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受阻帶累賣家 電商巨頭“齊發紅包”助開工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物流和第三方服務行業首當其沖。眾多電商平臺的商家,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考驗。
“現在最希望的就是早日復工,但問題是倉庫不能發貨,因為相關部門不予審批,認為我們不是當地的企業,不承擔批復開工的責任?!?月11日,高端家居品牌睡眠博士副總裁陳登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對此感到十分無奈。因為發貨延緩導致線上用戶體驗變差,給品牌也帶來了不好的評價。這一限制,也讓產品銷售陷入停滯中。
這并不是單個賣家的遭遇,而是行業集體的困境。為了減輕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電商平臺相繼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助力商家的發展。2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宣布推出包括減免平臺商家經營費用、提供免息低息貸款、開放靈活就業崗位、補貼快遞物流等六方面20項措施,扶助中小企業發展。京東、拼多多等也推出了補貼措施。
隨著抗擊疫情戰役的進一步深入,有序恢復正常生產、保障社會經濟秩序,將成為全社會共同努力的重點。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物流和第三方服務行業受到的影響首當其沖。-甘俊制
減免+補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為了在疫情期間進一步幫助商家恢復正常經營,保障和提升商家的物流能力,同時保障消費者的購物需求和體驗,都推出了一系列優惠補貼政策幫助商家、電商企業。
其中,為降低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本,阿里巴巴宣布,將免去所有天貓商家2020年上半年的平臺服務年費。另外,阿里巴巴旗下菜鳥對2020年3月31日前新入倉商家減免2個月倉租。全國口碑商戶免除商品傭金至2020年2月29日,武漢口碑商戶免除商品傭金至2020年3月31日。
同時,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為淘寶天貓上注冊在湖北的商家撥出總額100億人民幣為期12個月的特別扶助貸款。為縮短商家資金在途時間,符合條件的商家發貨后無須等待消費者確認收貨,就能收到由網商銀行先行墊付的貨款。
與阿里巴巴選擇的方式不同,京東和拼多多都選擇了直接補貼。2月8日,京東宣布再追加1億元,對京東物流入倉商家進行重點補貼。此次的補貼措施共有物流費用減免、廣告激勵、流量支持、活動支持等4項,將為入倉商家帶來大幅的優惠和便利。至此,京東對平臺商家的補貼已超過2億元。
而拼多多在補貼上的力度更大,包括對疫情期間堅持承擔物流補貼成本、維持運營和發貨服務的商家給予補貼,每筆訂單將補貼獎勵金2-3元。優惠減負舉措的總金額可能超過十億元。
盡管這些頭部電商平臺都積極采取措施,盡力拉攏商家,但是實質的效果尚不能做出判定。陳登峰還透露,對于頭部商家,天貓免年費、免息低息貸款等優惠的作用并不大,因為貨物發不了,整個企業的運營無法推動,再多的優惠補貼,作用也不大。而京東免倉儲費的作用相對來說更大一點,入了倉之后能保證一定的發貨量,物流能保持一定運轉,但是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不能發貨動工的問題。
渠道+政策
無獨有偶。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寒假期間,在天貓、云集、唯品會、拼多多等多個平臺下單的商品,至今仍然無一發貨。僅有拼多多的部分商家,通過順豐快遞成功發貨。
對于電商賣家來說,物流和貨源是核心的兩點。在正常情況下,物流貨運運轉正常,貨物的調運也就輕而易舉。但在疫情突如其來的襲擊下,本應該在疫情時期發揮巨大作用的電商企業,卻受到劇烈沖擊,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除了疫情爆發比較突然之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倉儲問題。倉儲體系的分散在平時看起來似乎方便了發貨,但是在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就產生了巨大問題。而在平時,電商平臺和電商企業對基礎物流的建設忽視了,并沒有做好倉儲的建設,以及快遞柜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在疫情期間其實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因此,建立大的分倉體系,未來應該受到電商企業與平臺的重視,而在疫情期間出現的問題也值得反思。目前,較為關鍵的是,如何在防治疫情的同時保證企業的運營。對于這個問題,陳登峰提出建議,可以錯開峰值,在一個大的園區,對里面的企業用工做錯峰處理。
“在做好基礎的疫情防治工作的同時,減少人員的聚集。每天給到企業一到兩個小時的處理時間也是足夠的。政府可以做到統籌協調?!彼M一步建議。
如何在減少新冠病毒傳播的同時保障民生、保障企業正常運營成了重要問題。有專家呼吁,不能因為防范疫情一刀切,忽視民生經濟的發展;也不能為了發展,而忽視疫情。如何尋找二者的平衡點,不只是電商企業、電商平臺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也是政府要努力協調規劃的問題。
而諸多電商從業人士也認為,經歷了疫情之后,更加開始注重渠道的經營。溫州電商私圈創始人馬凱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小企業和網店,在原有電商渠道出現問題時,應該積極拓展渠道。在選擇渠道時,要選擇較為成熟的電商渠道,比如阿里、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其次,應該做好人員補充、及時調整策略。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調整心態,不能亂,也不能慌。唯有如此,才能否極泰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