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硅料:通威股份上半年凈利潤超2019年全年
業內最新數據顯示,當前,國內多晶硅料價格依舊十分堅挺。
8月18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公布了最新的多晶硅料價格——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成交均價為20.58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24%;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為20.35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15%。這是繼上周企穩回升后,國內多晶硅料價格連續兩周小幅上漲。
硅料還在繼續著它的“瘋狂”。作為光伏產業鏈的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多晶硅料正使得產業鏈的利潤發生轉移。以龍頭企業通威股份(600438.SH)為例,其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實現大幅增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受益于多晶硅料業務的高利潤,該公司上半年的凈利潤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
硅料毛利率接近70%
8月18日,通威股份正式發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報。財報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5.62億元,同比增長41.7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66億元,同比增長193.50%。
雖然去年以來,通威股份的股價受到二級市場的熱炒,然而還是有不少機構投資者在報告期內對通威股份進行減持。根據Wind提供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機構合計持有通威股份的持股比例為62.63%,較2020年底減少了近9個百分點。
得益于自身光伏業務的加持,通威股份的市值在去年不斷創新高,一度突破2500億元。但實際上,在主營業務結構上,該公司是“農業+光伏”的雙主業模式。只不過,當前其光伏業務的關注度已經明顯超過飼料業務。這在財報中也得以體現。
今年上半年,通威股份飼料及產業鏈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8.95億元,營收占比僅為37.25%。這意味著,在今年上半年,光伏業務已經貢獻超過六成的營收,成為通威股份最主要的營收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轉折點發生在2020年,即在此之前,飼料業務營收規模一直高于光伏業務。
營收結構轉變的背后,通威股份不斷加大對光伏業務的投入力度。
目前,該公司已經形成了以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等為主的產品結構。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多晶硅年產能8萬噸,電池年產能35萬噸。
而根據產能規劃,通威股份多晶硅樂山二期年產5萬噸、保山一期5萬噸將于今年底投產,包頭二期5萬噸將于2022年內投產。與此同時,其還計劃在樂山新增投資20萬噸高純晶硅產能,其中10萬噸計劃2022年底建成投產。預計,到2022年底,該公司多晶硅年產能規模將達到33萬噸。
在電池產能方面,通威股份同樣有著生猛的擴產節奏。該公司預計,到2022年其電池產能總規模超過55GW。其中,在與天合光能合作后,通威股份大幅度提升210大尺寸電池產能,屆時產能規模將超過35GW。
在財報中,通威股份并未公布多晶硅料業務具體的營收數字。可見的信息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多晶硅產能滿產滿銷,產能利用率為126.50%,實現產量5.06萬噸。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在第二季度,通威股份多晶硅銷量約2.6萬噸,平均價格約16萬元/噸。持續攀升的多晶硅料價格更是推高了其毛利率,達到69.39%。
從目前的供需來看,這樣的高毛利率在今年下半年仍然存在繼續維持的可能性。
硅料價格高位“箱體震蕩”
事實上,通威股份并非唯一的受益者。
另一家千億市值的多晶硅料公司大全能源(688303.SH)預計,今年上半年,其可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9.2億元,同比增幅超過530%。特變電工日前公布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其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0.36億元至32.20億元,同比增長230%至250%,其主要原因便是,“公司多晶硅產品報告期銷量較2020年同期增加及多晶硅產品價格同比大幅上漲”。
不可否認的是,眼下,光伏產業鏈的利潤正在向上游轉移。
對于通威股份自身而言,其持續下降的多晶硅生產成本,有望讓其較好的盈利局面得以延續。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多晶硅料的平均生產成本為3.65萬元/噸。其中,樂山一期及包頭一期項目的平均生產成本低至3.37萬元/噸。
“(多晶硅)產量逐月增加,多種指標大幅下降,電耗、硅粉消耗都在下降。”通威股份相關人士在近日接受機構調研時介紹,多晶硅項目生產成本預計未來仍有下降空間,新項目投產的降本空間則為10%。
但外界更為關注的,依舊是多晶硅價格未來走勢。
經歷了連續五周價格回調后,多晶硅最近兩周的價格再度進入小幅上升通道。針對本周的價格波動,硅業分會分析認為,“一方面是絕大多數硅料企業訂單基本已簽至8月底甚至9月上旬,本周新簽訂單多為散單和補單,成交價漲幅在1元/公斤左右;另一方面是下游各環節在下半年終端需求大幅增加的預期和既定出貨目標的推動下,訂單需求逐步傳導,支撐硅片環節開工率提升價格回升,硅料需求持續向好。”
進入8月份,光伏產業鏈終端需求逐步恢復樂觀,中下游環節開工率回升,支撐上游原材料價格堅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硅料價格上漲外,近期光伏硅片、電池片、光伏玻璃等材料均出現價格反彈。
“本輪價格上漲主要系下游需求復蘇帶動產業鏈價格微增,產業鏈再次進入博弈階段。”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行業資深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產業鏈已經接受上游原料價格的上漲事實,但也不會放任價格無休止上漲。
硅業分會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全年的光伏裝機需求預期將從終端對產業鏈各環節價格的大幅上漲起到調控作用,預計下半年硅片環節受擴產產能逐步釋放和價格高于預期等因素影響,開工率有再次下調的可能,但綜合考慮硅料環節供需緊平衡的狀態,預計硅料價格將在合理范圍內波動,上漲或下跌的空間都相對有限。”
甚至對于明年的價格走勢,有業內觀點認為,多晶硅料15萬元/噸的價格大概率會持續到明年上半年。
“硅料緊平衡的狀態短期內很難打破,因此價格會持續高位盤整。”前述分析師認為。
(實習生齊天祎對本文亦有貢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