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現價格分歧加大 后市淡季緊跟而來
近來紗線市場價格跌幅趨緩,市場心態依舊謹慎看空,銷售清淡,紗廠出貨為主,減停產繼續,主要是疫情形勢嚴峻,外單暫無進展,實際需求少,紗廠減停產不改。截至7月16日,國內C32S均價報收18597元/噸,較上周相比繼續下跌5元/噸。
從棉花原料來看,截至7月16日CC3128B棉花指數報收12163元/噸,較上周有明顯上漲,漲幅87元/噸。自7月1日儲備棉輪出競賣以來,不僅100%成交,而且日成交均價、新疆棉加價等就像“開了掛”一樣的上漲。但如果仔細分析,成交企業中紡織企業越來越少,而棉花貿易商的隊伍卻在不斷壯大,隨著用棉企業的無奈退出,儲備棉輪出短線成了貿易商們的“獨角戲”;但隨著鄭期回落、儲備棉輪出數量持續增加,貿易商終有“吃不下,消化不了”的時侯,紡企補庫的機會逐漸到來。另一方面目前棉花現貨欠款提貨、賒帳、1-3個月賬期的現象比較普遍,相較接倉單、競拍儲備棉需要“真金白銀”相比,采購新疆棉現貨甚至可以“銷售棉紗后付款”;為了促成交,有些棉企可以為內地紡企、采購商辦理鐵路發運、上車、墊付運費等服務。當然,采購部分“質優價廉”的黃河流域地產棉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棉紗銷售上,雖然棉紗期貨價格追隨棉花價格上漲不少,截至今日棉紗9月主力合約報收19305元/噸,但現貨市場CY C32S棉紗報收18570元/噸,價格依然維持在六月底水平,棉紗銷價弱勢平穩,但銷售卻變得困難,不少棉紡廠反映,目前純棉紗銷售較上月較為緩慢,棉紗庫存逐步增加,一些廠棉紗庫存已達到2個月生產量。面對棉價上漲高企而下游棉紗價格不能跟漲且銷售放緩狀況,大多數棉紡廠尤其是小型棉紡廠倍感壓力,一些廠已采取減少皮棉庫存、限產控制產能等措施確保企業能正常運轉下去。
受疫情影響,坯布市場繼5月進入淡季以后再次深入,截至7月16日,全棉坯布CG C32報收4.5元/米。在訂單不足下,部分織廠不得不采取降價或是增加優惠力度順價出貨,坯布價格穩中偏弱運行。而從4月份開始,織廠庫存加速積累,截止目前已至33天左右高位水平,尤其是6月口罩用布訂單收尾之后,其余品種坯布產銷較低,部分早已在1月以上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織廠也不得不采取下調開機、放假、轉產等系列措施。從需求端來看,7月份棉布市場處于傳統淡季行情,市場需求基本難有好轉,從目前接單情況來看,較好能夠維持在半月左右水平,因此7月份中下旬需求也難有保證,這種情況下結合傳統慣例,8月份下旬需求才有望迎來旺季需求拐點,當然考慮到疫情的不確定性較大,加上織廠庫存處于相對高位,前期仍舊以消耗庫存為主。
從后市來看,后市近期不會有較大改善。內部環境是整個消費降級,7、8月份的傳統淡季如期而至。而外部環境更加險惡,全球疫情的二次爆發,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對抗愈演愈烈,外加一些國內企業抓緊在東南亞布局。國內的紡企們該何去何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