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觸摸得到年代的網紅打卡地,看紡織谷如何重新定義“青島時尚”
在作為工業遺產的老企業廠房中生長出時尚文化地標
看紡織谷如何重新定義“青島時尚”
位于青島老紡織工業腹地、原國棉五廠廠區的紡織谷,在2019年成為青島時尚的關鍵詞之一。越來越多前衛入時的年輕人在此聚集,游歷于這片百年工業遺存之中。這在四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從名噪一時的“上青天”中國傳統紡織工業代言,到孕育四年、集聚力空前的復合型時尚產業的初興,這處老工業遺址上生長出的全新青島文化地標,與棧橋、八大關、老城區的咖啡館、網紅墻等網紅打卡地不同,即將改寫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青島時尚”概念……
觸摸得到年代的網紅打卡地
在對比了多個商拍場地之后,青島一家潮牌服裝店最終將新品發布拍攝地選在了紡織谷。店長表示,最中意的就是這里充滿工業滄桑感的懷舊氣氛,與潮牌的休閑風相映成趣,更加彰顯時尚感。
如今時尚一族打開專屬的APP“小紅書”,青島的紡織谷已成為不能忽略的街拍勝地,在商企抑或彰顯個性的時尚達人中間,這里是觸摸得到百年前空間場景的超大型博物館和攝影棚,口碑爆棚。
最大限度保留歷史遺存和場景,是紡織谷四年前初創時的首要任務,也成為它2018年底入選國家工業遺產的重量級砝碼。
見證青島紡織百年的水塔,在沒有自來水的歲月里將水分散到廠區,當年人們種下的爬山虎,如今長到碗口粗,夏季形成獨特的碧綠蔭蓋,已是紡織谷的中心地標;建于上世紀30年代的包豪斯風格“鋸齒型”廠房,是那一年代先進設計風格和工業建筑水平的經典范例;建于60年代的空調室也都修舊如舊,有的改造成咖啡屋,里面用紡織廠的細紗機做吧臺,風機做背景,木管做吊頂,紡機的墻板做成桌椅,盡顯工業懷舊風。青島紡織鼎盛時期標志性的鐵路專線橋也重新做了鋪軌和裝飾,成為網紅景點之一,在這條鐵路上,曾經向世界各地輸出了相當于當年青島經濟總量6%的棉紗棉布。
清明假期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青島紡織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姜才先站在廠區內最寬的一條道路中間,這里現在叫作谷里大道。他指著右手邊的一間建于1930年代的紅松樑倉庫告訴記者:這里馬上會開出一家“國棉五廠百貨店”,售賣紡織谷自主研發的包括紡織產品在內的各類文創,極富年代感的門頭設計與周圍的場景會很搭。據說,廠區內像這樣的老倉庫共有18間,它們將逐一被加以改造利用。
現在的谷里大道,有老廠房改造而成的百年秀場、會展中心、商務中心、會議中心,啤酒工坊,還將利用原先的制冷站冷卻塔,打造藝術家工作室,并借助廢棄的集裝箱,開辟出更多休閑娛樂空間。“將來的谷里大道,就是青島的時尚潮流文化大道。今年10月份再來這條街,它肯定又不是現在的模樣了。”姜才先說。
有傳承基因的時尚產業富礦
回溯青島百余年城市建置,近代紡織工業的發展如影隨形,與城市歷史等長,也成為這座城市的時尚發端。
在青島紡織博物館發掘整理的檔案史料中,“華新紗廠”的名號無法繞過,這家晚清名臣周馥之子周學熙創辦的企業,曾在青島十大紡紗廠中作為唯一一家中國人自己開辦的民族企業,與九大日資紗廠分庭抗禮。它開發出的新產品“陰單士林布”,在上世紀30年代由著名影星胡蝶擔綱代言,一炮而紅,成為全國紡織時尚潮流的引領者。而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上青天”時代,青島紡織廠的“廠花”們創建的第一支時裝模特隊,則被看作是青島乃至全國時尚產業的最初萌芽。
“這座城市的時尚基因由來已久,并將在新的歷史時期,由紡織谷繼續傳承、發展、壯大。”在姜才先看來,青島的紡織產業正面臨轉型發展的新契機和更廣闊的市場,這也是未來紡織谷的發展基石。“紡織工業是時尚產業的基礎,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去創新,才能把時尚產業做實做大。”
