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下一個耐克阿迪?
2007年7月10日,安踏體育(02020.HK)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價為5.28港元,當日市值約130億港元。到了2019年11月6日,安踏盤中創下79.45港元的股價歷史新高,市值達2145億港元(11月30日,1988.53億港元)。12年多的光景,這個從福建晉江走出來的國產運動品牌,實現了股票市值15倍漲幅的跨越,穩穩坐上了本土企業運動服飾行業的龍頭之位。
過去一年,安踏體育實現了115.836%的股價增長
財務數據摘要
去年,安踏實現了40.3%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其中,安踏主品牌為18.3%,主要受童裝品牌帶動;FILA為79.9%,受市場影響力提升、電商發展等積極因素拉升
去年,安踏毛利增長為45%,安踏主品牌14%,FILA 79.2%
安踏近五年的主營業務收入
安踏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劃分,依次為鞋類,服飾類和裝飾類
行業概況
近年來,中國運動服飾行業頭部效應明顯加劇,集中度迅速上升。2018年,以零售額衡量,中國運動服飾行業的前六大企業分別為耐克、阿迪達斯、安踏、李寧、斯凱奇和特步,龍頭的市場份額迅速擴大,許多中小規模的企業被擠出市場,行業洗牌初步完成。
而在本土企業中,安踏是運動服飾行業的第一龍頭,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41.2億元,是第二名李寧的2.3倍。此外,安踏主品牌和FILA分別在行業龍頭性和成長性層面表現突出,綜合實力強勁。
“地區市占率”(縱軸)和“零售額復合增速”(橫軸)兩個指標,代表品牌的行業龍頭性和成長性。在行業龍頭性方面(第二象限),阿迪達斯、耐克和安踏品牌保持絕對領先,各自的市占率均超過8%;成長性方面(第四象限),斯凱奇和FILA保持領先,過去3年的零售額復合增速均超過40%。簡要總結,安踏主品牌和FILA分別在龍頭性和成長性兩個方面表現突出,體現出較強的綜合實力。
核心戰略
安踏堅持貫徹“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發展戰略,以多品牌運營為戰略核心。目前安踏旗下的品牌陣容豐富,擁有專業運動(安踏、安踏兒童、Sprandi)、時尚運動(FILA、Kingkow)和戶外運動(Kolon、Descente、Amer Sports)三大事業部。其中,安踏主品牌定位于大眾市場,提供高性價比的功能性體育產品;2009年收購的FILA切入了運動時尚品類,獲得了巨大成功;2016年后,公司通過收購或合資等方式納入了迪桑特、斯潘迪、可隆、小笑牛等一系列品牌,為未來做儲備。其中迪桑特和可隆作為戶外體育品牌,定位偏向于高端和專業,小笑牛作為童裝品牌,定位偏向于高端時尚,斯潘迪則主攻時尚運動鞋品類。
安踏主品牌表現
如今,安踏主品牌占公司總收入的51%。從近10年的經營數據來看,安踏主品牌營收的年化復合增長率為9%,高于李寧(4%)、特步(7%)和361°(4%)。
安踏主品牌走在行業前列的原因
首先是研發,安踏2018年的研發投入為5.93億元,遠超李寧、特步和361°。并且,從趨勢上看,差距還在擴大。科技(如緩震、反彈、透氣等)對于運動品牌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全球運動龍頭耐克近10年擁有近31457項發明專利,如Air、Flyknit、ZoomX、React等技術,對消費者粘性效果非常明顯。而安踏在近十年擁有826項專利,排名國產第一。
其次是品牌影響力,安踏作為國內運動品牌龍頭,從資金投入上看,2018年廣告及營銷支出為29.19億元,分別是李寧/特步/361°的2.67/3.00/5.22倍,資金優勢明顯。從資源端看,安踏逐步向國際品牌看齊,力爭國際影響力,2009贊助中國奧組委,打造冠軍龍服;2013年完成與CBA的合作,2014年轉投NBA;2015年簽約NBA巨星克萊湯普森,推出KT系列產品,意將其打造成為安踏的“AirJordan”。其中KT1籃球鞋上市2天售罄,KT4亦是吸引了近千名美國消費者排隊搶購,預計該系類產品銷量已超過100萬雙。同時,其全球搜索熱度持續提升,成為公司的明星產品。
最后是安踏對于線上線下渠道、供應鏈優秀的管理能力,以及對于細分市場品牌的并購整合能力很強。安踏在2017年就啟用了30名員工就能達到3000雙鞋日產量的生產線,生產效率之高。終端上使用實時的ERP系統對于7300多家網點密切關注,及時推出措施來改善店鋪效益。
安踏童裝
二胎政策的長期紅利將會帶來2800億元的童裝市場,安踏、李寧、特步、361°紛紛“染指”,相較而言,起步于2008年的安踏童裝是兒童體育用品市場最早的入局者。
