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復映影業迎巨變 電影巨頭生態遭侵蝕
停工后的第178天,影院復業。
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通知,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在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
國家電影局公布的《疫情防控指南》(下稱《指南》)顯示,影院應調整售票方式。全部采取網絡實名預約、無接觸方式售票;實行交叉隔座售票,保證陌生觀眾間距1米以上;每場上座率不得超過30%。
同時,《指南》要求合理安排場次。電影放映場所減少放映場次,日排片減至正常時期的一半,控制觀影時間,每場不超過兩個小時,延長場間休息時間,對影廳充分清潔與消毒;不同影廳錯時排場,避免進出場觀眾聚集。
“我們早就做好準備了。”從上市巨頭到中小影投負責人,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感慨。
燈塔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21:50,全國票房達到357.04萬元,這一數據建立在,全國不到10%影城開業,且重要票倉北京等地暫未營業的情況下。全國平均票價為22.7元,其中新上映影片《第一次的離別》平均票價為28元。去年,全國平均票價為37.12元 。“已經相當不錯了。”多位行業高管稱。
票房趨勢正在回暖,行業根本性轉折也在發生。
“抄底”小影投
據中國電影家協會5月27日發布的《電影院生存狀況調研報告》, 電影行業一季度票房同比下降88%,而500座規模以下影院,一季度票房同比下降91.3%;同時,500座規模以下影院一季度月平均票房僅6.18萬元,同期月平均運營成本卻高達34.9萬元,運營成本為票房的564%。全行業一季度平均運行成本為票房的342%。共有47%的影院出現了現金流短缺,42%的影院認為自己面臨停業風險。
拓普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5月,有過開業記錄的影院數量共計14197家,2017年至2020年注銷的影院數量共計936家,其中2020年注銷影院19家(不包含正在注銷審批未完成的公司)。
“很多影院承受不了工資、社保、房租等壓力,現在現金流是個大問題。”7月20日,有重慶區縣影城負責人稱。
巨頭也遭受著沖擊,但回旋空間要大得多。4月末,萬達電影公告,擬定增43億元,用于新建影院項目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其中,影院項目投資總額31.45億,擬投入募集資金 30.45億元,剩下的13.05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影院項目建設地點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計劃在2020年至2022年新建影院162家。
7月14日,橫店影視發布公告,累計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資金5131.89萬元(未經審計)。已超過2019年凈利潤的10%。
獲政府巨額補助之前,橫店影視現金流難言樂觀。一季報顯示,橫店影視營收9154.61萬元,同比-89.52%;凈虧損1.38億元,同比-186.6%。賬上僅剩貨幣資金7967.71萬元。
現金流問題基本解決,巨頭開始自己的“收割”。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東北某省會核心區域,一家建造成本就超過8000萬的影院,最終以不到2000萬買下,可見價差之大。不止萬達,3月,上影集團宣布,推出全國首只“影院抗疫紓困基金”,總額10億元,抄底意味明顯。
更大的改變來自運營模式。6月,萬達電影宣布萬達院線開放特許經營加盟權。曾茂軍透露,萬達電影自營影院原有擴張規劃繼續,但會“輕重并舉”,并認為,萬達電影在影院端最核心競爭力在于管理能力。目前,萬達院線加盟已有項目實際落地。
曾茂軍并不諱言,疫情加速了這一進程。“在面臨不可控因素時,輕資產模式成本比較低。外部也有需求,很多老板發現,以前的資本化道路基本走不通了,賣掉也很難。委托萬達管理,能夠提高效益。”
艱難的電影巨頭
如果說在渠道端,巨頭還有優勢的話,在內容端,這種優勢則被其他生態入侵所抵消。
4月29日,華誼兄弟披露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
募資的背后是,華誼兄弟現金流緊張到了一定程度。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期末,其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5.54億元,2018年這一數字為21.55億元。2020年一季度,其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剩2.68億元。一季度,華誼兄弟營收2.29億元,同比下降61.4%;凈虧損1.43億元,同比下降52.64%。
華誼兄弟很大問題在于,此前多部大片市場反響不如預期,引發質疑。“華誼過度依賴頭部導演及各方資源的組盤模式,過時了。”多位電影業核心從業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
適才推出《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在風口上的光線傳媒也在發生轉變。6月23日,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發布內部信,表示將對所有正運作中的電影項目重新評估,抓重點、出精品,同時,完善組織結構和人才培養機制。此外,王長田宣布,光線傳媒旗下全資公司彩條屋影業總裁易巧出任十月文化總裁,后者獲得了《三體》真人院線電影的承制工作。《哪吒之魔童降世》正是由易巧團隊主控。
據工商登記資料,經過層層股權穿透,《三體》導演田曉鵬是十月文化實際控制人,持股比達到68.28%,彩條屋影業持股28.11%,王長田最終持股11.766%。這對光線來說,意味著導演話語權明顯上升,也意味著,風險被分擔。
曾經高傲的電影巨頭放下身段,背后是遭遇了更大的生態入侵。目前,影視業務,已經成為萬達電影主營業務。曾茂軍認為,橫跨電影與影視劇,將大大降低IP成本,且萬達在影院渠道上的優勢,將助力爭奪IP溢價能力。“現在最重要的資源是頭部IP。”
騰訊則直接握住了IP來源。4月27日,閱文發布公告,宣布現任騰訊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出任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和執行董事。騰訊擁有閱文57.06%股權。
“騰訊入主閱文后,對我們影響很大,尋找大IP難度高了不少。單一電影公司面對大平臺,越來越難,還有越來越多生態在進來。所有主體都在變化。”另有電影公司高管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