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五日“測壓K線” 緊急啟動增量信披強化ESG 復工仍是關鍵
年前的各類預測試圖勾勒出2020年經濟發展的走向脈絡。孰能料到,疫情會成為絕對的關鍵詞。
開市五日,資本市場也隨疫情發展起伏跳動。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200余家上市公司緊急啟動關于疫情的增量信披。
其中,既有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等疫情相關產品研發進展,也有捐款捐物的多方馳援,亦不乏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和應對。
尤其是疫情對行業的影響,復工面臨的問題等,疫情引發的各式蝴蝶效應都可從中窺見。
如果對業績影響作沙盤推演,一些上市的資本運作或難免受到波及。
與此同時,中央和地方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也在不斷出臺。
疫情增量信披百態
信披公告,是上市公司與市場溝通的重要窗口。
這一次,C位留給了疫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關鍵詞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7日晚,A股共有近300份疫情相關公告發出,主要涉及捐贈信息、疫情對上市公司生產經營情況的影響及應對、涉及疫情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進展披露等。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則,這些公告大部分都屬于自愿性披露。不少上市公司也在公告標題中直接寫明是《關于XXX的自愿性披露公告》。
“沒有固定格式,我們也是參考前面其他上市公司相關公告做的披露。”2月7日,一家披露了疫情影響的上市公司證券部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查詢到的最早的疫情相關公告是科創板上市公司碩世生物(688399.SH)于1月14日披露的《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及冠狀病毒通用型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情況說明》。其指出,針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公司基于熒光PCR的技術于2020年1月13日開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以及冠狀病毒通用型核酸檢測試劑盒,上述產品僅用于對新型冠狀病毒以及其他冠狀病毒的檢測,不用于治療。上述產品僅為科研類產品,無須取得產品注冊證。
“上述產品不會對公司當期收入及利潤產生影響,也不構成新的業務,不構成主營業務變更。”其表示。
這一公告遠在1月20日鐘南山明確指出病毒存在“人傳人”風險引發公眾普遍重視之前。
1月10日,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被測出。該病毒測序由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張永振教授領導的協作團隊完成,相關數據在virological.org網站上公開,也已經上傳到了GenBank中。基因序列測序完成后,各家體外診斷公司可以此為基礎,研發出核酸檢測試劑盒。
冠狀病毒序列公開不過10日,華大基因、達安基因、科華生物、萬孚生物、碩世生物五家上市公司均公開表示相對應的檢測試劑盒已開發成功,科華生物的產品已在多地疾控中心投入使用,達安基因的產品在等待拿到正式注冊資質。
疫情面前,眾多企業捐款捐物,發揮自己的優勢參與到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來,這在上市公司的公告中也得以體現。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上市公司發布捐贈信息公告,占此次疫情相關公告的大多數。
1月25日,長江證券(000783.SZ)發出首份疫情相關捐贈公告,同意向武漢市7家托管醫院捐贈人民幣共1000萬元,支持疫區前線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發生后,我們在海外采購了幾百萬的防護物資捐贈到國內,捐贈快落地的時候領導說準備一下披露公告。”一家披露捐贈信息的上市公司證券部人士告訴記者。
眾多捐贈公告展現了A股上市公司在疫情之下的八方馳援,而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上市公司的馳援并不止于公告披露的情況。
根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月6日統計,已有約800家上市公司參與到馳援行動中。而就在記者了解捐款詳細情況的過程中,也有上市公司表示疫情尚在持續,婉拒了對捐款行動的進一步闡釋。
展現信息更為多元的是涉及上市公司生產經營情況的相關公告。
例如開市前夕,滬電股份(002463.SZ)公告稱,部分廠區延期復工,公司位于昆山市玉山鎮東龍路1號的廠區延期至2020年2月10日復工;公司全資子公司昆山滬利微電有限公司以及黃石滬士電子有限公司由于在春節期間未停產,其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按照原規模維持生產。
