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狂潮下 PE/VC押注的大眾健身賽道有多火?
不同于競技體育的激烈與殘酷,當代中國健身畫卷中,最具公共性的一隅,恐怕莫過于廣場舞“大媽”和公園養生“大爺”們的日常鍛煉。區別于健身房中的“健身”概念,大眾健身總是與廣泛意義上的體育運動聯系在一起,是一般人為增強體質而從事的體育鍛煉或是公共性運動。
在線健身獲追捧
如今,健身房和跑步機逐漸成為現代人都市生活的標配,在平民化健身的選項中,除了公共空間的廣場舞、太極拳及馬拉松等,還增添了可在家使用的健身APP。據移動數據和分析平臺App Annie統計,與2019年相比,2020年健康和健身APP用戶消費支出增長了30%,APP下載量增長30%。利用智能手機,健身APP降低了健身的門檻和成本,新手可隨時享受免費或付費的健身指導。
“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大眾消費特別是對健康消費的熱情正在不斷提升,因此我個人是非常看好大健康方向的。在此基礎上,健身肯定也會是未來非常大的發展方向,這個市場還有著極大的迭代升級和爆發式增長的空間。”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著AI技術的應用,人們健身的場景會更加多樣化。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統計,2020年健身市場投融資活躍度提升,全年共發生47筆融資事件,較2019年增長58.62%,已披露募集總金額達50.15億元人民幣。其中,在線健身平臺與智能健身領域最受投資人的青睞。
投融資頻次增快
2020年始,大眾對于個人健康狀況尤為關注,也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在個人健身及健康管理上。據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發布的《2020年大眾健身行為和消費研究報告》統計,有63%的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年內發生了體育服務類消費,有44%的受訪者稱其健身消費投入高于往年。
受惠于此,健身市場投融資活躍度在2020年也有明顯提升,近半企業融資規模在千萬元左右,有9筆融資規模過億元。其中,從事健身器材生產的舒華體育(605299)于2020年12月在上交所上市,募集資金3.64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后發現,從融資輪次看,去年健身領域過半融資集中在A輪及以前,其中種子輪1起,天使輪6起,Pre-A輪7起,A輪12起。盡管融資多處于早期,但也有多家公司在較短時間內接連獲得2輪融資,如大眾健身領域在線健身平臺Keep在去年5月和12月分別獲得8000萬美元的E輪融資和3.6億美元的F輪融資。另外,家用健身器材生產商金史密斯更是在2020年下半年中接連獲得3輪融資,融資規模均在億元以上。融資頻次的增快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著資本對公司的運營模式、市場地位及賽道發展前景的認同。
據《中國體育健身器材市場景氣指數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景氣指數達到70.4,環比增長21.7%,同比增長16.7%,這也從一個維度解釋了研發生產智能健身軟硬件的金史密斯連獲3輪融資的原因。
從大眾自身需求進階的維度來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普通人群也更樂意重視自身的生活品質,且更愿意接受健康生活的理念。據上海體育學院發布的《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報告顯示,有86%的受訪者未來愿意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在運動上,80%的受訪者將增加健身活動相關消費。
從投資領域看,2020年的投資主要涉及健康食品、在線健身平臺、智能健身、運動鞋服、健身器材、少兒培訓和運動康復等。健康食品、在線健身平臺、智能健身最受資本青睞,在線健身平臺共獲得7筆投資。
“健身文化一般是從中高端往下走,這和傳統的互聯網打法其實并不一樣,線下更偏時尚文化,中高端是比較好的路徑。”朱嘯虎認為,在健身場景將被空前拓展的趨勢下,只有圍繞智能硬件終端,并針對用戶對于健身內容、交互的需求做出最好的產品體驗,才能真正地抓住用戶。
2020年10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推進“互聯網+健身”,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水平。利好政策的出臺,加之大眾居家時間延長等因素,極大拉動了“大眾健身,全民健身”的市場。
另一方面,受益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智能健身領域獲得資本較多關注,集中基于數據采集、動作捕捉等技術的智能管理系統、智能交互、AI教練等技術領域。
(本文系21世紀創新資本研究院行業投融資研究成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