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小幅下滑 5G業務投入產出比待考
4月20日晚間,中國移動發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0年一季度財報,該季度中國移動收入1813億元,同比下滑2%;EBITDA盈利685億元,同比下滑5.8%;凈利潤235億元,同比下滑0.8%。
中國移動方面表示,收入下降主要因為手機終端、物聯網設備等商品銷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不過,根據工信部4月21日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電信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小,收入實現小幅提升。
工信部方面介紹,一季度,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383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同比提高0.8個百分點,較上年末增幅提高1個百分點;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固定和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分別為571億元和1584億元,同比增長7.3%和3.8%,完成固定增值業務收入為439億元,同比增長18.9%。
那么,中移動今年一季度表現究竟如何?
硬件業務收入下降
疫情影響下,中國移動核心業務仍然實現了穩健增長,該季度通信服務收入1689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的1659億元增長1.8%。
不過,由于疫情期間隔離影響了線下業務,中國移動手機終端、物聯網設備銷售受到影響。銷售產品收入及其他收入方面,中國移動該季度收入為124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的191億元下降了34.9%。
利潤方面,2020年一季度中國移動稅前利潤為306億元,同比微降0.2%;股東應占利潤為235億元,同比去年同期的237億元微降0.8%,但股東應占利潤率為13%,領先于去年同期。
移動業務方面,中國移動流量業務穩健增長,該季度手機上網流量為197億GB,相較上季度的175億GB環比增長12.6%;平均每月每戶手機上網流量(DOU)為8.3GB,較上季度的7.1GB增長了16.9%。短信使用量方面,該季度短信使用量為2416億條,同比上季度的2312億條增長了4.5%。
不過,受OTT(Over The Top)替代、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移動該季度總通話分鐘數為6614億分鐘,較上季度的7941億分鐘環比下降了16.3%。此外,平均每月每戶收入(ARPU)為46.9元,同比下降6.7%,不過降幅較上年有所收窄。
由于隔離影響了新用戶獲取,該季度中國移動用戶數量下滑398萬至9.46億。其中,4G用戶數為7.52億,相較上季度的7.58億環比下降0.8%,相較去年同期的7.23億增長4%;5G用戶數為3172萬,相較上季度的255萬大幅增加了1144%。
有線寬帶業務方面,首季度中國移動客戶總數為1.91億戶,凈增客戶410萬戶;有線寬帶ARPU為31.3元,較上季度下降5.2%。
4月21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指出,疫情對中國移動這樣的運營商影響總體并不算大,主要影響的是新用戶的獲得、硬件及企業端應用的銷售,流量業務仍然是增長的。
5G仍處于投入期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范圍: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這其中就包括5G建設。
事實上,5G用戶數成為了中國移動增幅最大的數據,隨著OTT的替代及5G商用,5G業務或將成為電信運營商新的增長點。
不過,盤和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盡管5G會增加運營商的流量,但目前新基建仍然處于投入階段,5G對今年的業績貢獻不會太大,在未來一兩年可能會對中國移動的業績有很好的支撐作用,但今年主要還是投入期。
目前,三大運營商都在加大對5G的投入,抓緊部署5G基站。
2月21日,中國聯通在全國疫情期間投資建設工作推進視頻會中表示,將在前三季度與中國電信合作完成25萬個基站建設;中國移動則于2月29日表示,2020年“建設30萬個5G基站”的目標不會變。也就是說,三大運營商預計今年建設完成55萬個5G基站。
盤和林指出,5G商用確實加快了5G用戶數的釋放,但運營商對5G的投入產出比還要看市場的效果和推廣速度。“5G用戶數今年會釋放,但爆發性增長還需要整個基礎設施的完善。今年和明年,5G還是處于投入為主的時期。”
此外,盡管5G的推廣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疫情期間包括遠程醫療、高清直播在內的5G應用為產業帶來了新的前景,今年下半年,5G的應用需求將迎來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4月20日,中國移動公布了今年“5G上珠峰”專項行動的最新進展,將5G部署到了珠峰。
截至4月19日15時30分,中國移動聯合華為完成了5300米珠峰大本營及5800米過渡度營地的3個5G基站開通工作,并預計將于4月25日前完成6000米前進營地2個5G基站以及所有點位的建設開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