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板塊的“戰疫”:微觀視角顯露“超級周期”走勢 3月上旬進入庫存關鍵期
鞏義,地處鄭州、洛陽之間,當地工業較為發達,礦山設備、銅線、鋁板企業眾多。所以,鞏義的農牧養殖業便顯得不夠突出,做糧食生意的多數是外地人……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后,河南迅速采取了村鎮一級的主動隔離,“村干部每天都在路口值班”。
可就鞏義的養殖戶而言,卻是另一番景象。
支六鋒,就在當地經營著一家養殖場,原本產品主要向鄭州、焦作和洛陽三地供給。然而受疫情影響,年后只是向鄭州運了一部分,本地市場則消化了兩天的量,目前還有五六天的庫存。
“與其他養殖場相比,我這邊情況算好的了,由于鞏義當地養殖企業不多,正常情況下不會積壓賣不出去。”支六鋒7日告訴記者。
較他規模更小的養殖戶,則陷入了“雞蛋換不成錢、沒錢買不到飼料、雞就沒有吃的”的惡循環中。
2月3日開盤首日,申萬農林牧漁板塊下跌9.25%,至2月7日收盤,該板當周跌幅縮窄至3.77%。
一個借道“買糧”的微觀視角
整個過程實現環環相扣的,中間一個環節也不能出問題。可現在的情況是,原料、產品銷售兩個環節都因“封村”出現了堵塞。
一般來說,搞養殖的都是在村里或者離農村比較近的郊區。
以河南為例,現在河南嚴格執行“村村封路”,外地牌照的車不讓進村,逼得不少豆粕經銷商只能尋找豫A牌照的貨車。
而每年春節后的初五、初六,支六鋒就會開始從外拉玉米進廠了,今年受疫情防控的影響,甚至做玉米生意的人都沒來。
“雖然鞏義只有少量玉米種植,但是實際上是不缺的,周邊幾個村都有貨,就是拉不進來。”支六鋒介紹稱。
他還聯系到了一個鄭州專門從東北運玉米的糧商,但是對方反饋,貨源可以保證,但是價格不敢確定,能否拉進養殖場需要他自己協調。
經過幾天努力,支六鋒尋找到了隔壁林邦村的庫存,這個倉庫里還有幾十噸的玉米,可是怎么進入林邦村是個問題。
“村后頭有個宋朝的皇陵,旁邊有條小路平時沒人走,封路也沒封到這里,后來就是走這條小路運了幾十噸玉米回來,不然如果走主路,一看是外村來的肯定不讓進。”支六鋒告訴記者。
采購價格倒不算貴,合每斤9毛5左右,不過沒有將運費、人工計算在內,同時因為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現在人也不好找。”
由于支六鋒一早就建有庫房,在拉回這幾十噸玉米后,養殖場的玉米總庫存超過50噸,豆粕庫存也有30噸左右。
按照玉米63%、豆粕20到28%的原料配比來看,短期內養殖場的原料倒是不愁了。
剩下就是雞、蛋如何向外運輸的問題了。在他看來,這才當前最大的問題,“不管賣兩塊,還是賣三塊,總之你得把貨拉出去,現在是流通起來比較困難。”
春節后,他也只是向鄭州供了一次貨,其他都由本地市場消化。
而運輸不暢帶來的影響是,短期內蛋價波動劇烈,產區內雞蛋拉不出去、賣不上價錢,鄭州附近市場的價格又比較高。
“搞養殖的都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出一些有效政策,能切實解決原料、產品運輸的問題。”支六鋒表示。
河南上蔡縣養殖戶王文舉的原料庫存更少,只有10天到15天,“已經在尋求農業農村局協助解決了,但是原料運輸還是費勁。”
他同樣反饋稱,目前產品只能在縣城周邊消化,外省渠道根本走不通,此前上海來拉貨的車節后也消失了。
而就各省市發布的防疫通知來看,主要是保障醫療和應急物資的運輸,并對普通物資、應急物資加以區分。
中小養殖企業做出部分犧牲,可能在所難免。
上市公司節前備貨40天
理論上,上市養殖企業規模大、資金實力強,風險抵御能力也更強。
完全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地采取封城、封市、封縣、封村等措施隔離病毒傳播,給公司禽類產品銷售帶來一定影響,影響主要體現在湖北疫區。春節前的肉禽行情處于低迷的狀態,售價下滑明顯。”溫氏股份(300498.SZ)相關人士2月5日接受萬家基金等機構調研時表示。
為此公司1月初成立了應急小組,通過當地農村市場等各種渠道盡量銷售,同時加大屠宰量入庫冷凍儲備、放緩投苗節奏。
對于前述中小企業遇到運輸和銷售問題,溫氏股份也正與各級政府部門溝通,保障肉雞、肉豬和飼料運輸及銷售的通暢。
就原料庫存而言,各家上市養殖企業的準備情況要明顯好于中小養殖企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多數企業節前儲備的原料庫存都達到了40天。
