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批文有效期臨近或因疫情“暫緩計算”再融資新規待落定
疫情沖擊之下,上市公司再融資進程也受到影響。
2月4日晚間,國信證券(002736.SZ)公告,證監會于2019年8月5日核準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批文應于2020年2月4日到期失效。根據前述《通知》相關規定,公司非公開發行批復有效期自2020年1月31日起暫緩計算。
國信證券公告的背景是,1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對進一步強化金融對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作出相關安排,其中便提到,適當放寬資本市場相關業務辦理時限。疫情期間,已核發的再融資批文有效期,自通知發布之日起暫緩計算。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Wind數據梳理發現,截至2月5日晚,A股尚有209個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獲發審委審核通過尚未實施,其中不乏一些再融資項目批文已過期或臨近原定的6個月有效期,或有可能受到疫情影響。
不過,記者采訪了解到,疫情對再融資市場的影響只是短期的,市場各方更為關注的是再融資新規的落定。
事實上,自2019年11月再融資新規征求意見稿發布后,A股披露定增再融資方案的上市公司顯著增加,并有多家上市公司調整定增方案。
而目前距離2019年12月8日再融資新規征求意見截止日已過去近2個月。新舊交替時分,市場各方正翹首以待新規落地。
多家批文將滿半年
批文2月4日滿6個月應到期的前夕,國信證券趕上了延期的政策——疫情期間,已核發的再融資批文有效期自1月31日起暫緩計算。
再融資批文即將滿6個月的不止這一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公告發現,2019年8月以來,共有22家上市公司增發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批復,4家配股申請獲得核準,另有64家上市公司2019年7月以后可轉債發行申請獲得發審委核準批復。
其中,思創醫惠(300078 .SZ)、通源石油(300164.SZ)兩家增發于2019年8月中旬獲批,到2月中旬滿6個月。中富通(300560.SZ)、齊心集團(002301.SZ)、中環股份(002129.SZ)、和勝股份(002824.SZ)、智飛生物(300122.SZ)、大千生態(603955.SH)等6家的增發于2019年9月獲批,到3月滿6個月。
“目前暫緩多長時間還不明確,各方對融資事宜的日程拉長了,也可以多做些準備。如果公司受疫情影響較重,可能不利于再融資。拿到批文的看的是以前的業績,但參與企業的再融資,投資者看的是未來的業績。”2月5日,華南地區一名投行人士告訴記者。
“再融資正在推進,沒太關注到批文有效期暫緩的事。”2月5日,多名上市公司人士告訴記者,“主要還是形勢和政策的影響。很多投資者肯定要考慮到新政的影響,因為的確有更多的產品,而資金是有限的,按老政策的話最起碼要鎖兩年。我們目前是在跟投資者講企業價值和未來企業的增長性,新政這個我們沒辦法控制,只能是告訴投資者現有企業標的情況,根據現有的情況去跟投資者溝通。”一家2019年9月公告拿到定增批文的上市公司人士表示。“我們還在推進中,還沒有新的進展,公司目前股價也比較高。”另一家批文臨近的上市公司人士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Wind數據梳理發現,截至2月5日晚, A股尚有209個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獲發審委審核通過尚未實施,其中一些再融資項目批文已經失效。
實際上,定增項目終止實施在過去一段時間并不少見。
數據顯示,2019年有162家公司的231個定增項目終止了實施,與同期已發行定增項目數量接近。
從終止原因來看,因市場環境發生變化而終止定增項目有94個,占比高達40.7%。此外,交易條款未達成一致、審核未通過也是定增項目終止的主要原因,因上述原因終止定增的項目數分別為63個、48個,分別占比27.3%、20.8%。另有占比11%的項目則因司法、標的資產業績、現金流壓力、內部決議失效等原因終止定增。
靜待新規落定
事實上,自2019年11月8日再融資新規征求意見稿發布后,定增市場已迅速回暖。
這次定增征求意見稿的改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定增鎖定期減半到6個月和18個月,第二是定增股東不再受減持規定的約束,第三是競價定增的底價由基準價的九折放寬至八折。
“其實定增市場近幾年的持續萎靡,核心問題在于減持退出周期過長、折扣安全墊大幅攤薄,導致定增市場投資吸引力大幅下降,發行難度持續上升。目前征求意見稿三個措施中的前兩個,將使得定增投資周期大幅縮短。”申萬宏源新股策略組首席分析師林瑾表示,在不考慮變相減持手段情況下,一般競價定增的最短投資周期2年,新政后將大幅縮短最快僅6個月。這次修訂有望帶動定增市場重新煥發新的生機。
“定增主要是看有沒有套利空間,投資者有機會盈利,發行人能夠募集到資金。”廣州一名券商投行人士告訴記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上市公司公告統計,再融資新規征求意見稿發布后,A股約有5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定增預案。就在2月5日晚間,格爾軟件(603232.SH)公告,定增申請獲證監會受理。
2019年12月8日,再融資新規征求意見截止,市場正在等待新規的出臺。
“出臺后就用之后的發行規定,所以可以先把預案出了,后面再改條款。”前述投行人士向記者解釋定增預案迅速增加的原因。
2019年11月8日再融資規則修訂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時,在規則適用方面,證監會強調,修改后的再融資規則發布施行時,再融資申請已經取得核準批復的,適用修改之前的相關規則;尚未取得核準批復的,適用修改之后的新規則,上市公司履行相應的決策程序并更新申請文件后繼續推進,其中已通過發審會審核的,不需重新提交發審會審議。
已有上市公司對定增方案進行調整。例如1月17日晚間,協鑫集成發布關于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等相關公告,其此前再融資批文于當日到期,公司稱鑒于當前再融資新規尚未落地,經與已簽署《附生效條件的認購協議》的投資者合肥東城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及其他意向投資者溝通及審慎考慮,公司決定對發行方案進行調整,在鎖定部分戰略投資人8億以上認購份額的基礎上,將項目地址由原徐州遷往全國半導體基地之一的合肥實施,新的增發預案規模由原來的32.82億元擴增至50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