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值得關注的15位設計師
如今,想要成為一家大型時裝公司的創意領袖,不見得一定要擁有廣泛的、明星般的影響力,頂級品牌的高管和許多商業品牌正將更多機會給予潛力尚未發揮的設計師——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
在西方時裝界,你很容易找到最近大品牌偏愛選擇新人的例子。Bottega Veneta的Daniel Lee曾在Celine擔任成衣總監,在Phoebe Philo手下工作。Lanvin的Bruno Sialelli曾在Loewe為Jonathan Anderson效力,在行業中累積起好名聲。Schiaparelli的Daniel Roseberry是Thom Browne手下的一員老將。Marni的Francesco Risso則長期追隨Miuccia Prada工作。而作為Karl Lagerfeld的長期合作伙伴和工作室總監,Virginie Viard則使Chanel的品牌特性得以傳承延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Lagerfeld離世后給品牌帶來的影響。
當然了,品牌“二把手“成功創業的軼事與現代時尚一樣古老,例如崛起于Christian Dior的Yves Saint Laurent,還有取代Chloé前創意總監Stella McCartney的Phoebe Philo。
但節奏越來越快的世界,成功要快,賭注得夠大。Virgil Abloh或Demna Gvasalia這樣的設計師為他們加入的品牌帶來了自己的忠實追隨者:Louis Vuitton和Balenciaga都分別受益于Virgil和Demna粉絲的關注。
但選擇一個完全不在公眾視野里的人也有好處。擁有多年工作室經驗的設計師很多都擔任過不同角色,積累了強大的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用人成本往往也低于明星設計師。
巴黎獵頭公司Agent Secret的合伙人Jean Vigneron告訴BoF:“我不想找一個標價過高的超級明星,我想找到一個人才,把他或她帶出明星設計師的陰影。”
想要成為一個當前搶手的創意總監,設計師需要擁有強大的媒體和營銷技能、商業敏銳性(還要有能力與首席執行官保持良好的關系),還要有清晰明確的設計基因。
招聘公司m-O Conseil的創始人Mathias Ohrel表示:“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的創意總監來自配飾領域,因為對于一些品牌而言,配飾業務所占的份額最大。”
Agent Secret的創始人Agnès Barret認為,飾品設計師具備成為成功的創意總監的獨特能力,因為他們擁有優秀的專業技能和強烈的視覺觸感,例如手袋專家不僅能帶來高效的商品銷售策略,秉承商業實用主義,還能帶來新鮮的創意視角。
歸根結底,符合時裝屋理念的強烈的審美觸感是品牌最看重的因素。對于自己招募的每一位設計師,Barret的目標是——“找出那些能證明時尚并非天生的創新天才“。她說:”我們現在所處的時尚行業,已經不是五個人就能決定潮流的行業了。”
在中國,時裝乃至更廣闊的市場也在期待新的設計師。從西方主要時裝周、上海時裝周與Labelhood、Fast East等創意孵化器走出來的中國年輕設計師,已經通過自主創業或與大品牌合作等形式成名,甚至找到了新的職業發展方向(比如與H&M合作的Angel Chan設計師陳安琪剛剛在Netflix的真人秀上收獲了更廣泛的知名度,還有Sankuanz創始人上官喆如今還兼任潮流雜志《Yoho!》的主編。)
中國本土商業與非時裝品牌亦希望能在優秀設計師初出茅廬時成為他們的“伯樂”,盡早注意并找到對的合作目標。未來“更有希望”的人選,或許在出眾的創意與審美愿景之外,還要兼具國內外知名品牌的設計工作室經驗,以及敏銳的商業嗅覺并熟悉供應鏈和市場。
誰將在2020年成為主角?在這里為你總結國內外時尚獵頭和高管正在關注的新興人才。
Ilaria Icardi(Victoria Beckham)
Icardi曾被譽為Celine創意總監的潛在取代者。2008至2013年,她在Phoebe Philo手下擔任設計總監。Icardi的職業生涯始于Yves Saint Laurent,她曾在那里擔任7年高級設計師。這位現任Victoria Beckham的設計總監,在塑造品牌的簡潔審美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繼續收獲評論界的贊譽。Icardi擅長流暢、利落的時尚剪裁,此外她在與大大小小的工作室合作方面經驗豐富,這使她很適合擔任創意總監的角色。
Martina Tiefenthaler(Balenciaga)
Tiefenthaler最早在慕尼黑學習平面設計,后來在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Applied Arts)師從德國時裝設計師Bernard Willhelm。Tiefenthaler的時裝生涯始于Maison Martin Margiela,她在那里擔任女裝設計師,曾設計了2012年的H&M聯名系列。她還在Maison Martin Margiela遇到了Demna Gvasalia,并追隨他到Louis Vuitton工作了三年,又于2017年在Balenciaga與他共事。作為Balenciaga現任男女裝系列、手袋、鞋履、配飾和眼鏡的設計總監,她在這所時裝屋里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現在的問題是,她準備好走出Gvasalia的影子了嗎?