以同處河南的牧原股份(002714.SZ)為例,公司在近期發布的新冠疫情對生產經營說明影響中表示,公司每個區域的養殖場均有配套飼料廠或飼料機組供應飼料,公司積極按照各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要求,為生產、運輸的相關車輛辦理了通行證。為了保障生產,按慣例春節前原料備貨在40-50天。
正邦科技(002157.SZ)也表示,結合公司飼料、養殖一體化生產優勢,春節前各下屬生豬養殖場及服務部飼料備貨在40天左右,公司養殖場目前飼料供應充足。
“整個行業的情況相差不多,公司庫存儲備不像其他公司那么長,但是玉米、豆粕原料庫存最低也可以使用35天。預計湖北養殖企業供給緊張的局面不會出現,目前公司的合作養殖戶原料均由公司補給。”一位不便具名的養殖類上市公司人士7日表示。
對于原料端,新希望(000876.SZ)則指出,公司國內飼料廠90%以上已正常開工,剩余未開工工廠預計在2月10日前開工。原料方面局部區域豆粕價格上漲,但玉米價格整體變化不大,“可以滿足大部分區域和重點區域的外部供應,少數區域受物流影響處于緊平衡狀態。”
這與前述支六鋒反饋的情況一致,“2月10日左右陸續開機,2月14日降關稅,預計豆粕價格會有所回落,現在也不著急采購。”
短期來看,各家上市養殖企業的庫存無憂,但是會在2月底、3月初進入庫存消耗的一個關鍵節點。
另一方面,受疫情防控、延后開工的影響,各家企業的新建產能目前處于停工狀態。
根據各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要求,牧原股份的所有工地都暫停施工。正邦科技旗下的各建設場地也已經暫停施工,具體復工時間還需待政府通知。
養殖業“超級周期”或延長
新建產能短期停工,問題不大,但是需要視停工周期的長短而定,不然下半年產能集中釋放的時間點可能會相應延后。
“2019年8月,商品豬轉母豬的情況比較普遍,按照產能周期估算,應該是2020年的6月份之后生豬出欄規模會出現明顯提升”,華東一位養殖行業人士6日指出。
這與早前第三方行研機構給出的結論一致。卓創資訊今年1月根據出欄周期計算的結果也顯示,2020年7月、8月國內生豬出欄規模會明顯提升。
上述預期是建立在新冠疫情未大規模蔓延之前的,如今隨著主要養殖企業新建豬場的停工,該節點可能會有所延后。
中原期貨農產品分析師劉四奎2月6日給出了兩個理由,其一疫情防控期間活體運輸受限,仔豬調運困難,其二春節延后開工和減少人員聚集,未來豬場建設進度可能不如預期。
“假設疫情持續三個月,生豬集中出欄節點也可能隨之順延,具體影響時間長短需要視疫情發展情況才能確定。”其認為。
不過,前述華東養殖業人士則認為,即便疫情持續三個月,各地政府一直限制開工的可能性不大。
就豬場建設而言,雖然年后各家企業難以順利補充仔豬庫存,但是年前多已進行了一輪集中補庫,如果養殖企業欄位緊張,這可以通過提前出欄的方式來解決,不過這種可能性同樣不大。
實際上,上述所有潛在的行業演變趨勢,已經于節后在A股上得到了反應。總體來看,二級市場對于此次疫情帶來的沖擊,持相對樂觀的態度。2月3日開盤首日,申萬農林牧漁板塊下跌9.25%,至2月7日收盤,該板塊當周跌幅縮窄至3.77%。
生豬養殖行業的個股表現更為明顯。
春節前牧原股份報收81.68元,到7日收盤已經上漲92.45元,不僅抵擋住了疫情帶來的情緒沖擊,反而獲得了13.2%的上漲。
另據統計,按照Wind劃分的23家生豬行業上市公司中,19只個股本周跌幅低于1%,明顯跑贏除醫藥、計算等在內的多數板塊。
究其原因有二,首先是行業景氣度的延續,為相關上市公司帶來了業績增長的預期。
溫氏股份披露的銷售數據顯示,今年1月,公司肉豬銷售收入37.18億元,環比下降三成,但是銷售均價繼續走高,達到36.62元/公斤,環比增長6.70%。
加上2019年同期的利潤低基數,包括溫氏在內的養殖企業未來披露的一季報將出現大幅增長。
其次是,本周“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帶來政策支撐,和對二級市場產生的情緒性帶動。
文件指出,生豬穩產保供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一件大事。必須把生豬穩產保供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像抓糧食生產一樣抓生豬生產,采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目前來看,貫穿了2019年的養殖業故事并未結束,新冠肺炎疫情反而可能會延長本輪“超級周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