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一個香港人來內地管理國有企業
莫覺凡,1988年,他跟隨香港公司在內地建設了北京當時最豪華的飯店——王府飯店。
1992年,中國政府到香港招商,他再次來到北京,“稀里糊涂”地投資了一家國有服裝企業。
當時距離香港回歸還有5年的時間,他還只能被稱作香港人。
28年前,作為最早來內地創業的香港人,他是如何適應國有體制的呢?又是如何將一家國有服裝廠經營成一個西服品牌的呢?在中國早期的市場經濟建設中,像他這樣的港商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呢?
通過莫覺凡的創業故事,讓我們一同回顧這段不被人熟知的歷史。
莫覺凡:九十年代我們來投資的時候,其實不懂別的行業,先投制造企業。我們在沈陽投的是商場、零售行業,在北京投的是一個國企的、最大的服裝企業。當時那個企業叫東華服裝廠。
董豪:其實我們說,招商引資最重要的,引進來的不單單是資金,更重要的還需要有新的理念。
莫覺凡:你說得很對,當時這個企業是虧損的。所以我們先解決了這個問題,企業不虧損了。我也“糊里糊涂”地就變成一個國企的老總了。
所以,我來了以后,實在是很難跟員工溝通,那時候我的國語很糟糕。我每天要做人的思想工作,最多經常是做到(凌晨)三點半。早晨七點半上班,那七點要起床,每天就睡三個來小時,天天就給人做思想工作。
但是我們還是能夠很快地用一年時間,使我們全工廠的人的工資收入增長了五倍。說理念嘛,其實是通過我們進來,不是提高了什么管理經驗,而是我們敢于“抓”。當然我沒有開除一個人,也沒有帶一個人來。就我一個“光棍”過來的。但是我很感謝,當時中國的那一代人,都是非常能吃苦。
其實他們是任勞任怨的。當時總停電,一停電,大家就回家,一有電,半夜從家里趕過來,通宵都在工作。我們都是做出口,但在北京做出口非常困難。
我們要跑到天津,從海港再出去,工廠在北京通縣,我們往返通縣到北京市里都要兩個多小時。最終我們要兩條腿走路——出口和內銷,那么內銷方面我們就開始建立內銷網絡、選拔人才。
董豪:是什么契機,讓您覺得不應該做代加工,應該去創造屬于自己的品牌?
莫覺凡:您這個問題好像今天是個問題,但當時不是個問題。這是很自然的,我們去創造品牌,發現國內的品牌,在國內不太吃香,因此我們就直接買國外的品牌。
買來就再注冊中文商標,比如我們做羅馬世家,當時注冊了五年才完成。所以,一直到1999年,我們整整用了五年才把商標注冊下來。
董豪:那您將來想找的接班人,或者是未來您心目當中的接班人應該是什么樣的?
莫覺凡:“ 接班人”這個詞很有份量,就證明你要朝著百年企業去做。我覺得我們更需要的是愿意付出、愿意打拼的人,用時間的熔爐去錘煉出領袖人物,這才能談到真正的接班。
其實,我們企業在不斷變革、在創新,所以我們需要很多懂得信息時代的人物。無論是什么樣人才,我們需要這種愿意付出、愿意奮斗的人才,包括合作伙伴。
我們很愿意去找其他不同地方的合作伙伴。未來的企業是與很多人的鏈接,員工與企業之間是合伙人的方式、合作的方式,我們與其他很多不同地方的人也是會用合作的方式。所以,未來我是很渴望找到越來越多優秀的合作伙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