Adrian Appiolaza(Loewe)
在巴黎工作的Appiolaza與Yvan Mispelaere一樣,都曾是Philo在任時到離職后Chloé設計團隊的一員(她們在2006秋冬時裝發布會作為團隊一起謝幕)。在Prada和Louis Vuitton任職一段時間后,Appiolaza重返Chloé,擔任Clare Waight Keller手下的設計總監。這個滿身紋身的阿根廷人目前擔任Loewe女裝成衣團隊的設計總監。他擁有一個相當大的檔案庫,收藏了來自Yohji Yamamoto、Comme des Gar?ons、Junya Watanabe等人的設計(他會在自己的Instagram 賬號上發布相關內容)。
Yvan Mispelaere(Valentino)
1989年,Mispelaere開始協助Lanvin高定女裝系列主管Claude Montana的工作。為Montana擔任五年助理后,這位法國設計師加入Valentino,開始了他在這家時裝屋的第一份工作。他在Prada、Gucci、 Chloé和Celine都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在在2010到2012年接替Diane Von Furstenberg擔任過創意總監(Von Furstenberg在紐約時裝周的最后一場秀結束48小時后就離開了品牌)。這位51歲的設計師現在與Pierpaolo Piccioli一起擔任Valentino的高級時裝設計總監。
Fabio Zambernardi(Prada和Miu Miu)
Zambernardi目前是Prada與Miu Miu兩個品牌的設計總監,他從2002年開始擔任這一職位。Zambernardi從1997年開始擔任鞋履系列設計師,1999年開始擔任時尚調配師(Fashion coordinator),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Prada集團度過。如今,他與Miuccia Prada一起開發新系列,并全面負責品牌的戰略、研究、產品形象與所有時裝系列的設計和開發。
Michael Rider(Ralph Lauren)
這位美國布朗大學的畢業生曾在Balenciaga的Nicolas Ghesquière手下,擔任了四年的高級設計師,隨后加入了Celine,與Phoebe Philo共事了近九年。2018年,Rider被任命為Ralph Lauren的女士Polo衫業務高級副總裁和創意總監,負責提升中等價位的產品線。之所以能在這家美國公司勝任創意領袖并擁有廣闊的職業發展前景,也得益于他曾是Philo的學徒。
Frances Howie(Stella McCartney)
這位新西蘭設計師于2006年畢業于倫敦中央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獲得女裝碩士學位,在那里她師從時尚界最有影響力的導師之一、已故的Louise Wilson。2006至2009年,剛從大學畢業的她在Lanvin擔任Alber Elbaz的設計助理。2009年,她加入Stella McCartney,目前擔任該品牌的女裝設計總監。Stella McCartney前衛的審美引起了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路威酩軒(LVMH)的關注(LVMH去年開始持有品牌的少數股份) ,因此,這個具有強烈環保與社會意識的品牌自然吸引了各路設計人才。
Matthieu Blazy
2007年,Blazy畢業于比利時La Cambre時裝學校,隨后加入Raf Simons,并一直效力該品牌直至2011年。他接著進入Maison Martin Margiela,擔任高級定制系列Artisanal的設計總監,后來又負責高級成衣系列設計。2015年底,Blazy加入Phoebe Philo執掌的Celine,擔任高級設計師,2016年加入Calvin Klein擔任設計副總裁,負責女裝和男裝系列(并再次與Raf Simons共事)。2019年1月,在Simons離職的同一時間,他也離開了這個美國品牌。據了解,Blazy現在擺脫了競業協議束縛,為進一步邁向下一段創意總監生涯奠定基礎。
唐大耘(Gar?on By G?ogcn)
