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聯證券副總裁崔秀紅:主推“固收+”在大資管時代突圍
11月2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承辦的“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0年年會”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舉行。
萬聯證券副總裁崔秀紅在當日下午舉行的“責任中國——2021年中國資產管理新趨勢”分論壇上作了主題為《擁抱時代變革,構建券商資管差異化核心競爭力》的演講。
資料圖。
崔秀紅認為,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國內資管行業大發展且競爭愈發激烈,萬聯證券將會抓住資管行業的發展機遇,以資管作為突破口在券業中突圍。而在發展資管業務時,又會選擇發展“固收+”的產品,在整個大資管環境下做出特色。
萬聯證券這幾年大投入發展的資管業務收入快速增長,2019年行業排名第38位,資管業務的發展卓有成效。
崔秀紅稱,公司選擇以資管為發展方向,與時代背景和居民需求的變化緊密相關。“我國改革開放40余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過去幾十年,制造業、房地產業等行業的蓬勃發展支撐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屬于以投入生產要素作為拉動經濟發展主要動力的舊經濟模式。”她指出,目前中國正處于新舊經濟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近兩年來,國家大力推動資本市場改革,密集推出科創板、發布新證券法、推動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落地,彰顯國家通過資本市場引導我國本土企業自主創新、高科技行業快速發展,推動新舊經濟動能轉換的決心。
“面對新舊經濟動能轉換的歷史時期,在資產端,新經濟需要健全、匹配的投融資機制支持,金融行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供血系統’,需要擁抱科技時代、擁抱股權時代;在資金端,舊經濟累積的居民財富及新經濟資產紅利也催生了差異化的居民投資配置需求,對資產管理行業也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崔秀紅分析稱,過去20年,中國城鎮化率快速提升,地產對經濟增長拉動效果明顯。2016年中央部委與地方政府持續打出政策“組合拳”,對地產領域的過熱投資、過度投機行為形成了有效抑制,投資者傾向于尋找新的投資方向。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居民家庭收入快速累積、投資理財需求日益增加,當前我國居民金融資產中有一半以上是現金和存款,轉向更高投資收益的“存款搬家”趨勢還將繼續。同時伴隨人口結構變化,居民家庭對多元資產類別、多元風險收益特征的投資工具需求也在迅速提升。
在資管新規凈值化轉型背景下,券商資管面臨兩條不同的發展道路:一條是集合了多元資產序列以及多策略類型產品,覆蓋全客戶需求序列,而這類發展路徑更適合大型券商資管機構,但不可避免的是與其他類型的資管機構在多個賽道形成正面競爭;而另一條則是針對特定客群需求,深耕一至兩類大類資產,并圍繞其發展具有鮮明風險收益特征的核心策略的精品化道路。在崔秀紅看來,第二條路是中小券商資管生存下去的必然選擇。
萬聯證券作為一家總部設立于粵港澳大灣區的國企券商,基于自身資源稟賦,其資產管理業務選擇了做精不做雜、做深不做廣的發展方向,聚焦投資目標為“守財保值”、“生財增值”的客戶投資需求,在特定風險收益特征、某幾類資產及策略上站穩腳跟。萬聯證券將核心競爭力聚焦于固定收益及“固定收益+”策略,并構建了固收策略的添利系列、“固收+”權益的穩健添益系列、“固收+”可轉債的粵乾系列的產品矩陣。崔秀紅介紹,“2018年,在宏觀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利率水平回落,我們的策略是防守,主要深耕固收產品,并抓住資管新規后預期收益型產品供給減少、相關理財需求釋放的契機,通過固收策略‘添利’產品,滿足低風險偏好客戶群體守財保值的需求。我們預計未來幾年是新舊經濟加速轉換的重要窗口,權益市場整體表現將優于債券市場,因此自2019年起,萬聯資管在已然成熟的固收策略基礎上,加快布局固收+產品,通過固收+類‘穩健添益’、‘粵乾’系列滿足既希望守住財富、又愿意分享新經濟發展紅利的客戶群體的生財增值需求。”
資產管理是金融市場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居民資產配置格局變遷的趨勢面前、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資產管理機構應當忠實于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做老百姓信賴的理財服務提供者;忠實于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做資本市場重要的買方力量服務于經濟與社會轉型。萬聯證券資管將緊緊圍繞固收、固收+策略領域深耕細作,始終保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初衷,依托精品化的投資策略與特色化產品體系,為廣大居民創造更多財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