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拼”韓國東大門:中國網紅直播1天帶貨3000件
出租車一個轉彎,道路變得寬闊起來。
地標性的韓國東大門設計廣場出現在眼前,高聳的大樓環繞四周。它們與更廣闊的平和市場等建筑共同組成了繁華的韓國東大門市場。
這里是公認的亞洲潮流發源地——一個地處首爾市黃金位置,擁有十余座摩天大樓、三萬個檔口、24小時不停轉的時尚中心。
7月,我在東大門“血拼”了三個小時之后發出了懊惱的自問:“前幾晚都干嘛去了,怎么不來這兒掃貨?”
而我對東大門的真正認識,是經由“血拼”途中偶遇的中國人拼成的。
潮流發源地的店主:no photo!
進入apm place的時間是晚上9點。
放眼望去,燈火輝煌的商廈內,滿是玲瑯滿目的衣服和摩肩接踵的人群:檔口的店主、涌入的客戶、取貨的大叔、代購的姑娘,直播的買手……混亂而又有序。
零售多在白天,批發則在晚上8點開門,次日凌晨5點結束。
在亮如白晝的一眾批發市場里,apm place以款式新穎見長,且相對高端。這棟建筑物的地下兩層為飾品、鞋包專區,1到8層為女裝專區。其中頂部的三層是精品區,你在首爾江南高端服飾店買的貨品,或許就來源于此。
每個檔口,都站著一兩個身材堪比模特的韓國小姐姐。她們面容姣好,妝容精致,穿著自家的衣服,是再生動不過的招牌。
我手持銀行卡,佯裝批發的人進店談價,沒想到卻正是這個細節暴露了我的“外行”。
兩個一同進店的小姑娘主動上前指點:“你這是還沒在這買過衣服吧,一看就是第一次來。在東大門交易只能用現金,支付寶、微信、銀聯啥的,一概不頂用。”
我依其意見藏好卡拿出錢,畢竟她們人手一袋衣服,看似經驗豐厚。可沒想到,這倆人也是“半路指點”。
就在她們拿著手機拍攝店內衣服并傳給好友時,店主上前阻攔:“NO PHOTO。”話語間,神色有些嚴厲。
“我們就是拍給國內的朋友,她也想買。”她們還沒放棄。
店主似乎并沒有聽懂普通話,一個勁兒地擺手說“No”,并且要求她們撤回照片。
在店主強硬的態度下,姑娘們只能依其行事。事畢,她們沖我吐舌頭笑笑:“這些店家就是怕我們把衣服的版拍回去自己做,侵犯她們版權。”
擁有百年歷史的東大門市場,從1970年代起,就伴隨著紡織業成為韓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成而躍居中心的位置。至90年代,韓劇出海,韓流盛行,服裝等產業也頗受國外歡迎,尤其是中國。
多年來,國內服裝界形成三大地標性的集散中心——北有“北京動物園”,東有“杭州四季青”,南有“廣州十三行”,而這三大集散中心的源頭共同指向韓國東大門,多年來均有專人常年在韓國東大門采購,回來售賣或者打版制造。潮流的西學東漸,就在一件襯衫一件裙子間蔓延。
東大門的衣服,多數沒有品牌,只有店名。但仔細觀察,一家店與一間店之間,饒是風格相同,但款式也是絕對不同的。各個檔口都有自己的設計師,對衣服的新穎性和款式都極為看重。
每一家店的“no photo”,形成設計的保護墻,也成了各國人來韓國東大門走一遭的理由。
作為散客,原本進入了批發市場幾乎“寸步難行”,同一款式的衣服,至少兩件起售是“潛規則”。
幸運的是,時維盛夏,韓國東大門一年兩次的打折季正在進行中,單件衣服也可出售。
各個檔口陳列著三四排衣服,夏季款約莫1萬韓元到3萬韓元,也即60元至180元人民幣,冬季款大約人民幣300元到800元左右。價格不高,但無奈之處在于“一口價且不能試”,合身與否全看運氣。
這座服飾迷宮里,一件件版型好看、價格不貴的衣服,很容易讓人陷入瘋狂。每個人都拿著三五個大袋子,每個袋子都鼓鼓地塞滿了衣服。不少人將一疊韓幣揣在手里,準備隨時付款。
我現金不多,在一家店里選了兩件衣服就已告罄。好在東大門周圍遍布著“換錢所”。當然,無論什么時候去,換錢所門口都排著長隊。正在韓國上學的中國留學生姑娘小李,就排在我的前面。
她穿著T恤,外面罩一件長袖薄襯衫,下身一件牛仔褲,很有韓范兒。談及東大門,她說留學一年,這是第二次到東大門:一來非打折季的東大門衣服并不便宜,二來自己住在弘益大學和梨花大學之間的新村,在這三處,無論大型商場還是小型服裝店都不缺。
韓國線下商業的之發達,到了“百米一家便利店”的地步,可謂“有道路處,皆有零售”。
小李說,這次也是陪姐姐來,沒打算買,但打折后的價格讓她停不下來,只能取現金“買買買”。
隔壁隊伍的另一位留學生也插話:“我來韓國前就帶了幾件衣服,但前兩天搬家,兩個大箱子都塞不下。周圍的韓國同學都在買買買,也是跟著買習慣了。”
走在首爾的大街上,確實會發現,無論是姑娘還是小伙,一個個都經過一番精心打扮,著裝新潮而又協調。往高點兒說是賞心悅目,往糙點兒說是極為養眼。
這樣的文化也有緣由。首爾2018年的人均年收入13萬元。收入高,消費自然也高。吃一頓稍微正式的飯便不下百元,而一件衣服也不過如此,以一頓飯錢取悅自己,何樂而不為?
