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2020年凈利潤42.34億元:進一步鞏固新能源汽車龍頭地位
文/張浪
3月29日,比亞迪(002594.SZ)發布了2020年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收入1565.9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34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62.27%。
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比亞迪的銷量持續走高,收入、利潤等指標環比上升。以比亞迪旗下旗艦車型漢為例,漢車型上市后得到消費者認可,銷量快速增長。自上市以來,連續多個月銷量破萬,躋身同級車型佼佼者之列。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年初,在疫情的沖擊下,比亞迪迅速響應號召快速轉線生產口罩等防疫物資,與此同時,各項主營業務保持著較好的發展節奏。除了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和銷售業務之外,動力電池外供業務和半導體業務分拆上市也都在2020年取得了明顯進展。
當前,汽車行業正處于大變局時代,仍然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在應對疫情所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的同時,比亞迪通過不斷擴大開放,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領域的領先優勢進一步突顯。比亞迪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一季度凈利潤2-3億元,同比上升77.57%-166.36%。
比亞迪的未來潛力被投資者看好,在過去的一年里股價實現翻番。截至3月29日收盤,比亞迪每股168.10元,最新市值約為4809.58億元。
鞏固新能源汽車龍頭地位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地控制,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復蘇。進入下半年之后,比亞迪的產銷也持續回暖,環比不斷升高。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的銷售結構出現了變化,以比亞迪漢EV為代表的高端車型,市場表現極為亮眼。11月、12月,比亞迪漢銷量持續破萬,被認為樹立了中國自主品牌的新的標桿。
作為比亞迪旗下的高端車型,比亞迪漢搭載了刀片電池,自問世以來就因為其外型設計、智能化配置、續航優勢等受到行業關注,它不僅是比亞迪向特斯拉發起挑戰的重要車型,也是比亞迪電動車走向市場化階段,與國外品牌直接競爭的關鍵車型。
十年來,中國電動車高速發展,本土企業也在技術積累的過程中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比亞迪漢在市場上的成功,印證了比亞迪電動車技術多年來沉淀的優勢,也展現了比亞迪在面向汽車“新四化”轉型過程中的科技創新。同時,比亞迪漢對于比亞迪的品牌提升,也帶來了顯著的效果。中國品牌也在高端化的道路上更加自信。
除了純電領域,比亞迪還率先對插電混動技術進行了戰略細分。2020年,在DM-p超強動力技術定義插混車型的“絕對性能”之后,比亞迪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再進一步,推出主打“超低油耗”的DM-i超級混動技術。
專為DM-i超級混動技術打造的驍云-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以實現超低油耗為開發目標,熱效率高達43%,是全球熱效率最高的量產汽油發動機之一。
應用DM-i超級混動技術的車型,相比傳統燃油車,油耗更低、起步更快、平順更靜音、電動更環保、不限購不限行。但搭載DM-i超級混動技術車型的價格,卻與同級別外資燃油車購置落地價相當。
今年3月,搭載比亞迪最新的DM-i超級混合動力技術的車型秦PLUS DM-i、宋PLUS DM-i已正式上市。
中泰證券指出,比亞迪三款基于DM-i新平臺打造的車型,降維打擊了燃油車市場,在售價上實現與同級燃油車平價,同時兼具電動車使用成本等優勢,將進一步加速我國汽車電動化。
刀片電池重新定義電動車安全標準
2020年3月,比亞迪正式發布了刀片電池,并對外公布了刀片電池順利通過“針刺測試”的視頻。一經發布,便備受行業矚目。
“刀片電池將改變行業對三元電池的依賴,將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回歸正道,并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
動力電池之爭硝煙再起。動力電池被稱為電動汽車的“心臟”,作為電動汽車最核心的關鍵部件,動力電池決定著一款車的續航、價格、安全等各方面的因素,而刀片電池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全。
比亞迪漢的成功,離不開刀片電池對于續航、品質等各方面的提升所帶來的幫助,漢的成功也使比亞迪的電動車市場的份額更進一步。
不僅如此,刀片電池也是比亞迪電池開放戰略的重要環節。據了解,有不少車企有意在新推出的電動車上搭載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其中不乏知名的跨國車企。
去年3月,比亞迪宣布成立了5家弗迪系公司,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的對外合作。這5家公司分別是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弗迪視覺有限公司、弗迪科技有限公司、弗迪動力有限公司、弗迪模具有限公司。
其中,弗迪電池備受行業關注。隨著新能源汽車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動力電池的需求也會在未來幾年出現指數級的增長。
在電池技術上領先的比亞迪,不僅能夠充分為旗下的產品賦能,同時也可以通過向其他車企供應電池,來實現更高的規模效益,推動電池成本降低,促進電動車產業發展。
半導體業務分拆進行時
隨著汽車智能化的發展,車規級芯片有望成為下一片藍海。比亞迪深知,“卡脖子”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在過去數年,自主研發自主可控的車規級IGBT。
作為電動車“CPU”的車規級IGBT核心技術是比亞迪半導體的核心業務,該技術長期以來都由國外企業占據主導地位。
比亞迪半導體經過十余年的研發積累和新能源汽車的規模化應用,已成長為中國領先的IDM車規級IGBT廠商,并開創了新能源汽車IGBT國產替代的先河,成功打破了國際巨頭在車規級IGBT領域的壟斷。同時,比亞迪也是全球首家將SiC模塊應用于汽車主電控的半導體廠商,為新能源汽車電控核心零部件的國產自主可控提供了堅實后盾。
比亞迪的半導體業務正在加快融資、分拆上市的進程。
2020年4月14日,比亞迪公告宣布全資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重組并擬引入戰略投資者。一個月后的5月26日,比亞迪半導體發布引入A輪19億融資的公告,參投機構包括紅杉資本、中金資本以及國投創新領投。6月15日晚間,比亞迪再發公告,引入韓國SK集團、小米集團、招銀國際等30家新的戰略投資者。
兩輪投資者按照比亞迪半導體投前估值75億元,分別融資約19億元和8億元,合計估值已達到102億元。有觀點認為,未來比亞迪半導體成功上市后,產業投資人等多元屬性投資參與方的加盟,將給比亞迪半導體的發展帶來更多可能,估值或將成倍增長。
比亞迪半導體引入戰略投資者充分反映了比亞迪集團半導體業務深度整合后的市場價值和發展前景,是繼其內部重組之后,積極尋求適當時機獨立上市的又一重要進展,后續公司將繼續積極推進比亞迪半導體上市工作,并著手培育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子公司實現市場化運營,不斷提升公司整體價值。
通過引入戰投,有助于提升比亞迪半導體的行業地位,促進比亞迪半導體股東結構多元化,提高公司獨立性,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充分利用知名投資機構在半導體行業、汽車行業及消費類電子行業的投資及戰略布局幫助比亞迪半導體實現產業鏈的上下游拓展,豐富第三方客戶資源。
同時,也有利于比亞迪半導體加強其行業研究能力,把握行業研究及發展方向,精準把握行業最新發展機遇,擴充其資本實力,實現產能擴張,加速業務發展,全方位加強其人才競爭優勢和產品研發能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