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發力補短板 多項政策細則將出
《經濟參考報》11月27日刊發題為《金融監管發力補短板 多項政策細則將出》的報道。文章稱,多項金融監管補短板政策將漸次落地。《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多部門正密集謀劃一攬子舉措,加碼重點領域金融風險防范,全面清理整頓金融秩序。新政涉及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數字金融等領域。將制定高風險金融機構風險處置的相關文件,對高風險機構實行“名單制”管理。針對新興的數字金融熱點領域,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多項金融行業標準正在加緊研究制定。此外,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長效機制也正在醞釀中。
業內人士表示,精準有效處置重點領域風險,仍是今后一段時間金融監管的重點。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應加快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切實發揮好監管各方相應職責作用。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是當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段時間以來,隨著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金融風險已由發散狀態轉為收斂。
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日前表示,當前銀行保險業整體經營穩健,風險可控。隨著治亂象工作的推進,銀行機構資產高速擴張、虛增規模的頑疾得到明顯遏制。兩年半以來,銀行業資產增速從過去的15%左右降低到目前的8%左右。影子銀行規模大幅縮減,兩年多來共壓縮交叉金融類高風險資產約14.5萬億元。
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也正在加速出清。據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介紹,今年來,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特別是網絡借貸專項整治情況發生根本轉變,存量風險得到很好處置。10月末全國在線運營機構427家,比去年末降低60%。現在運營的機構已經全部納入監管的監測內,大部分機構選擇退出停業。
不過,雖然金融風險整體形勢穩定,但一些局部性的金融風險仍然存在。央行最新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顯示,金融風險正在呈現一些新的特點和演進趨勢,重點機構和各類非法金融活動的增量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但存量風險仍然比較突出。個別金融控股集團、農村金融機構風險可能暴露,互聯網金融特別是網絡借貸風險仍需關注,非法集資形勢仍然復雜。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當前,P2P網貸等互聯網金融領域以及一些區域性融資平臺、民間借貸等是當前金融監管的短板及需要重點關注的風險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