這一晚,apm place大廈內往來的客戶,幾乎清一色是中國人。
一個檔口兩到三名職員,男生負責拿貨,女生是導購兼著收銀。多進幾家,就發現一家店內至少有一名中國職員。
韓國店員反復說著兩個詞:“歐尼,這里打折。”
中國店員就不一樣了,他們了解中國客戶。客戶猶豫時,她們會讓客戶試穿;當韓國店員只談價格時,她們會介紹“這是兔毛的,很暖和”;她們甚至會在你買完一件后,又拿出一款說“很適合你”。
這些中國職員,一半來自國界邊上的朝鮮族人,他們是全職;一半來自韓國念書的中國留學生,他們是兼職。
他們繪聲繪色的溝通,總能讓你買下那件衣服。
一家冬裝店門口,我駐足良久。
躊躇的原因在于,衣服好看,但衣服領子處卻寫著“made in China”。在韓國買一件中國制造的衣服,何必呢?
中國店員看出了我的猶豫,流利地介紹道:“韓國冬天的衣服,像呢子大衣、羽絨服,基本都是咱們中國生產的,他們人力和設備不足。但他們會提供設計,提出服裝布料的要求,中國只是幫忙生產一下。”
看我摸著料子仍然不決,她進一步解釋:“我們店是實誠,你看別的店寫著‘made in korea’,其實啊是從中國拿回來,貼上了這個標簽而已。”
在韓國店員欣賞的目光和中國店員“你賺到了”的話語中,我抱著三件冬季的衣服,歡歡喜喜出了門。
全球購的買手與扛大包的大叔
寬敞的通道與龐大的人流比起來,還是顯得過于狹窄了。大樓里,人人匆匆忙忙,總會撞到或者被撞到。
那些人里,有散客,有批發的人,有店員,也有兩個為數不小的群體:一是正在做淘寶直播的全球購買手,多是中國小伙子小姑娘;一是正在扛著大包的衣服往物流中心送貨員,多是韓國大叔。
在二樓的一個檔口,我碰到了盛太。如果你看淘寶直播,如果你也喜歡東大門的衣服,你很難不知道“盛太全球購”這個直播間。他有52萬粉絲,平均每場直播的觀看人數都在10萬以上。
一個月有三周,他都在韓國的東大門。不過此時,他并沒有空理我。
每天晚上8點,他就和團隊——一個直播助理,一個合作模特——進入到東大門的各個檔口里。在接下來的五六個小時里,他們通常會在五到六個檔口進行直播。
實際上,他的團隊人數不止于此。買手在他們進入檔口前,就已經在各個檔口挑選了衣服,談定了價格;國內的客服團隊、發貨團隊,也時刻準備著。
別看現在團隊人員齊備,兩年前,20歲出頭的盛太是單獨來到了這里。
他拿著手機直播,各個檔口限于不能拍照不能視頻的規定,都不讓他進。在一個檔口門口連播了20天,為他們帶來驚人的銷量后,對方才同意他進店直播。
“這家店的衣服真的特別好,你看小姐姐身上的這件西裝,特別有型。”
這位全球購top級的買手,打折季一天就能成交2000-3000件衣服。模特不停試穿,盛太不停介紹。最初他只是拍,后來他讓店員幫忙試穿,現在,他有了專屬合作的模特。
升級的背后,是東大門對這個小伙子超強帶貨能力的認可,也是隨著買手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必選之路。
盛太笑說,全球購買手把這里變得越來愈熱鬧,檔口也是一鋪難求。
“店主拿著拿著他們家設計師最新設計的衣服,去這層樓上的管理部門那里申請,都不一定會給他一間新的店面呢。”
買手的衣服,多由韓國物流業的大叔負責運送。
在熟悉了之后,即便要加貨,買手都不一定要親自到東大門。他們只需讓大叔來店里拿貨,發貨后打款即可。
圍繞著東大門,一位搬運工月薪可達人民幣1.5萬元至3萬元。他們寬厚的背,連接了東大門的衣服和世界各地的人們。
一百年不衰的東大門有何秘密?
走出大廈時,已過12點。地鐵已停運,公交無蹤影。
大廈口的出租車漫天叫價,來時打表只要50元路費,回去時,開口要價200元。
我們選擇走路而回。大約行走三百米之后,兩旁漆黑下來,熱鬧如煙消散。回頭看,東大門還在那里,亮著霓虹似的燈。
東大門是引領亞洲時裝潮流的。最新版最時尚的衣服總會最早出現在這里,一年制造多個爆款經久不衰。
東大門是有技術含量的。盡管同樣做批發,但設計師們總能在這里找到一席之地,并由此展開最前沿的追逐與競爭。
東大門也是有例外的。部分檔口拿著其他國家進口的短袖和襯衫,用“made in korea”忽悠著遠道而來的客人。這樣的行為正面臨越來越嚴厲的處罰。
檔口的店主還在守候,批發的人們還在選貨,直播的買手還在介紹。
一百年了,這個市場越加熱鬧了起來。來這兒轉一轉,才知道東大門為什么是東大門。作者:徐藝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