在紡織谷確定的一條游覽專線中,近代百年紡織工業文明的發展進化清晰可見,從英國人發明珍妮紡紗機、包豪斯工業設計風盛行的工業1.0到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再到機電一體化和工業互聯網的4.0時代,紡織工業文脈上的重要節點都能在這里找到對應的場景和元素。而紡織工業4.0時代的新時尚,尤其在打造國家級紡織服裝創意設計示范園區的紡織谷定位中得以彰顯——
快返中心,定制中心,打樣中心,面料中心,網紅中心的設置,入駐紡織谷的數百位設計師,即將于四月底開啟的“國棉五廠百貨店”,逐步拼接起一條紡織時尚創意產業鏈,專業展示和發布活動漸成日常。
“紡織谷就是以紡織產業為支撐的文化、科技和時尚交融的綜合體。”作為具體運營者,在明確了這個綜合體的“支點”之后,姜才先嘗試用它撬動起一個更大規模的產業,“時尚產業說到底就是富有活力的年輕人的產業,所以這個綜合體,也要打造成一個青島時尚生活體驗中心,要讓這個城市的時尚創造者和消費者都能在這里聚集,碰撞釋放更具活力的產業能量。”
復活工業遺產的時尚路徑
每年,紡織谷都要接洽和舉辦不少于300場大大小小的時尚發布活動,這些活動也并不局限于紡織服裝領域,越來越多的品牌商企主動找上門來,除了看中這里懷舊的工業時尚場景和氛圍,還有它不斷聚集的年輕的活力和人氣。
山東省涂鴉大賽、谷里買手節、時尚創意生活節,這些大型時尚活動展會的引入,更是讓紡織谷逐漸向著現代藝術與時尚生活的聚集地的既定方向邁進。姜才先自信地向記者揮了揮手機:“涂鴉,街舞,嘻哈,電音,潮流音樂,現在我手機里存儲的形形色色的時尚團體、藝術達人,經常聯絡的就有數百個。他們在這里獲得更多機會,為進駐的不同項目量身創作,也讓紡織谷多了一個功能定位,就是時尚創意團隊的孵化中心。”
2018年底,青島國棉五廠,也就是現在的紡織谷所在地,入選國家工信部評出的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姜才先在2016年入職紡織谷,這位從事紡織行當超過30年的老紡織告訴記者,他的個人履歷恰好與產業的發展變遷同步,現在同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
工業遺產如何盤活?這似乎是一個全國性的命題。據工信部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尚存工業遺產近千處,其中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的工業遺產占比約三分之二,由于工業遺產項目時間跨度大,數量繁多,隨著工業轉型升級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批重要工業遺產面臨滅失風險。如何保護利用它們是一大難題。
過去三年間,姜才先去到很多地方取經。“沈陽1905”“西安大華1935”,景德鎮的陶溪川,無錫的北倉門,上海的M50,廣州的紅磚廠……在他看來,青島的工業遺存行業之多、體量之大,傳承之長,在全國應居前列,而如何讓這些老工業、老廠房實現有效地轉型升級,青島卻始終沒有真正破題。
兩年前的一次杭州之行,徹底顛覆了姜才先對工業遺產價值的認知。那次,他在杭州的一處廢棄的鍋爐廠中觀摩了一場高檔時裝大秀,模特們就在工業垃圾中走秀,那里成為年輕人樂此不疲的潮流文化聚集地。在工業遺產廢墟中舉辦城市時尚文化展會,這一活動在杭州已持續了八年之久,青島的步子明顯慢了……去年,姜才先將該項活動引入青島紡織谷,名為“時尚創意生活節”,它將被打造成為一場本土化的時尚盛宴。
“工業遺產絕對有市場,有潛力可挖。城市的老廠房、工廠遺址就是待發掘的城市的‘金山銀山’!”姜才先說,盤活工業遺產,就是將新舊動能轉換落到實處,這才是城市時尚活力的展現。他透露,正在為五月份的一場時尚美食展示活動做準備,“我們命名它是‘青島餐飲界的群毆大會’,是不是很酷!”