滬電股份表示,“非常時期,公司將一直保持和相關各方的密切溝通,及時聆聽員工、客戶、供應商、政府等利益相關方與疫情相關的需求,希望與眾多利益相關方協同資源,共同克服疫情帶來的諸多挑戰。但由于工作日和生產規模減少及其他因素影響,不可避免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經營業績將相應受到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投資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疫情相關的增量信披中,“企業社會責任”、“利益相關方”等企業社會責任(CSR)詞匯成為高頻詞,或可視為A股強制披露ESG報告前的演練。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不久前曾表示,上市公司協會將與上交所、深交所積極推動社會責任報告的普及與ESG報告的推廣,爭取讓上市公司盡快做到ESG報告的全覆蓋,也推動ESG報告指引盡早出臺。
復工問題迫在眉睫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復工”成為當下不少企業關心的重點。
一家華為產業鏈上市公司董事長向記者坦言,目前尚未復工,感受到的主要是及時交付的壓力。“客戶的訂單還有很多,華為希望我們盡快交付,復工時間推遲了會有一些影響。華為每天都在催貨,從3號催到現在。”他坦言。
按照計劃,其所在企業擬于2月10日統一復工。
而最新情況來看,全國各地的復工時間尚存變數。對一些和上下游關系密切的企業來說,即使其自身能較快復工,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何時復工仍難確定。
嚴峻的疫情形勢之下,一些地區進一步加強人員管控,交通受限。
復工時間來看,一開始,湖北省擬于2月14日復工,在全國復工時間靠后。
“我們有家上市公司客戶計劃3月份披露年報,本來準備開年過去公司花一個月左右做年審,現在只能先在家辦公等通知,等湖北2月14日開工之后再說了。”2月2日,一家八大武漢所負責審計業務的會計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但其指出,“說是可以遠程審計,但一般來說有些核查程序還是得現場做。”
“就本次疫情而言,武漢、湖北在電子通信、汽車、醫藥產業具有一定優勢,相關企業停產及延期復工可能沖擊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一名券商策略分析師認為。
而隨著疫情的發展,各地更多細節化的復工安排逐漸出臺。
2月7日杭州市宣布,2月10日起,杭州市全市企業復工實行復工申報備案制,分類分區分時段有序復工。具體來看,各企業在符合疫情防控條件的前提下分2月10日、2月15日、2月20日3個批次復工。所有企業未經屬地政府審核同意一律不得擅自復工。
2月6日下午,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發布10號通告,就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工業企業、服務業企業和建筑工程安全復工復產有關事項作出安排。各企業根據輕重緩急程度,分別于2月10日、2月17日、2月24日分3批復產。
“現在還是在家寫之前審計完公司的報告,但現在被審單位也還沒上班,很多資料都提供不了。之前湖北省是最晚的,現在我們要審計年報的鄭州上市公司要到3月才復工。”2月7日,前述武漢所的會計師告訴記者。
前述董事長向記者坦言,當前的一個重要問題,便是如何在控制好疫情的同時做好復工安排,“產業鏈是環環相扣的”。
記者了解到,例如高德紅外、金盾股份旗下紅相科技等抗疫物資生產企業已列入工信部重點保障名單,對其生產服務所需的物料和物流全面開通綠色通道。
“雖然武漢和湖北受到交通管制,但工信部已把高德公司列入重點保障名單,現對公司的物料和物流方面開綠燈,同時還上報了未復工原材料企業的清單,一一通知各個廠家復工,原材料采購不存在問題。”高德紅外在回應機構關于原材料供應的問題時表示。
“到2月6日公司人體測溫熱像儀已出貨一千多套,目前在手訂單飽和,正在加班加點生產。”金盾股份稱。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更多的企業,尤其是人力密集型、產業鏈依賴強的企業,依然面臨著復工的考驗,甚至對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測壓資本運作趨勢
隨著疫情的延續,一些更深層次的影響難免出現,例如,財務數據的波動可能會影響到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
截至2月7日晚,開市5個交易日以來,已有21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補充質押公告。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若疫情對公司的業績情況造成較大影響,則可能影響到后續再融資的進行。“例如發行可轉債對上市公司的財務要求就相對比較高。”華南地區一名投行人士便指出。
而仍等待上市的近500家擬IPO企業也可能受到疫情影響。
湖北來看,目前注冊地位于湖北的擬IPO企業有6家,分別為沖刺主板的祥云股份、均瑤大健康,沖刺創業板的回盛生物和沖刺科創板的傳神語聯、路德環境以及科前生物。
“餐飲、物流,還有一些不能按時開工的擬IPO企業業績可能會受到影響,在后面的財務數據中體現出來。不過這些影響后面可以在招股書和反饋意見中加以解釋,證監會應該也會酌情考慮。”華南某大型券商從事IPO的投行人士告訴記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