2016年,安踏童裝品牌的總體銷售量已經接近20億元,占安踏133.5億元年營收的近15%,2015年成立的FILA kids也成功彌補了安踏童裝在高端市場的不足。2017年10月,安踏又以6000萬港幣將中高端童裝品牌小笑牛收入囊中,不斷完善兒童服飾的細分市場。截至2017年6月,安踏獨立的童裝門店增長到2100多家,相較于2009年的228家,翻了近10倍。
而在這一塊,遲到者李寧就走得要“保守”得多:2017年,李寧集團的童裝品牌Young和KIDS店鋪上半年集中在北方開設20間,下半年計劃新增70間,預計對凈利潤影響3000萬元左右。
FILA表現
目前,FILA是驅動安踏公司業績高增長的主要因素。安踏旗下擁有眾多品牌,從2019上半年財務數據看,FILA收入占安踏總營收的44%,安踏主品牌51%,其他品牌共5%(尚處于培育期)。從終端流水來看,FILA近兩年流水實現高增長,2018年四個季度均達到80%以上的同比增速,這一亮眼業務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其實,FILA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是安踏在2009年以3.32億元的價格從百麗國際手中收購過來的。當時FILA中國區業務虧損近4000萬元,但安踏在10年時間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于2014年扭虧為盈,并開啟了高速發展之路。
安踏對FILA在2011年進行了重新定位,集時尚、運動、休閑于一體,結合其意大利百年品牌基因,并且不斷利用FILA的全球設計資源共享機制將潮流不斷注入到FILA中國的品牌中來。同時FILA定位中高端時尚運動服飾,客單價高達1400+元,服裝銷售占比更高,與以鞋品為主的阿迪達斯、耐克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再加上通過亮相國際時裝周、簽約國內外流量明星,和知名設計師合作等方式,FILA的時尚品牌形象被不斷強化。
此外,FILA的成功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相比于耐克、阿迪在國內近6成來自加盟商的收入,FILA在安踏手上始終是直營模式。直營模式有利于把握門店的服務、更直接地了解市場需求。在安踏的高度重視下,FILA在2015年的600家門店增長到2018年的1652家店。
從公司的毛利潤率提升和FILA占營收比重來看,FILA門店越開越多,收入越來越高,同時安踏利潤也從2012年的37.95%提升到了2018年的52.64%,難怪渾水會對于安踏遠超行業的賺錢能力表示質疑。
未來展望
在FILA大獲成功的基礎上,安踏18年年底收購Amer(芬蘭高端體育用品公司亞瑪芬體育)更是進一步推動了多品牌國際化進程。Amer Sports是國際知名的體育用品集團,旗下有Salomon、Arc’teryx、和Precor等國際知名品牌,在各自的細分領域內占據絕對領先地位。2018年,Amer Sports全球收入為26.8億歐元,同比增長4%,增速平穩。
安踏原生品牌加速國際化進程。2018年,Amer Sports在亞洲以外地區的收入合計約為85%,Amer旗下主要品牌發源地遍布歐美各個國家,安踏可利用Amer在海外地區的已有渠道及運營經驗,加速推動國際化進程,對標阿迪達斯和耐克,有望建設成世界級的多品牌運動集團。
Amer旗下品牌有望借鑒FILA在國內成功經驗。FILA在國內獲得的巨大成功證明安踏已具備運營中高端國外品牌的強大能力,同時近幾年對Descente、Kolon和Sprandi等高端細分品牌的探索也為公司累積了重要的實戰經驗,疊加2019年的組織架構調整,長期來看,Amer Sports有望成為公司未來國內市場新的增長點。
增厚安踏品牌綜合實力,充分吸收Amer的技術和供應鏈優勢。Amer Sports旗下許多品牌以專業性著稱,主要歸功于Amer多年積累的產品技術儲備和優質供應鏈資源,Amer在全球有超過200家核心供應商,全球分布均勻,長期合作關系穩固。
切入廣闊的運動戶外市場。Amer Sports旗下有眾多優質的專業細分品牌,包括滑雪、自行車、潛水、運動表、健身運動系列產品等等。隨著2022年冬奧會的開幕,有望帶動中國戶外運動市場的發展熱潮,安踏屆時將充分受益。
小結
總的來說,目前安踏的業績處于較高的增長水平,2019年上半年營收和歸屬股東利潤同比增速達40.3%和27.7%。結合增速來看,安踏的滾動市盈率38(行業平均水平約為30)并不算太高。最近如瑞銀、國信等券商也給與了安踏85-86港元的目標價評級。根據國家體育局的“十三五規劃”,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規模整體將超過5萬億元,大家可以持續關注龍頭安踏之后的表現。
來源:CUHKREIC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