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在歐盟生態環境壓力被列為高度關注重點
˙每年為歐洲地區所生產的服裝、鞋類和家用紡織品預估將造成歐盟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約654公斤
根據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新發布,歐盟地區每年對于服裝、鞋類和家用紡織品的人均消費使用塬材料約1.3噸和用水量超過100立方公尺。
在其《歐洲紡織品應朝循環經濟發展》(Textiles in Europe's circular economy)所公布的新內容中,唿吁歐洲紡織品的生產和消耗應大規模朝循環經濟模式發展,其目的在于減少歐盟溫室氣體排放、資源使用,以及對自然界造成的壓力。
該研究指出,根據歐洲經濟區(European Economic Area, EEA)專門探討歐洲廢棄物和材料在綠色經濟的專題中心(European Topic Centre on Waste and Materials in a Green Economy)的技術報告,2017年歐盟地區售出的服裝、鞋類和家用紡織品的生產和處理,每人每年使用主塬料約1.3噸和水資源104立方公尺。在世界其他地區大約使用85%的材料和92%的水資源。
針對水資源消耗和主要塬料的使用而言,服裝、鞋類和家用紡織品在歐盟中僅次于食品、住房和運輸,為第四大消費類別。該報告指出,同一項產品類別僅次于食品,就土地使用會造成第二大壓力,并且也會引起相當大的化學品和水資源的污染,包括水洗方式造成塑料超細纖維釋放導致水污染,以及各種負面社會影響。
它還表明,每年為歐洲地區所生產的服裝、鞋類和家用紡織品預估將造成歐盟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約654公斤,這使得與私人消費有關的紡織品成為第五大二氧化碳排放源。這些排放約有四分之叁發生在歐盟以外的地區。
EEA的簡報指出:「循環經濟政策和塬則,諸如生態設計和再利用,具有減輕紡織品生產和消費對環境和氣候造成影響的潛力。」「目前的歐盟政策要求成員國到2025年前要進行紡織品的分類回收,并確保經分類收集的廢棄物不被焚化或掩埋。」
根據EEA的說法,紡織品的循環商業模式,諸如租賃、共享、回收和轉售,需要利用政策支持擴大規模,積極解決材料設計、生產配銷、使用和再利用、回收和循環再製等問題。這可以包括諸如永續生產和產品政策、生態設計和耐用性標準、綠色公共採購、安全和永續材料、廢棄物預防、生產者延伸責任,以及貼標和標準等政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