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醫院第一股“大敗局”
“作為民營醫院第一股,目前恒康醫療直接面臨退市危機,除了他們因為擴張太快外,對收購的醫院管理失敗也是上市公司失敗的一個原因,包括對賭協議、缺乏合理的醫院管理模式等。”近日,一位有著多年醫院管理經驗的業內人士宋力軍(化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說。
實際上,隨著社會辦醫的火熱,很多醫藥、房地產、煤炭等上市公司跨界進入醫療領域投資。但因為管理經營等多個問題,2018年以來包括華潤三九、益佰制藥、綠景控股、萬方發展等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又開始“回吐”拋售醫院。
“醫院是一個特別需要精耕細作的管理領域,與一般藥企大開放、以銷售為主導的管理理念完全不一樣,它的難度在于需要在競爭中給醫院定好位,每個科室都需要有詳細具體的規劃,內部資源分配等多個問題。”近日,河南省某二級專科醫院副院長陶然(化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分析稱。
北京中醫藥大學鄧勇教授也指出,醫院并購中企業、醫院和政府等主要參與方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對企業來說,存在并購主體多元化,醫院并購市場魚龍混雜;收購對象與投資模式選擇不當;投資前調查評估和投后管理不到位。而醫院方存在公立醫院領導管理體制不健全,另外職工擔心醫院改制,取消原來事業編制、以后的養老問題以及擔心面臨激烈的職場競爭。
“市值管理”下的醫療敗局
在恒康醫療最大股東闕文彬市值管理理念下,2013年后,恒康醫療開始大舉收購醫院。
之所以選擇醫院,闕文彬在一次采訪中向媒體解釋:單獨做醫藥是不行的,我們得把醫藥和醫療結合起來!到2015年,恒康醫療醫療服務收入已經超過藥品收入,占營收比56.17%。
在2015年年報中,恒康醫療表示,隨著國家醫改進一步深入,各項醫藥衛生政策陸續出臺,對社會資本辦醫扶持力度持續加大,在行業發展更加規范健康的同時,在“藥品制造+醫療服務”雙輪驅動戰略指導下,進一步鞏固“獨一味”系列藥品的制造與銷售,同時加大對醫療服務標的的并購整合。
2016年8月29日,恒康醫療在中報中顯示,其醫療服務收入占比超過70%。對此,恒康醫療評價其“戰略轉型初見成效”。2019年醫療服務已經成為恒康醫療核心業務,2019年內年門診服務人次約300萬,住院服務人次25萬,實現營業收入32.03億元,占公司營業總收入的86.94%。
2016年3月,闕文彬接受媒體采訪時還表示,恒康醫療未來幾年要發展到20000張床左右,未來的恒康將深耕醫療領域。而就在2016年2月1日,恒康醫療及闕文彬分別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其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對其立案稽查。
闕文彬的20000張床位至今也沒實現,截至2019年底,實際開放床位近8000張。
2019年底,恒康醫療(含并購基金)一共控股了12家醫院。在收購十幾家醫院后,恒康醫療并沒有建立起一支成熟的醫院管理團隊,更多的是靠原有被收購醫院管理層,經營、管理方面沒有改善,提振業績乏力,后續只能粗暴地出售部分醫院資產,或者引發訴訟。
2015年4月21日,時隔不到2年,恒康醫療發布公告稱,公司同意全資子公司永道醫療以1500萬元轉讓德陽醫院100%股權,以6000萬元轉讓邛崍醫院100%股權。這一價格與當初的收購價格完全一致。此前這兩個醫院的收購幫助恒康醫療拉升了不少股票價格。
恒康醫療出售邛崍醫院所給的理由為受基本醫療保險付費總額控制的影響,但實際上人社部2012年11月就發布了《關于開展基本醫療保險付費總額控制的意見》,四川省2013年初便出臺了貫徹意見的實施方案。
德陽醫院的出讓原因,則是因其在2014年度的經營過程中,因經營場地租約期滿,且場地出租方受上級單位要求無法簽訂續租合同,致使該院的經營業績受到影響,同時經營場所的變更,需經衛生、環保等部門的行政重置審批,周期較長。
北京鼎臣醫藥咨詢管理中心負責人史立臣指出,早期民營醫院并購搶灘布局中,很多上市公司在收購時對醫療并不了解,選擇了一些存在“隱患”、質地不佳的醫院,收購的醫院業績與預期不達標的情況時有發生。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藥企跨界做醫療,缺乏醫院投資經驗,在風險控制和醫院管理上會與實際存在很大落差,但更多的闕文彬只是做市值管理,收購上述4家醫院帶動公司股價沖高至38元,市值突破160億,增加了1倍,甚至在恒康深陷債務危機的2018年,闕文彬仍然試圖用大手筆收購馬鞍山中心醫院來提振資本市場信心。
長周期醫療屬性
在宋力軍看來,闕文彬的醫療局沒有走起來,實質是以他的“短期”心理有關,醫療是一個回報周期較長的產業,而且需要精細化管理,但恒康醫療及闕文彬都以“對賭協議”來框定被收購的醫院。
如瓦房店三院在被收購的前兩年年凈利潤為3200萬,對賭協議要求這家醫院在被收購后的三年凈利潤分別達到9130萬元、1.0043億元、1.1047億元,是收購前凈利潤的3倍多。“這對正常發展的醫院來說是不可能的,以上市公司康華醫療為例,2018年度純利增長7.2%,其2018年集團醫院服務收益15.71億元,同比增加13.9%。”
據了解,在恒康醫療收購的醫院中,多家醫院均未完成對賭協議并引發訴訟,如蘭考第一醫院、堌陽醫院、東方醫院等。
陶然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收購醫院遠比收購一個普通企業要復雜,其中涉及醫院定位、企業員工管理、醫院科室建設、供應鏈、醫保等多個方面,資本介入并且共同成長并不容易。“而且,醫院日常管理也極為瑣碎、復雜,人力資源配置、服務流程優化等都是精細活。”
一位長期跟蹤社會資本辦醫的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并購醫院后的投后管理尤為重要,若管理不當可能就得“回吐”。據了解,2018年以來,華潤三九、綠景控股等都在出售此前收購的醫院。
“贏家”闕文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