看紡織谷如何重新定義“青島時尚”
位于青島老紡織工業腹地、原國棉五廠廠區的紡織谷,在2019年成為青島時尚的關鍵詞之一。越來越多前衛入時的年輕人在此聚集,游歷于這片百年工業遺存之中。這在四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從名噪一時的“上青天”中國傳統紡織工業代言,到孕育四年、集聚力空前的復合型時尚產業的初興,這處老工業遺址上生長出的全新青島文化地標,與棧橋、八大關、老城區的咖啡館、網紅墻等網紅打卡地不同,即將改寫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青島時尚”概念……
觸摸得到年代的網紅打卡地
在對比了多個商拍場地之后,青島一家潮牌服裝店最終將新品發布拍攝地選在了紡織谷。店長表示,最中意的就是這里充滿工業滄桑感的懷舊氣氛,與潮牌的休閑風相映成趣,更加彰顯時尚感。
如今時尚一族打開專屬的APP“小紅書”,青島的紡織谷已成為不能忽略的街拍勝地,在商企抑或彰顯個性的時尚達人中間,這里是觸摸得到百年前空間場景的超大型博物館和攝影棚,口碑爆棚。
最大限度保留歷史遺存和場景,是紡織谷四年前初創時的首要任務,也成為它2018年底入選國家工業遺產的重量級砝碼。
見證青島紡織百年的水塔,在沒有自來水的歲月里將水分散到廠區,當年人們種下的爬山虎,如今長到碗口粗,夏季形成獨特的碧綠蔭蓋,已是紡織谷的中心地標;建于上世紀30年代的包豪斯風格“鋸齒型”廠房,是那一年代先進設計風格和工業建筑水平的經典范例;建于60年代的空調室也都修舊如舊,有的改造成咖啡屋,里面用紡織廠的細紗機做吧臺,風機做背景,木管做吊頂,紡機的墻板做成桌椅,盡顯工業懷舊風。青島紡織鼎盛時期標志性的鐵路專線橋也重新做了鋪軌和裝飾,成為網紅景點之一,在這條鐵路上,曾經向世界各地輸出了相當于當年青島經濟總量6%的棉紗棉布。
清明假期前的最后一個工作日,青島紡織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姜才先站在廠區內最寬的一條道路中間,這里現在叫作谷里大道。他指著右手邊的一間建于1930年代的紅松樑倉庫告訴記者:這里馬上會開出一家“國棉五廠百貨店”,售賣紡織谷自主研發的包括紡織產品在內的各類文創,極富年代感的門頭設計與周圍的場景會很搭。據說,廠區內像這樣的老倉庫共有18間,它們將逐一被加以改造利用。
現在的谷里大道,有老廠房改造而成的百年秀場、會展中心、商務中心、會議中心,啤酒工坊,還將利用原先的制冷站冷卻塔,打造藝術家工作室,并借助廢棄的集裝箱,開辟出更多休閑娛樂空間。“將來的谷里大道,就是青島的時尚潮流文化大道。今年10月份再來這條街,它肯定又不是現在的模樣了。”姜才先說。
有傳承基因的時尚產業富礦
回溯青島百余年城市建置,近代紡織工業的發展如影隨形,與城市歷史等長,也成為這座城市的時尚發端。
在青島紡織博物館發掘整理的檔案史料中,“華新紗廠”的名號無法繞過,這家晚清名臣周馥之子周學熙創辦的企業,曾在青島十大紡紗廠中作為唯一一家中國人自己開辦的民族企業,與九大日資紗廠分庭抗禮。它開發出的新產品“陰單士林布”,在上世紀30年代由著名影星胡蝶擔綱代言,一炮而紅,成為全國紡織時尚潮流的引領者。而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上青天”時代,青島紡織廠的“廠花”們創建的第一支時裝模特隊,則被看作是青島乃至全國時尚產業的最初萌芽。
“這座城市的時尚基因由來已久,并將在新的歷史時期,由紡織谷繼續傳承、發展、壯大。”在姜才先看來,青島的紡織產業正面臨轉型發展的新契機和更廣闊的市場,這也是未來紡織谷的發展基石。“紡織工業是時尚產業的基礎,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去創新,才能把時尚產業做實做大。”