唐大耘畢業于巴黎的Studio Ber?ot的時裝設計專業,畢業后加入Maison Margiela 擔任設計工作,曾經為蕾哈娜(Rihanna)、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設計出席Met Gala晚宴與奧斯卡活動的定制禮服。2017年,他創立了個人品牌Gar?on By Gar?on,將歐洲中世紀的靈感、服裝風格和結構運用在現代男裝之中,在國內一眾男裝設計師品牌中帶來了不一樣的調性和風格。
馬明(Ming Ma)
這位設計師最早學習會計專業,后來轉入倫敦中央圣馬丁學習女裝設計本科,后來獲得連卡佛(Lane Crawford)全額獎學金并繼續回校攻讀碩士課程,師從Louise Wilson。在校期間,他曾參與J.Crew x CSM 合作項目,并一舉奪得設計項目冠軍。2016年畢業后,他曾在Tristate Group作為女裝主設計師工作。2018年,他在上海創立了個人同名品牌Ming Ma,以色彩、面料質感與廓形詮釋當代優雅女裝,他的作品已經登上了眾多時裝雜志的大片,并在上海時裝周期間贏得了新銳力量獎,獲得了Visa的支持。
單曉明(M Super Avenir)
M Super Avenir 2020春夏系列發布會 | 圖片來源:Instagram賬號@msuperavenir
單曉明畢業于倫敦中央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以交織著的彩色二維“圖形”拼合的時裝系列在2017年的圣馬丁畢業發布會獲得特別創意大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設計師,并被意大利版《Vogue》提名為 2017 年度十佳青年設計師。2018年,單曉明創立了個人品牌M Super Avenir,繼續探究人體與二維圖形之間的關系。
尹經緯(Oude Waag)
來自成都的尹經緯,畢業于倫敦中央圣馬丁女裝設計本科,隨后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取得女裝設計碩士學位,在讀期間曾在Haider Ackermann、Chalayan等品牌實習工作。2017年,他在倫敦時裝周發布了MA畢業作品《矛盾志》,入選了Vogue Italia "Vogue Talents 2017"。同年,他創立了個人品牌。尹經緯用時裝研究與探尋智識、思考、衣著與身體間的關系,并用流淌的垂墜、創新面料與低調細節講述親密的情感。
方妍楠(Susan Fang)
方妍楠在加拿大和美國長大,隨后移居倫敦。2015年從倫敦中央圣馬丁藝術學院畢業,曾在Celine、Stella McCartney、Kei Kagami實習和工作,在2017年創立了同名品牌Susan Fang。2018年,她獲得 Fashion Scout “Ones to Watch”獎項,并在倫敦時裝周舉辦了第一場時裝秀。她曾入圍2019 LVMH Prize青年設計師大獎,成為20組半決賽選手中唯二的中國設計師之一。這位尤以透明“珠珠包”聞名的年輕設計師,希望用時裝探索數學幾何,以及對世界的感知,用“空氣編織”等創新面料、色彩與節奏加以呈現。 她的作品已經在Browns、Selfidges等知名零售商處販售。
王予涵(Yuhan Wang)
王予涵來自山東威海,首先在清華大學學習時裝設計,后轉入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VA)主修平面設計,并在倫敦中央圣馬丁學習了五年,這樣的設計背景使她追求展現亞洲女性美的設計,融匯數碼原創印花與手工繪畫元素、柔軟的面料和古怪的細節。王予涵的本科設計在2016年獲得歐萊雅年輕人才大獎(L’Oréal Professionnel Young Talent Award)亞軍,并從2019年春夏開始連續三季在“人才孵化器”Fashion East展示。她曾在JW Anderson和Oscar de la Renta實習,如今在Marni擔任初級女裝設計師。2018年,她在倫敦的個人品牌Yuhan Wang發布了首個系列。最近,她剛與中國設計師楊桂東(Samuel Gui Yang)共同入圍了2020年LVMH青年設計師大獎。
來源:BOF 作者:BoF Team ? Jingwen Chen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