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長絲產銷回落至10% 聚酯企業面臨累庫壓力
在經歷上月末的狂歡后,聚酯廠家還來不及偷樂,隨著采購“三日游”,滌絲的產銷又猛的一頭扎了下去。近期滌絲產銷一下子又回落到了50%以下,有廠家甚至只有10%!
聚酯工廠的產銷之謎:成也織造,敗也織造!
滌絲產銷大起大落,歸根到底,是基于下游織造廠家的需求配合程度。
從上月末的采購熱潮中就可見端倪,由于前期原料價格多是緩慢下行,因此織造廠家對原料采購普遍較為謹慎,備貨積極性不高,也并無囤貨計劃,臨近月底,織造廠家原料庫存處于低位,當屬于織造廠家的剛需采購時期。
再加上由于滌絲價格處于年內低位,這次原料價格突然有上漲操作,在買漲不買跌的心態驅使下,織造廠家或多或少都會補充部分原料,由此引發了一波低位采購熱情。
而根據市場情況來看,織造廠家原料庫存在月末處于相對低位,平均跌至7-10天左右,環比下跌了近10天;按照慣例,一般織造廠家會囤10-15天的原料庫存用于周轉。
和茂紡織常經理就談到,作為常規面料春亞紡、塔絲隆這類的織造生產廠家,近階段受到銷售的影響,坯布價格基本漲不上去,甚至有小幅下跌,因此對于原料采購多是按需采購。這次正處于月底需要進一輪原料,也覺得近來原料價格處于相對低位,就采購了一部分固定需求的原料,基本上廠里備貨在45-60天左右。
但當采購了這半個月的原料庫存后,織造企業原料庫存從低位回歸到正常,整個產業鏈“腸梗阻”現象并沒有得到緩解!
從織造庫存方面來看,今年終端庫存和去年是沒法比的,去年整體庫存在25天以下,今年在40天附近,該庫存水平回到了以往幾年的水平,從季節性的角度上來看,終端在6-8月份一直是淡季,具體表現為庫存不斷增加,成交量下降和負荷低位維持。
“由于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影響,近階段市場整體銷售不如預期,以往貿易戰,終端客戶會提前下單,但是本輪加征關稅前卻沒有帶動下游客商下單的操作,大家觀望心態較濃。我們以外貿為主,主營銷往的就是歐美地區,”盛澤地區一家主營寬幅家紡面料的外貿公司相關負責人惆悵的談到,“所以今年以來,對原料操作都是滿足剛需為主。
一方面由于我們自身訂單不足,因此操作比較謹慎;另一方面是對后市原料并不看好,因為沒有終端需求支撐的原料市場很難上漲,原料備貨量太大,風險系數會上升。”
南通杰創紡織的吳總也表示,現在行情不甚理想,原料不敢進太多,都是用多少進多少,具體看每天消耗情況來定。
杰創紡織以坯布銷售為主,主要就是常規色丁、彈力色丁等產品的生產,近階段應是仿真絲各產品的熱銷季節,但現在市場也就50*75有光色丁相對走俏,其余產品坯布庫存比前期多有攀升,這也等于是增加了織造廠家的資金壓力。
再加上夏天傳統的淡季即將臨近,織造廠家不太會占用大量流動資金來采購原料,都是按需進貨,保證產銷平衡即可。
另外服裝銷售情況不佳,4月服裝鞋帽針織紡織品累零售額同比-1.1%,顯示終端訂單惡化。
警惕:補庫并不是終端有恢復向好跡象的表現!聚酯企業仍將面臨累庫壓力!
從今年織造市場的情況來看,經過一季度對美搶出口,國內金三銀四的傳統小旺季并未到來。終端訂單在4月便出現減少跡象,織造開工自4月初開始下滑,蕭山紹興以及海寧地區表現較為明顯。目前蕭紹興圓機開工率只有50-60%附近,海寧經編開工70%附近,均低于往年水平。
而6月開始情況或將更為嚴重,訂單不佳令織造成品庫存大幅累積,企業并無接貨意愿,從而導致聚酯工廠庫存累積。同時上月末的補庫并不是終端有恢復向好跡象的表現,而是因本身庫存低位、月底開發票,且聚酯進一步降價難度加大,而進行的短暫投機性補庫。但緩解了聚酯工廠高庫存的壓力,給了聚酯工廠合理安排生產的空間。
總的看來,目前終端處在淡季,大概率以消化現在備貨為主,看不到對聚酯原料的持續性采購。另一方面基于聚酯產業鏈各方價格也出現了走跌跡象。首當其沖的就是國際油價,近日原油市場迎來大幅下跌,油價從日內高位下跌了近5%,創兩個月收盤新低。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近期市場悲觀情緒的不斷發酵是價格走弱的關鍵原因。因此后期聚酯企業仍將面臨累庫壓力。(來源:中國綢都網、信達期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