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是中國傳統服飾還是漢族傳統服飾?
漢族也和其他55個兄弟民族一樣,擁有自己的民族服飾——這里的漢族說錯了!漢人或者漢朝子民還差不多。漢人是指所有漢朝統治下的子民,各個種族和民族的都是漢人。漢族這個“民族”是“解放后”的50年代遵照親愛父親斯大林的指示對全國各個不同的族群搞蘇聯化民族政策才開始按照蘇聯的方式進行民族劃分的。
所以不要搞錯了,漢服不是漢族的傳統服飾。清朝也不是禁止“漢服”而是禁止明朝服飾!當然明朝也絕對沒有所謂的“漢人”而只有明人,就如同唐朝的人叫做唐人一樣,這也是為什么華人(包括所有民族和種族的原籍或者現有中華民國國籍和中國大陸的這人民共和國國籍)聚居區被稱作唐人街的原因,但是卻從來沒有什么“唐族”,因為沒有這個命名,如果黨和政府那時候決定用“唐族”這個名字的話又會認為“唐族也和其他55個兄弟民族一樣,擁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吧?
絕大多數的國家都不是單一民族國家。雖然日本的代表性民族服裝還是和服,但阿依努人還是有自己的民族服裝的。我的意思是,漢服沒有必要作為國家的代表服裝,但是作為漢族,我覺得可以普及下漢服的基本常識,也給對此感興趣的少數民族諸位提供一個了解傳統漢族文化的機會。200萬琉球人皆不在日本本島,即日本本島大和族占99%以上。在日本從來不會出現任何報表需要個人填寫民族的。單一民族國家并不是指這個國家一個其他民族的都沒有,而是少到了可以完全忽略的地步而已。而中國因為政策失誤,少數民族越來越多且對漢族形成逆向歧視,所以中國并不是單一民族國家。
從漢服圈以為的"禮"的角度,只要后代想抄周,真正的"周制——《周禮》《儀禮》里的制度——鄭玄等各代經學家的解釋——后代的輿服制——后代的實際禮服使用場合——民間實際的穿衣習俗",這一條路線中產生的各種差異都可以忽略不計,只要大家還惦記著那個"禮"就對了。但是在傳統服飾的圈子里,大概每一個差異都是謬之千里的吧。
個人覺得國家應該盡快根據漢服改訂幾種樣式,四季常服和禮服,方便中國公民在婚喪嫁娶時穿著。不可再用唐裝了,公民意識的崛起對清朝文化已經有很大抵觸了,很多人不敢對現政權抱怨于是代用滿清。制定標準的漢服是一種民族主義的藥,可以暫時穩定人心維護我黨統治。漢服這個詞的流行是這些年漢族虛無化的倒逼,但當年的漢人在面對異族的時候未必沒有漢服這個概念,華服是體現漢族文化特色和信仰禮儀的衣服,改了個名字,不等于這個概念以前就不存在了,以普魯士為主體的聯邦們合并成了德意志,普魯士就是不存在的了,和德意志的聯系就可以割裂了?德意志就變成概念開發產品了?
我們所說的漢服不是“漢服”這個名詞,我們認為的漢服就是漢族被人強行扒去的衣服和尊嚴,是漢族先民創造并且穿了幾千年的衣服,不是單指某個款式,更不是這個名詞,不管它之前叫什么名字,或者它有沒有確定的名字,現在我們把它叫做“漢服”,剃發易服300年后一部分漢族人追思祖先,希望有機會穿自己民族的衣服,何錯之有?漢服是漢文化的一部分,宣傳漢服是在找回漢民族缺失的文化,就算根據古畫和文字記載復原的漢服不可能完全跟古代一樣,那又如何,沒有什么東西是一成不變的,現代人自己設計漢服也未嘗不可,個人認為只要基本滿足漢服樣式就算漢服。
服飾本身就是中華(漢族)文化傳承,怎么就少了文化?而且準備繼承什么文化呢?恰恰是這種形式上的文化,在今天是可以跨越階級的審美情趣,就好比歐洲的近古時代,能夠進音樂廳聽古典音樂的都是貴族富豪,然而現在只需要一張唱片,這些東西都不成問題,即使是音樂會,買張票就是了,漢服的形制的階級性早就已經跟著封建社會制度被扔進了垃圾桶,早就已經不涉及到古代復雜的社會關系的,反而最容易繼承。你繼承中華文化,還準備恢復帝制?還是覺得穿了這身衣服就得會跳一段霓裳羽衣?還是說非得搞個隆重的祭祀?這些都跟服飾本身無關號碼?服飾本身的設計元素、制作工藝繼而寄托了古人的價值觀,難道不是滿滿的文化?發表把服飾排除在文化之外的論調的人,難道就會用溫情對待中國其他的文化?不扣上封建余孽的帽子就不錯了。
我覺得漢服沒有流傳的原因是不適合現在的節奏,很難想漢服在高峰期人滿為患的地鐵里怎么辦。其次就是年代久遠,每個朝代都有變化。最后就是沒有得到國家的推廣。‘以和服為例,女性和服也不適合社交,工作,但是由于政府對于傳統的重視,在重要節日見到身材和服的男女并不稀奇。最后我覺得要是給中國也定義一個國服,女性的旗袍,男性的中山裝,都值得推崇,然后再是盛裝,那自然就是中國的漢服了,進行些更加便利的修改,很不錯。總好過現在盛大場合人人都是西服革履更能體現我們是中國,畢竟西方也有專門的晚禮服。
主要的原因是官方不推以及內在體系混亂,官方不推可以理解,56個民族推漢服難免又會被國外媒體煽風點火,六七十年代那些年,懂得吧,漢服已經斷代了,現在根據文物考究很難,早年商家就是那古裝劇里的衣服當漢服,現在還廣為流傳爭執不休,其實你看我的圖,漢服有禮服,有平常穿的,你去淘寶搜宋制兩片裙,很多漢服融入日常根本看不出來是漢服,但大眾印象他就是寬袍大袖不日常,有什么辦法,日常的也看不出來。
來源:歷史深度解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