烈。除了上面提到了中國和其它紡織大國對棉花進口頗為青睞外,還有如下三個利好推動:
一是中美貿易磋商談判雖未背書,但棉花已包括在中國采購美農產品的清單中。從美方談判代表的表態和中美雙方不斷釋放積極利好消息來看,即使3月下旬中美兩國領導人在海湖莊園不能全部或部分簽訂協議,也不會改變中國將大量進口美棉,以平衡中美貿易逆差的決定。另外,到底是市場化操作還是以入儲的方式進口目前尚未確定;
二是印度棉總產量、出口能力繼續“掉鏈子”與澳大利亞干旱因無雨沙塵暴導致的新棉前景令人擔憂利好相疊加,ICE主力背靠71美分/磅反彈乃至反轉。2019年1-2月,由于澳大利亞基本沒有降雨且部分棉持續高溫,一些機構將2019年澳大利亞棉花產量下調至220萬包;而2018/19年度印度棉總產量、S-6品質均大幅下滑更加劇了全球中高品質棉花的供應壓力;
三是大宗商品期貨筑底反彈趨勢形成,短強長弱的格局延續。一方面隨美聯儲退出“縮表”及加息節奏全面放緩,強勢美元面臨拐點,商品市場壓力減輕;另一方面全球經濟現企穩、回升態勢。1月份我國新增社融數據創歷史新高,達到4.64萬億,較上年同期增加1.57萬億(增幅51%),商業銀行對企業支持力度加大,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來源與能力增強,中國經濟或率先“春暖花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