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住建局再出招:明確商務公寓、宿舍可通燃氣 緩解居住產品供應緊張局面
為了緩解房地產市場供應緊張的局面,深圳官方再次出招。2月23日,深圳市住建局發布《關于商務公寓、宿舍配建燃氣管道設施問題的通知》,對商務公寓、宿舍配建燃氣管道設施作出進一步明確。
其中指出,新建住宅以及其他需要使用燃料的建設項目應當配套建設燃氣管道及設施;鼓勵對未配套建設管道供氣設施的已建成住宅區進行管道供氣改造。已建成的商務公寓、宿舍項目,需要使用管道燃氣的,應當滿足國家和省市有關技術規范要求。
這意味著,深圳商務公寓、宿舍這類真正的“公寓產品”在居住功能上再向住宅類產品靠攏。短期來看,這對深圳這類公寓產品有利好的一面;長遠觀之,這是在堅持和完善租購并舉的住房保障體系的基調指引下,繼續深入推進住房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商務公寓向“住宅產品”靠攏
深圳市住建局本次下發這份通知的背景是,近年來,深圳的一些商務公寓、宿舍項目通過不同途徑反映其要求使用管道燃氣的訴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管道燃氣普及工作,要求要盡快提高該市管道燃氣普及水平。
為了落實有關規定,深圳市住建局發布《關于商務公寓、宿舍配建燃氣管道設施問題的通知》?!锻ㄖ芬螅瑖栏衤鋵崱渡钲谑腥細鈼l例》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新建住宅以及其他需要使用燃料的建設項目應當配套建設燃氣管道及設施。
《深圳市燃氣條例》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鼓勵對未配套建設管道供氣設施的已建成住宅區進行管道供氣改造。
《通知》指出,新建商務公寓、宿舍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提前考慮項目用能方式,如需使用燃料,應當將燃氣管道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完成施工圖設計后依程序申請主體工程施工許可證或單獨申請燃氣工程施工許可證;申請主體工程施工許可證的,應當包含燃氣工程的內容。
對于已建成的商務公寓、宿舍項目,需要使用管道燃氣的,應當滿足國家和省市有關技術規范要求。其中,未改變建筑功能結構的,完成施工圖設計后依程序申請燃氣工程施工許可證;需要改變既有建筑功能或結構的,應按規定完成功能變更手續或重新申領工程規劃許可后,再依程序申領燃氣工程施工許可證。
這份《通知》的出臺,讓商務公寓、宿舍在居住功能之上,再進一步“住宅化”。在此之前,盡管官方沒有明文規定,但這一類產品通常都不具備通燃氣的功能,也是其區別于真正住宅的一個重要方面。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商務公寓與商業辦公等產品不同,商業辦公這種是不允許通燃氣的,這一點要區分。從現在來看,很多人可能買不起住宅,或者沒資格買,長期住在商務公寓里面,因此就要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把這些公共設施補短板做到位,這些公共設施和市政設施就包括水電管氣路。
“多渠道”齊下保居住產品供應
在業界人士看來,商務公寓、宿舍通燃氣的消息對商務公寓市場的成交無疑有促進作用。
“商務公寓本身就是具備居住功能的,我相信這也是一個便民的服務。當然,在二手房住宅成交價政策出臺以后,住宅的成交可能會下降,而商務公寓本身不限購不限貸,本身是個利好?!泵缆撐飿I深莞惠董事總經理江少杰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一名深圳本土房企的高層管理人士也指出,這對今年推出的商務公寓是“正面”的消息。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盡管這對商務公寓有積極的帶動作用,但深圳目前對商務公寓已經停止審批。
2020年7月31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住建局聯合發布《關于停止商務公寓審批的通知》,在全市范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停止新的商務公寓審批,鼓勵已批商務公寓項目轉為可售型人才房。
不過,從這種便民的措施當中,可以看出深圳官方在提高居住類產品供應方面的發力,以及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決心。
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稱,這一舉措顯然是政府已經決心在加大“住宅”供應方面所做的努力。盡管公寓不是完全意義商行的住宅,但這兩年公寓開發與上市受到一些政策上的限制,使得其銷售不暢,一方面住宅供應跟不上去,公寓又沉淀了這么多,通過這種將公寓產品向住宅產品方向的轉化,來加強公寓的去化。
深圳房價高企是不爭的事實,除了因為金融資本活躍導致市場資金多流入樓市之外,供應量長期偏低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深圳官方近期也多方面發力,先是針對“炒房”現象進行“嚴厲出擊”,也不斷發力持續保障住宅用地和商品房屋的供應。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2021年1月11日發布《深圳2020年度房地產管理工作數據盤點》,數據顯示,2020年深圳市進一步加大商品住房建設力度,共完成新開工商品住房建筑面積1236萬平方米,為歷年之最,同比增長160%;商品住房用地供應227.53公頃,完成2020年度實施計劃的182%。
針對樓市后續的發展,宋丁續稱,一方面要加大土地供應量,增加更多的住宅開發,另一方面現有的市場上的存量,包括公寓存量等要通過各種辦法例如增加燃氣供應等來解決居住不方便的問題,“緩解一部分需求,增加一部分供應?!?/p>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