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渠道減負 探路者退出三甲經銷商投資
繼提出“聚焦主業”,力保今年盈利1億元的目標后,戶外品牌探路者繼續剝離非主營業務、變賣資產。12月3日,針對探路者退出旗下子公司青島馨順達商務有限公司股權的消息,探路者相關負責人回復記者稱,該事項屬于公司戶外主業內部的業務優化調整,公司本年度退出了對青島子公司的投資,本次交易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較小,未達對外信息披露的標準。
盡管探路者解釋稱,并未對業績產生影響,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調整渠道股權,退出經銷商投資,無疑是探路者在主營業績尚未成為支撐下,優化渠道,持續瘦身,補充自身渠道“造血”能力的舉措。隨著冬季來臨,戶外運動市場前景仍未好轉,這一次,探路者優化渠道后,能否在戶外主營業務上謀取更大的利潤,也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渠道調整
工商信息顯示,探路者已于近期退出了旗下子公司青島馨順達商務有限公司股權,探路者集團于2015年11月19日入股青島馨順達商務有限公司,認繳出資額510萬元,持股比例51%,目前已不在青島馨順達股東之列。
探路者在回復中表示,根據不同細分市場的具體情況,2019年探路者加強了天津地區的直營業務,同時將青島地區調整為加盟區域,以進一步提升青島當地加盟商管理層的積極性及充分利用其本地化資源優勢。
資料顯示,青島馨順達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4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批發零售服裝鞋帽、戶外野營用品、日用百貨、皮件、辦公用品等。此前,探路者在2018年年報中曾提到,青島馨順達是探路者三甲經銷商之一。2018年底總資產為7878.29萬元,營業收入為8349.19萬元,凈利潤為虧損344.30萬元,
事實上,這并非是探路者第一次針對在渠道調整。今年以來,隨著探路者的經營業績不振,出現持續虧損,探路者已關閉了部分店鋪。在2019年中期報告中探路者曾指出。截至6月底,探路者品牌門店數量外延同降5.99%至1192家。探路者旗下Discovery Expedition品牌門店數外延同降5.85%至161家。
對于閉店的原因,探路者在公告中解釋,公司關閉低盈利能力店鋪,優化渠道結構,加強加盟商管理,店效帶動收入同比增、同時,注重打造高端標桿店鋪,品牌形象提升。
無奈瘦身
值得關注的是,面臨退市風險的探路者,今年實現盈利已成為最為核心的目標。根據公告,2014、2015年,探路者凈利潤分別為2.94億元、2.63億元。到2016年,探路者凈利潤報1.66億元。2017年虧損8485萬元。2018年,探路者實現營業收入19.91億元,同比減少34.34%;實現歸母凈利潤-1.81億元,同比減少114.40%。按照證監會要求,若2019年度繼續虧損,深交所可能暫停探路者股票上市。
為了實現業績扭轉,探路者一直回歸主業、剝離副業的道路上不斷嘗試。11月14日,探路者發布公告稱,擬轉讓易游天下29%股權。除此之外,包括“原股東對公司所持圖途股權的回購”“原股東對綠野國旅所持部分股權的回購”“引入戰略投資者對綠野網、六只腳等相關業務進行資產重組”等都是探路者剝離與主業不相關業務的一系列動作。在今年6月,探路者還出售了部分自有商用房產,這筆交易貢獻了3625.26萬元的稅后凈收益。
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此次轉讓經銷商股權,也意味著探路者在主業上業績仍未好轉,而只有靠不斷剝離非主營業務,來實現盈利的目的。
對此,探路者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公司聚焦戶外用品主業相關戰略舉措的逐步實施落地,目前已初步取得了相關效果,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戶外用品主業實現收入7.9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1.11%;公司前三季度總體合并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主要是公司根據當前戰略優化旅行服務相關業務結構,縮減及剝離了部分利潤率較低的旅行服務業務規模所致。受益于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戶外用品主業收入的增長,戶外主業的盈利隨之增加,同時在相關旅行子公司業務逐步剝離優化后,其虧損幅度較上年同期也有效減小;剔除投資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的項目后,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3121.73萬元,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467.54%,盈利能力較上年同期顯著提升。
最后的突破口
按照探路者預計,2019年公司將扭虧為盈,且累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不低于1億元。
在服裝行業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總經理程偉雄看來,由于此前的多元化探索浪費的時間太久,目前探路者回歸主業的動作尚未看到實質性的改變。同時,目前的戶外運動需求不足以支撐戶外行業的發展。
實際上,目前戶外運動市場的情況并不樂觀。李寧、安踏、361度都推出戶外系列,361度曾與北歐戶外運動品牌One Way Sport以戰略合作的形式在國內開店,但后續無疾而終;而安踏在收購戶外品牌亞瑪芬體育后,也因管理和持續虧損,不得不出售部分股權,緩解企業現金流的壓力。
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戶外用品分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戶外用品市場報告》顯示,在2018年中國戶外用品零售總額增速繼續放低,僅有2.1%,達到249.8億元,這是自2011年創下59.2%、50.9%的增速高峰后,連續第7年增速下降。出貨總額也是同樣的情況,總額為141.2億,增速為2.38%。
不過,2022年的冬奧會則被行業人士視為戶外行業反彈的關鍵點,隨著大眾運動的升級轉化、徒步健身步道、露營地等基礎建設逐步增加,國內戶外行業的調整期即將結束,行業有望逐步進入新一輪的健康、穩定增長期。
未來公司將積極研究消費的變化趨勢,把握消費需求,積極應對當前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自身在戶外用品行業中積累的優勢,鞏固公司在品牌建設、營銷管理、產品研發、供應鏈管理、職業團隊建設等方面建立的核心競爭力,努力提升經營業績,并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探路者也在回復中表示,未來探路者將繼續聚焦資源發展戶外用品主業,以專業、科技、時尚三個元素為核心,持續提升研發設計人員專業能力,夯實產品競爭力,同時深度挖掘戶外細分運動市場,不斷為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戶外用品;提升公司信息化水平,全面升級運營管理能力,充分利用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與信息系統,聚焦線上線下進行零售的提升和協同,努力提升公司經營業績和運營質量,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戶外用品行業中的競爭力。
如今,優化非主營業務已成為探路者最后的突破口,但究竟是快速回暖,還是緩慢恢復,業界的判斷尚不清晰。宋清輝表示,在戶外主業前景尚未明朗的情況下,優化網絡是探路者的無奈選擇,探路者更應注重實現自身造血功能,在創新上實現新突破。
來源:北京商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