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現貨供應充裕消費不振 內外棉價差拉大刺激外棉成交
時至三月,國內籽棉加工逐步進入收尾階段,皮棉銷售成為棉企的主要工作,但期貨走勢跌宕起伏,市場現貨價格難以維持穩定。在春播開始之前,下游紡企原料消費程度將對棉價漲跌起到主導作用,市場也將關注目光聚焦在下游棉花消費。
目前,國內棉花消費并不樂觀。首先,年后紡織市場并未迎來“開門紅”的局面,相比往年而言行情較為平淡,加之有準備原料備貨,在行情起伏不穩時可先做觀望,普遍不急于大量采購;其次,目前國內棉花市場基本面供應端偏松,市場上新棉及17年棉花仍有大量流通,加之2018年儲備棉輪出結束雖已過去5個多月,但對棉花供應的余溫猶存,供需層面尚難支撐短期內棉花消費;再就是近期國內棉花價格不占優勢,盡管鄭棉起伏較大,但貿易商表示國內現貨依舊堅挺,主要以少量低等級棉花成交為主,高等級棉花有價無市,目前新疆手摘棉“雙28”報價16000-16100元/噸(毛重)。
另有貿易商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外棉價格下降,內外棉價差拉大,成交相對較多。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自1月下旬開始,內外棉價差再次拉大,代表國內棉花價格的B指數與代表國際棉花價格的M指數價差維持在1000-1500元/噸。相比之下外棉成交優勢明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