在紡織谷確定的一條游覽專線中,近代百年紡織工業文明的發展進化清晰可見,從英國人發明珍妮紡紗機、包豪斯工業設計風盛行的工業1.0到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再到機電一體化和工業互聯網的4.0時代,紡織工業文脈上的重要節點都能在這里找到對應的場景和元素。而紡織工業4.0時代的新時尚,尤其在打造國家級紡織服裝創意設計示范園區的紡織谷定位中得以彰顯——
快返中心,定制中心,打樣中心,面料中心,網紅中心的設置,入駐紡織谷的數百位設計師,即將于四月底開啟的“國棉五廠百貨店”,逐步拼接起一條紡織時尚創意產業鏈,專業展示和發布活動漸成日常。
“紡織谷就是以紡織產業為支撐的文化、科技和時尚交融的綜合體。”作為具體運營者,在明確了這個綜合體的“支點”之后,姜才先嘗試用它撬動起一個更大規模的產業,“時尚產業說到底就是富有活力的年輕人的產業,所以這個綜合體,也要打造成一個青島時尚生活體驗中心,要讓這個城市的時尚創造者和消費者都能在這里聚集,碰撞釋放更具活力的產業能量。”
復活工業遺產的時尚路徑
每年,紡織谷都要接洽和舉辦不少于300場大大小小的時尚發布活動,這些活動也并不局限于紡織服裝領域,越來越多的品牌商企主動找上門來,除了看中這里懷舊的工業時尚場景和氛圍,還有它不斷聚集的年輕的活力和人氣。
山東省涂鴉大賽、谷里買手節、時尚創意生活節,這些大型時尚活動展會的引入,更是讓紡織谷逐漸向著現代藝術與時尚生活的聚集地的既定方向邁進。姜才先自信地向記者揮了揮手機:“涂鴉,街舞,嘻哈,電音,潮流音樂,現在我手機里存儲的形形色色的時尚團體、藝術達人,經常聯絡的就有數百個。他們在這里獲得更多機會,為進駐的不同項目量身創作,也讓紡織谷多了一個功能定位,就是時尚創意團隊的孵化中心。”
2018年底,青島國棉五廠,也就是現在的紡織谷所在地,入選國家工信部評出的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姜才先在2016年入職紡織谷,這位從事紡織行當超過30年的老紡織告訴記者,他的個人履歷恰好與產業的發展變遷同步,現在同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
工業遺產如何盤活?這似乎是一個全國性的命題。據工信部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尚存工業遺產近千處,其中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前的工業遺產占比約三分之二,由于工業遺產項目時間跨度大,數量繁多,隨著工業轉型升級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批重要工業遺產面臨滅失風險。如何保護利用它們是一大難題。
過去三年間,姜才先去到很多地方取經。“沈陽1905”“西安大華1935”,景德鎮的陶溪川,無錫的北倉門,上海的M50,廣州的紅磚廠……在他看來,青島的工業遺存行業之多、體量之大,傳承之長,在全國應居前列,而如何讓這些老工業、老廠房實現有效地轉型升級,青島卻始終沒有真正破題。
兩年前的一次杭州之行,徹底顛覆了姜才先對工業遺產價值的認知。那次,他在杭州的一處廢棄的鍋爐廠中觀摩了一場高檔時裝大秀,模特們就在工業垃圾中走秀,那里成為年輕人樂此不疲的潮流文化聚集地。在工業遺產廢墟中舉辦城市時尚文化展會,這一活動在杭州已持續了八年之久,青島的步子明顯慢了……去年,姜才先將該項活動引入青島紡織谷,名為“時尚創意生活節”,它將被打造成為一場本土化的時尚盛宴。
“工業遺產絕對有市場,有潛力可挖。城市的老廠房、工廠遺址就是待發掘的城市的‘金山銀山’!”姜才先說,盤活工業遺產,就是將新舊動能轉換落到實處,這才是城市時尚活力的展現。他透露,正在為五月份的一場時尚美食展示活動做準備,“我們命名它是‘青島餐飲界的群毆大會’,是不是很酷!”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